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评凤凰大视野

人无完人——读曾国藩传记有感

刚认识曾国藩的时候,年轻的时候看太平天国的漫画书,读中学的历史。因为我只知道他为镇压农民起义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当时阶级斗争观念的影响,对他的印象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就是“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后来虽然也看了一些关于曾国藩生平的文章,对他有了一点了解,但还是寥寥数语,不够全面。

前不久在书店看到唐的《曾国藩传(上、中、下)》。我翻了翻,却被吸引住了。有空就想认真看,但是停不下来。我一口气看完,感觉神清气爽。

纵观中国近代史,很少有人能像曾国藩一样,同时受到不同的评价,钦佩与仇恨,钦佩与指责,不一而足。称赞它的人恭敬地称之为:远见卓识、冷静认真,是国家的栋梁;贬低他的人看不起他:老无赖油嘴滑舌,深不可测,是官场“老狐狸”。如果摘下有色眼镜,客观评价曾国藩,对后人不乏借鉴意义。

曾国藩(1811—1872),湖南双峰县人,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祖上以农民为主,生活相对宽裕。1832年考取秀才,28岁考取秀才。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在京十年间,他七次晋升为第十品,从国子监的庶吉士到礼部侍郎,排名第二。后来他因为母亲的丧事回到家乡,恰逢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席卷胡翔大地。因为形势所迫,他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民兵——湘军,历尽艰辛为清朝平定天下,被封为一等神勇侯爵,成为清朝第一秀才,被封为吴侯。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阶居首位,死后被封为“郑文”。

纵观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清朝由干嘉盛世转为衰落,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动荡时代。由于曾国藩等人力挽狂澜,清朝一度出现“同治兴国”的局面。曾国藩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当时起了作用,而且延续至今,从而使其成为近代中国最突出、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对于曾国藩,梁启超称之为“不仅近代,前所未见之大人也;难道只有我们国家,还有全世界都见不到的大人?”蒋介石一再警告他的子女家属,“曾将的公函和礼物...任何政治家必读”;毛泽东“独自带走了曾文正”。那么,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官员,他有哪些过人之处值得三位名人、伟人敬佩?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努力学习,学以致用。曾国藩6岁入学,8岁能读八股文,背诵五经。65,438+04岁,能读李周和《史记文选》,参加长沙童子试,成绩优秀列为优秀。尤其是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在普通博物馆学习后,“每天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教,不耻下问,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在治理方面,他提出“倡廉尊仁政之风”,反对暴政扰民,主张严惩贪官污吏;在治军方面,他提出“选将之道最重要”,积极购买洋枪洋船,设立安庆军械所和江南制造总局,组建长江海军,用先进装备武装军队;在文化上,他推崇朱成的理学,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他著有经史杂记百余篇,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曾官家家书》。在经济发展方面,他认为“民生为先,国民经济以好年景为先”,“农业为先”。这些思想大多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并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

二是重视人才,知人善任。曾国藩认为,晚清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吏治腐败,吏治腐败源于人才匮乏。“国家强,人民强。”他把人才问题上升到关系到国家兴衰的高度,把选拔和培养人才作为挽救清朝危机的重要措施。正因为如此,他非常重视发现和推荐人才。只要他有特长,即使这个人给他的印象不好,甚至被疏远,他也不会根据个人的好恶来决定选择。所以他发现推荐的人才不计其数,从督抚、督抚到管带、营职都有。这些人对清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国藩对他们的成长进步功不可没。

第三是危机时刻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曾国藩进京参加考试,两次落榜孙山,但他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努力,终于第三次试了。他从29岁开始写日记,直到担任直隶总督的前一天。作为一个文人,他没有武将的优势,却凭着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屡败屡战”的顽强精神,率领湘军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在越州之败、九江之挫、祁门之围等多次战役中,将士士气低落,险些身陷绝地,但他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终于稳定了士气,振奋了斗志,转危为安。

