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肖像的中心思想

对《自画像》的解读应以鲁迅自己的“婚姻理论”为基础。全诗中,一三句为家事,抒发私人情怀,两四句为国事,抒发民族情怀,交替推进,最终达到高潮,形成完整的抒情结构,既表现了儒家文化精神,符合家国伦理体系,又是个体生命本能即生命力在被压抑后的伟大升华。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悲剧,归根结底当然是礼教造成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母亲的安排和鲁迅的屈从,而朱安拒绝服从鲁迅的要求才是鲁迅不爱甚至恨朱安的真实而具体的原因。

关键词鲁迅;朱安;母亲;婚姻;民族;结构;脚;爱

灵台无计可逃神箭,风雨暗如磐石。

我给韩星发消息,我要用我的血推荐轩辕。1

一个

鲁迅逝世后的第九天,1936 10 10月27日,徐守尚在他的纪念文章《我所认识的鲁迅》中第一次发表了这首诗,说:“鲁迅对民族解放事业是非常忠实的。1903年他在东京留学的时候,给了我一幅小画像,然后补充了一首诗。”同年19年2月19日,徐守尚在另一篇关于鲁迅旧诗《乡愁》的纪念文章中,再次引用了这首诗,并为其做了标题,还解释道:“第一句说留学异国深受刺激,第二句写的是朝不保夕地望着故国。三个同胞没有清醒,感到孤独。末了,31944五四纪念日,徐守尚的《旧体鲁迅诗集序跋》,除了“神箭”有“取洋典故”之意和“想借用罗马神话丘比特的故事”之外,基本上还是用怀古之言来解释全诗。徐守尚是鲁迅在日本时最好的同学和终生的朋友,诗词和图像都是送给他的,所以上面的话自然成了最权威的解释。但一三句话的解读,似乎留下了疑点,无法让大家一致信服。也就是说我大体上同意两四句话,但也有不同意见。争议始于20世纪50年代,止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于这首诗的讨论一度成为鲁迅研究的热点,但结果并未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主要是《灵台无计逃神箭》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否与鲁迅的婚姻有关,因此分为两派,两派内部也有一些分歧。除了对“神箭”“灵台”的各种解释外,对“故乡”是指故乡还是祖国,“全”是指清政府还是人民,全诗主题是反帝还是反满,都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蒋锡进写的《<自题画像>》和《婚姻论》是迄今为止最有价值的阅读文章,提供了他和许广平在1941年共同研究这首诗时许广平的《婚姻论》作为解释。许广平说:“这首诗我问过周先生,周先生亲口给我解释的。周先生不仅自己解释了这首诗,还引用了1918写的新体诗《爱神》和1919写的散文《四十随想》,说诗中的意思和下面两篇写的差不多。”根据鲁迅和许广平的一致解释,“婚姻论”大体上是符合事实的。二十年后的今天,鲁迅早已从“神”降为“人”,文学研究的思维空间大大拓展。我们可以也应该完全理解这首诗。不然真的对不起鲁迅,对不起自己。但新出版的《鲁迅旧诗释义》(倪,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和《鲁迅诗集》(赵,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仍不尽如人意。《朱妮》的确是一部史料丰富的学术著作,但他的解释大多沿袭旧论;赵的散文风格鲜明,但不能算是一部学术专著。而且,两人都有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似乎他们并没有完全确定,也未能超越蒋锡进1956《鲁迅诗艺》的研究水平。本文自称是一种新的理论,旨在积极全面地认识诗歌的思想和艺术,探讨鲁迅创作的背景和心理。还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尤其是鲁迅自己的话,从来不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必要反驳那些明显没有根据的牵强附会的推论。众所周知的事实和常识也要尽量简单,知识较少的材料要稍微详细介绍。把重点放在前人已经触及但没有细说的地方,或者前人一直困惑而留白的地方,力求释疑解惑,能够落实。以下是对全诗的逐句解读和注释。

