杨贵:一旦红旗渠修不了,我就跳下太行山,向临县人民道歉。
红旗渠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像一条玉带,蜿蜒在雄伟的太行山山腰,把汩汩的清水从山西长治平顺县的张卓河输送到林州市,滋润着林州千百万人民的心田。
一个
林州在1994之前叫林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豫、晋、冀三省交界处。过去,林县是一个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地方。这里十年九旱,一滴水比一滴油还珍贵。临县境内虽有张卓河、洹河、西河、淇河四条河流,但这些河流要么是季节性河流,要么是“路过”临县,导致临县人民难以受益。
同时,临县属于黄土高原东缘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地壳十分破碎。上帝“偏爱”一场大雨,雨水很快就会渗入地下或者跑掉。
历史上,临县经常遭受干旱和破坏。
在临县河间镇小寨村,有一座荒年碑,记载着1877年临县大旱的惨烈景象:“忆凶年,我悲催,同灾同患,晋豫,我穷林逸...,人口无食,十室二三城。一夫当关,昨日张今日李;父亲抛弃了儿子,这就是东方和西方。吃人肉充饥,死路一条,尸无肉,揭榆树皮填饱肚子,无皮进村,从冬天到春天,从春天到夏天,大概死了七个人……”
二
1949临县解放后,修建了熊英运河、淇河运河、南古洞水库、公上水库等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县的缺水状况,但并没有解决水的问题。一旦发生长期干旱,人们就会从很远的地方取水来吃。
1995版《红旗渠志》记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临县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常年人畜饮水困难,其中100多个行政村的群众需要挑水到5公里外吃饭。农作物也受到影响。由于干旱频繁,临县粮食产量极低,亩产只有200斤,仅为南方地区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粮食产量不够,人民只能过着“半年谷壳”的生活。
1959年,临县再次发生旱灾。到了6月,旱情越来越严重。时任临县县委第一书记的杨贵坐不住了。和县长李贵、县委书记李一起,各自带队,沿、淇河、西河三条河逆流而上,寻找稳定水源。他们实地考察后发现,淇河和西河对于临县的百姓来说,已经足够小了。仅张卓河,位于山西长治平顺县,水流丰富,年径流量7.3亿立方米。
张卓是长治市最大的河流,流经晋、豫、冀等省,是漳河的支流之一。然而,张卓河在平顺县时,流量很大,但到了临县,就变成了季节性河流,只有汛期的水流。你觉得气人吗?
三
水源找到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临县很快决定了“引张入林”工程——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红旗渠”。但如果想通过修建渠道把水引到临县,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
第一,经济困难。当时全国正面临全国性的粮食短缺,河南省也不例外。新乡地委在回复中说:“林县可以根据自身财力、人力考虑是否建设这个项目。”这意味着临县红旗渠的建设几乎完全是自力更生。
第二是领土困难。红旗渠的源头位于平顺县,属于山西省。林县要从平顺县引水。人家答应吗?你愿意合作吗?
第三是施工难度。红旗渠最大的障碍是太行山。太行山跨度400多公里,海拔两三公里,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在那个“基建狂潮”还未听闻的年代,建设难度之大,建设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可想而知。很多人都在质疑,就连临县县委一班人都在冒汗。杨贵不止一次说过:“一旦红旗渠修不好,我就跳下太行山,向临县人民道歉。”这听起来极其悲壮,反映了红旗渠建设面临的实际困难。
四
“方法总是比实际困难。”财力不足,临县发动全县老百姓动手攒钱支援红旗渠。数万修渠部队自带铁锹、铁锹、手推车来到工地。后来据统计,红旗渠总投资654.38+0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占37%,公社队投资7878万元,占63%。
领土的困难,林县长去和平顺县商量,平顺县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时任平顺县委书记的林力说得好,我们“要识大体,顾大局,统一部署,统一安排”。不仅如此,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平顺县从上到下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写下了感人的故事。
施工艰难,临县发明了各种“妙招”。要想“驯服”太行山坚硬的岩壁,炸药必不可少。克林县没有足够的钱购买足够的炸药,所以它改革了原本用于农业的硝酸铵化肥,并用土法生产了数百吨炸药。
1960年2月,临县人民高喊“让太行山低头,让张卓听”的口号,展开了修建红旗渠的攻坚战。经过5年的努力,红旗渠总干渠于4月5日1965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完工。1969红旗渠所有干渠、支渠、斗渠配套施工完成。至此,一个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系统基本形成...
10年期间,建设大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 * * * 81干部群众死在红旗渠遗址上。10年间,建设军在缺乏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恶劣条件下,夷平了1250座山头,竖立起来。渡槽151,隧道211,建筑物12408,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
红旗渠修好后,甘甜浑浊的漳河水沿着红旗渠流向临县境内的土地,解决了56.7万人、37万头牲畜的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从一开始的每亩200斤提高到1991年的953斤。彻底改变了临县干旱缺水的命运。直到今天,红旗渠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想想饮用水的来源。临县人民没有忘记杨贵的贡献。当地有个说法,南有都江堰,北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妃。
“临县人民志存高远,誓要重新整理河山……”纪录片《红旗渠》于1971上映,让红旗渠传遍了全中国,也让红旗渠精神深深印在了很多人的心里。今天,许多中外游客来到红旗渠,见证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使当地旅游业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