"灵台没有逃脱上帝之箭的计划."我的心逃不出丘比特射出的箭,也就是说我逃不出母亲婚姻的煎熬。全球之声:心。庄子散文《庚桑初二十三》发表:“不可留灵台。”(《内》意为“纳”)“寇大于阴阳,天地间无逸。”神箭:上帝之箭。佳能出了小爱神的故事,一个外国古典神话。希腊神话中的厄洛斯(又译乌罗斯)和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又译丘比特)是爱与美的女神(希腊的阿芙罗狄蒂,罗马的维纳斯)的儿子,有翅膀和弓箭,射向人和神的心。他有两种箭,一种是金箭,可以激发神与人之间的爱,带来快乐,另一种是铅箭,可以窒息神与人之间的爱,带来痛苦,甚至死亡。他的箭矢威力巨大,无人能逃,但他任性,喜欢恶作剧,有时还会乱射,这让很多爱情悲喜剧在天庭上演。中国的普通读者往往只知道一件事,不知道另一件事。他们只知道丘比特之箭可以让人相爱,得到幸福,却不知道它也可以让人熄灭爱情,得到不幸。即使是1981版的《鲁迅全集》注释者,也只是注释了前者,但鲁迅用这个洋典故指的是后者。他写于1918的白话诗《爱神》可以相互印证,这首诗后来被收入《文集》,一般研究者似乎很少关注。

“风雨如磐石,故乡黑。”风雨如重石,黑暗笼罩着祖国的家园。风雨如磐石,《诗经·郑风风波》载:“风雨如灰,鸡鸣不已”;唐冠秀《侠客》:“黄昏风雨黑如岩”;清末黄遵宪《春夜邀乡亲饮酒》:“天地黑如岩,风吹雨打血”,《岁末惜人诗》:“风雨黑如岩”。“风雨”比喻帝国主义侵略和满清专制统治。黑暗:使黑暗。故乡:故乡,一般指祖国。鲁迅对丁俊的悼念:“夜压重如石”,“秋夜有感”:“半夜鸡啼”,典故相同。

"给韩星发个信息,让他不要检查它."我让韩星把我的心意转达给我妈,我妈没有体察我的心意。寄语冷星,出版《楚辞九辩》一书:“愿寄语夫为流星,羌人忽难”;星星在天空之上,所以叫冷星,是一种阴暗的情绪。不察,屈原《离骚》发表:“不察于之情,因信而怒。”全:香草的一个名字,原指,后指君主,鲁迅用全来指母亲。过去对“权”的比喻有不同的看法,要么认为人民,即徐守商的“同胞”,要么认为当时的君主,即清朝的统治者,显然不恰当。1903年,鲁迅还在弘文学院普通科学习。虽然他已经开始思考国民性和人性,但他并没有选择倡导文学运动。这远远不是向人民“表达他的感情”和“不观察”他的同胞。这不仅在古书上是史无前例的,按照鲁迅当时的思想也是不可能的。鲁迅的诗是题剪辫子后照的像,剪辫子是与满清统治者决裂的标志。所以,意象和谐的诗句是鲁迅反清革命的宣言,把“全”解读为清廷是大错特错的。有人看到这两种解释都不妥当,找不到确切的新解,于是提出“全”的含义是不确定的,包含了多种可能,鲁迅也是空指。这也说不通。我用“全”比喻母亲的解释,在伦理关系上可以和用“全”比喻君主的解释差不多。虽然母子、君臣有别,但后者服从前者是一样的。鲁迅对母亲的孝,屈原对君主的忠,都遵循着封建宗法的道德。鲁迅与母亲在婚姻问题上的关系,与屈原与楚王在国家问题上的关系,在本质上非常相似。在鲁迅心中,母亲是至高无上的,母亲的生命是不可违抗的。是母亲不顾鲁迅的感受和意见,坚持错误的决定,造成了鲁迅大半辈子的不幸和痛苦。而且“给冷星发消息”的提法是有事实依据的。这是郁芳的回忆文章提供的材料。这两个尤鲁家族是同一个镇上的老熟人。三姐妹俞芳三与鲁迅母子、朱安住在砖塔胡同61号。从1930开始,代表鲁的母亲给鲁迅写了五年的信,从此关系非常密切。鲁的母亲把一切都告诉了,所以她就像一家人一样。她的叙述应该是可靠的:

我记得太夫人也跟我谈过太先生和太夫人的关系。老人说:

当时我和大先生订婚了,事后我告诉了他。虽然当时很不情愿,但他认为既然我是主,也就没有坚决反对。可能他信任我,认为我给他找的人永远不会错。后来才知道对方(朱安女士)是小脚。大先生不喜欢小脚女人,但他认为这是旧社会造成的。他以小脚为借口拒绝了这桩婚姻。他刚从日本回信告诉她让她走。周在回忆文章中也说:“他一到日本,就参加留学生组织的天足俱乐部。当时秋瑾在日本,提倡天足会,反对女子缠足,放脚。鲁迅当时写信给母亲,求朱安夫人放过(当时已与朱安夫人订婚,未结婚)。”郁芳没有具体说明她是什么时候订婚的,但肯定是在鲁迅离开绍兴期间。从前后时间推断,订婚应该是在鲁迅留学日本的第二年,即1903,在“碎发照”之后,“后加诗”之前,而不是在鲁迅留学南京之前。否则,无论是鲁牧过了好几年才告诉大儿子他订婚了,还是鲁迅接受订婚后过了好几年才要求朱放脚,都是极不合理的。周作人在1899-1901期间的日记里所写的,只是讨论婚姻的过程,但尘埃尚未落定,鲁迅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不仅仅是“后来才知道对方被缠足”,而是“我从日本回信,请她放过”,即鲁的母亲在他不在的情况下与他订婚,事后才告诉他,是他先反对,不得不服从,母子俩大多也是通过书信传达彼此的意思。“寄语寒星”是鲁迅为此事一次又一次写给母亲的暗喻,绝不能因仰望星空而叹息。但是,“我不管”,我妈固执,不理解他的心情,不采纳他的意见。先是她反对婚约无效,然后通知驳回。什么都改变不了,也没什么可做的。于是鲁迅好几年都没有回家看望过母亲,直到1906年母亲骗他结婚。

我以血荐轩辕。我为祖国奉献热血,发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牺牲。推荐:牺牲,奉献。轩辕:黄帝的名字,传说中部落联盟的首领,是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后人尊崇汉族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和象征。“荐轩辕”当然不是指献给这位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而是献给他所象征的祖国和民族——以汉族为主导和主体的中华民族。从史实和鲁迅的思想来看,这首诗所表达的中国一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民族革命思想,无疑包括了对外反帝,对内反清。是否反清是当时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基本原则分歧。在满清政权的专制奴役下,不仅汉族得不到真正的解放,也不可能有所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有些研究者在读这首诗时,只强调鲁迅的反帝爱国主义,而否认他有反清革命思想,担心会贬低鲁迅,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和国民革命联系在一起的,要革命救国,就是推翻满清王朝,而不是反对满清平民。这很自然,无可非议。在南京接受改良主义思想的鲁迅,到日本后迅速成为伟大的爱国者和反帝反清的民族革命家。这首诗有力地表达了他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崇高愿望,这是他思想飞跃的象征,也是一生实践的誓言。

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鲁迅为什么不爱朱安,而且不仅仅是不爱他,只是厌恶。想想就很痛苦,在一起就更受不了。而且这种心理从订婚到结婚都没变过。举家迁居北京后,朱安虽然在生活上看似“侍奉”鲁迅,但毫无作用。郁芳回忆起陆牧所说的话,“他们各奔东西,不像夫妻”,“过了十几年,他们似乎越来越疏远,精神上也很痛苦”。仅仅用“包办婚姻”或“封建婚姻”来解释这样刻骨铭心、难以承受的痛苦,未免过于笼统。根本原因是两个人的意识形态差距太大,没有共同语言。就连称赞朱安“心地善良”、“很有主见”,对其悲惨命运深表同情的郁芳,也认为朱安“思想保守,封建意识强”,不识字,不愿学文化。“从思想上来说,她比她奶奶年龄大,思想落后,经常给人‘未老先衰’的感觉。不仅脚还小,连头发都是妈妈先剪的。郁芳部分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事实,那就是朱安不肯放手,这给了鲁迅最大最深的精神刺激。鲁迅在日本通知朱脚遭书信拒绝后,写下《题上小画像》以表愤懑。他结婚那天看到朱安的“大脚小鞋”,以至于绣花鞋“跌出了轿子”,更是痛苦。新婚之夜泪水浸湿了枕巾,他“第二天晚上睡在书房”,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祠堂祭祖。10郁芳说朱安是“封建礼教三从四德的牺牲品”,11不是很准确。在鲁迅叫她放手的时候,她不理她,不“随夫”,这不仅说明她的思想是落后的,是顽固的,也是对鲁迅的极大不尊重,就是这样的结局伤了鲁迅的心,我们还谈什么“后来”所以,不肯放手,害己害人,才是鲁迅不爱甚至恨朱安的真实而具体的原因。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悲剧,归根结底当然是礼教所致,直接原因主要是母亲的安排和鲁迅的屈从,但朱安本人也难辞其咎。不幸的是,陆的母亲没有注意到她儿子的困难。她没有坚持要朱坚决反对,而是坚持要鲁迅和朱安结婚。在一次次的失误之后,她终于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人比徐守尚更清楚。在给学生讲鲁迅的生平时,他谈到了鲁迅在日本学医的动机,说“据他所知”,除了“(1)痛恨中医耽误了父亲的病情”、“2)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大部分源于西医”之外,“他还对一个具体的事实抱有很大的希望,可以说是一厢情愿,那就是:后来在实地进行人体解剖后,才知道断了的筋骨是没有办法可想的。就这样,他从热切、苦心的研究中,终于放弃了绝望,使他对缠足妇女的同情超过常人,甚至更加绝望和愤怒,痛恨赵宋以后历代残害妇女者的无情,所以他的作品里写的是满脚泪水。”徐守尚举了6个鲁迅笔下小脚的例子。见:“花开在黄昏?”范爱农”,“空话?随想录42》、《呐喊?风暴》、《尖叫?故乡》、《流浪?离婚》、《南方口音和北方动员?从中国女人的脚推断中国人不中庸,孔子有胃病。他还说鲁迅“深受女人缠足的感动,所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民族劣根性上”。后来放弃医学投身文学,突然在课堂上看到中国人被斩首的幻灯片“但这是一种刺激,不是唯一的刺激”。12

这些都是对的,但是不完整。我们需要补充几点:

第一,朱安的缠足不松手,对正在治脚的鲁迅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它在学医的动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徐守尚刻意回避这一点,就像他在释诗时回避谈鲁迅的婚姻一样。

第二,鲁迅写缠足或者缠足的地方很多。可以说,缠足

他对天足的反感和对天足的喜爱,在他心中形成了一种“情结”。限于篇幅,以下仍按时间顺序列出六个例子:《走出象牙塔后记》、《四种补救世界的文件》、《体外收集补充》、《自然的野蛮性》等。鲁迅憎恶缠足,赞美天足,提倡让足,既包含了人体生理学的科学知识和现代女性解放的伦理观念,又体现了他追求身心健康的审美心理和灵与肉和谐的性心理。人的剧本属于身体美丽性感的部分,女人的脚一直是健康多情的男人的审美对象和性对象。鲁迅在陶渊明的闲情赋中单挑“十愿”,说“我愿以绢为行为,诸元素足以应付”,称赞其思想“现代”、“豪放”。13和现代心理学上所谓的“脚恋”相当接近,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现代”时尚。朱安不肯放手,执意让自己的身体保持残损丑陋,反映了他思想性格的落后和愚蠢,不仅违背了科学和道德,而且从根本上违背了鲁迅的审美和性心理。面对如此病态的身心,私生活极其严肃的鲁迅,不可能有爱,不可能有性,只有痛苦、悲伤、绝望和逃避。

第三,缠足解除后,虽然筋骨已经受损,无法恢复到天足的形状,但还是可以恢复的,而且越早解除越好。清末新派掀起天足运动,很多受其影响的小脚女都放开了脚,结果也不算太大。这就是所谓的“加大脚”或“解放脚”。虽然不如天足,但比小足好多了。这就是鲁迅的母亲。但放手需要勇气。缠足女性敢于放开双脚,是接受新思想的表现。鲁迅的母亲放开手脚,与房族中的老幼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而且缠足很痛,不容易放开。胡适曾在《尝试集》的序言中把自己的白话诗比作加大了的脚。“虽然逐年放大,但每年的鞋样总带着缠足时代的血腥味。”14也是茅盾的《霜叶红如二月花》把脚也美得放大了。小说中反复写到的美,她的脚也是光彩照人:“那边万姑娘来了,像一朵彩云。15朱安比不上茅盾理想中的女主人公,但她能放下身段,放不下鲁迅并没有以小脚为借口拒绝婚姻,只是要求她放手,正视现实,面向未来,讲道理,不要太过分。正是朱安的执着,凸显了她的无知与固执,让鲁迅不得不恨之入骨。鲁迅所遭受的、痛心的、愤恨的,不是普通的包办婚姻,而是他的母亲执意为他安排这样一个拒绝接受新思想、固守故乡灵与肉合一的丑恶的旧式女子,已经产生了秋瑾的时代和当时的风气!

特殊的格式也是自题画像解读困难的重要原因。限于诗的格式,一般评论者认为一三句解释为“婚姻论”,就与两四句脱节,不合逻辑;为了合乎逻辑,一三句话还必须解释为写国家和民族。各种牵强附会的说法都来源于这个思路。众所周知,从继承到融合是后世诗论家的一种归纳,而且不是唯一的模式。事实上,很多著名的诗歌都不是用这种格式写的。鲁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肖像在版式上非常新颖。由四句组成,其中有一三句是关于家庭的事情,表达私人感情,纯关于婚姻和个人的事情。两四句是讲国家大事,表达民族感情,当时忧国忧民,舍身报国,属于一种公共道德情怀。两者既不是一般的承接和转折,也不是简单的并列和平行,而是从小到大。由此,家庭与国家是相对的,大小形成对比,即从个人到民族,从家庭到国家大事,形成一种交替承接与推进的格式。结尾句达到高潮,把个人献给祖国,两者合成一个完整的抒情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家事写在暗地里,国事写在公开场合。前者用含义隐晦的典故,后者用含义明显的典故。最后,它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许下了一个庄严的誓言。两者看似脱节,矛盾统一,跳跃性极大,“连字无义”,具有极大的情感容量和审美张力。中外典故作为隐喻的大量使用,使得诗歌的语言极具弹性和密集性,为诗歌的跳跃奠定了基础,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但是还有一个难点需要克服,就是一三句话和两四句话的内在联系。这个问题可以从伦理学和心理学两个层面来解决。在伦理层面,自题画像弘扬了儒家文化精神,符合家国一体的伦理体系,表现了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价值取向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理想。在家孝和对国家的忠诚是儒家政治伦理的两个基本原则,而当所谓“忠孝不能两全”时,孝必须从属于忠,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必须放在第一位,这是历代真正儒家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也是自强不息的道德目标。霍去病的“匈奴不朽,没有家”,因此成为流传千古的道德格言。当时的鲁迅处于家事国事的双重矛盾中,既有孝心,又有救国之志。两首诗的结构,交替前进,似一个飞跃,反映了作者的道德思考和情感。它在逻辑上遵循儒家伦理体系,从私人到公共,从家庭到国家,即从个人生活到整个民族。在两者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的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以血缘推荐轩辕。

但儒家伦理无法圆满解释这首诗的内在心理结构,需要心理学的帮助。运用现代审美心理学中的联想理论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升华理论,可以分别从表层和深层探究作者的心理。从表面上看,自题画像是从婚姻家庭大事想到国家民族大事,尤其是从第一句到第二句,这是由于难度相同而产生的相似和类似联想。在深层心理层面,鲁迅对包办婚姻的不满,对小脚女对民族解放革命事业的厌恶,是生命本能即生命力的伟大升华。后来鲁迅翻译了楚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介绍了它的主题:“生命力被压抑而引起的苦闷和烦恼,是文艺的根源,它的表现就是广义的象征主义。”他补充说:“作者根据柏格森的一流哲学,把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作为人类生活的基础,从弗鲁特的一流科学中找到生命力的根源,即解释文学和艺术,尤其是文学。”并对其“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理解”表示赞赏16北川白川用来解释文艺的,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的生命力升华理论。这一理论不仅能令人满意地解释《自画像》的深层结构,而且能解释鲁迅所有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鲁迅本人一直认可并善于运用这些理论。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上,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鲁迅母亲的包办婚姻和朱安的《丑脚》给鲁迅带来的苦难,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了《自题画像》这首伟大的诗篇,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新文化的巨人。一出历史悲喜剧就是这样上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