第四是心胸开阔,思想开放。作为曾国藩的门生,左因政见不同,多年不能过问。外界盛传他们之间有矛盾,但当李鸿章问曾国藩“今日第一人是谁?”当时曾国藩说左才华横溢,清正廉明,清正廉洁,是第一人。李鸿章迷惑不解。曾国藩称左为“知民智,求忠报国”。他们为之奋斗的是国家大事,而不是个人私事。左得知此事后,非常惭愧。曾国藩任钦差大臣兼两江总督期间,曾与手下江西巡抚沈葆桢就厘金分配问题发生争执。虽然主要责任不在自己,但事后曾国藩主动反省了自己在处理此事上的失误。正是因为他心胸开阔,容易与人合作,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第五,严于律己,勤政廉政。曾国藩对自己和家人都很严格。30岁时,他做了一件蓝缎马褂,只在庆典和过年时穿过一次。30年过去了,衣服依旧如新。他在南京巡抚署任职期间,每天晚上都让妻子和儿媳们纺纱织布做饭。他的弟弟们都在部队,他总是督促他们带头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他们立功受奖的时候把他们放在后面,并告诉他们:“决不能占别人的便宜,决不能轻易占别人的财”;当他得知叔父打着自己的旗号干预地方事务时,立即上书制止,劝阻家人即使与自己有关系也不要“与人争执”,以免为难或轻视地方官员;在他的谆谆教导下,他的儿子们也很优秀。其中,长子曾纪泽通过自学掌握了英语和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

“誉是圣相,赞是罪魁祸首”。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人张所说:近百年来,人们对曾国藩的评价不一。有赞美曾国藩的,也有骂他的。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领袖,起义的初衷是为自己和被压迫的农民寻求出路。但由于传统文化和个人能力的限制,一旦被征服,就被认为自私奢侈,所以不能长久。如果曾国藩镇压了农民起义,就被称为“刽子手”,而把清朝对“天津教案”事件的处理不当归咎于曾国藩,给他贴上“汉奸”、“卖国贼”的标签,未免有失公允。

曾国藩作为封建王朝的高官,不遗余力地维护朝鲜的稳定,却被后世许多人斥为“护国公”。其实后人是站在现代的立场上,要求一个古代人。历史是各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结合,历史人物也是如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看主流。对于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和看待,而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简单片面地否定或肯定一切都不客观,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要求。相信历史会还原曾国藩这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的本来面目。随着人们对曾国藩研究的深入,对他的评价会越来越客观公正。好的一面要继承发扬,相反的要摒弃反驳。

希望对你有帮助!

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唐与曾国藩结缘二十余年,并撰写了历史小说《曾国藩》。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有机会没日没夜地阅读。毛泽东曾说过一句话:“我看现代,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拜曾国藩为师。晚清70多年是动荡不安、动荡不安、封建主义与斗争、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时期,也是中国近代苦难史的开端。

环境造就英雄

西方列强崛起,东方闭关锁国的帝国被迫打开大门。中国大地上,皇朝昏庸,官场腐败,有外国列强入侵,有全国各地农民起义,尤其是太平军。在这种背景下,历史给了有准备、有才华的人一个大舞台,是一个不拘一格的人才时代。曾国藩并没有因为眼前的混乱和衰败而退缩。他没有单纯的像普通学者一样觉得自己生在乱世,而是无法专心写书。他敢于融入历史洪流。在这一历史时期,各种各样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涌现出来,如左唐宗,一位仅四十多岁的晚清重要官员;三十多岁就被重用的李鸿章;骁勇善战、杀人不眨眼、贪财成性的曾国荃;洪秀全,四十多岁的穷书生,后来的天王;二十多岁的无敌翼王石达开;从海外回国多年推行洋务、主张送幼童留学的洪榕;慈禧,29岁丧偶,控制中国政坛超过40年…

成功属于坚持不懈的人

自信是来自外部的冷静和张扬;自信其实是一种内心的坚定。曾国藩从湖南出发,屡战屡败。他感到屈辱,第二次投河自杀。他几次被敌人围困,准备殉难,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曾国藩建立项勇之初,在湘赣官场屡遭排挤、压榨和指责。他忍辱负重,坚持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不改初衷,用各种手段给自己创造更大的空间。

太平军占领金陵后,建立了太平天国。曾国藩及其幕僚很早就制定了一套如何平定“长毛”、如何剑指金陵的策略。他们的战略是建立强大的海军,并延伸河道,逐步蚕食太平天国的立足点,占领金陵周边的经济供应地区,使金陵成为一座孤立的城市。朝廷不予理会,反而在金陵周边建立江南和江北阵营,两个阵营都以失败告终。曾国藩的策略是对的,但刚付诸实施时,石达开就识破了,把曾国藩的水师打得落花流水,险些丧命于战场。许多官员开始指责他的做法,但他没有动摇。石达开被排挤后,曾国藩的机会来了。他顺流而下,拿下九江、安庆一年,最后包围金陵两年,破之。

曾国藩奉命镇压鄂、鲁、豫的捻军。他听从了一个有见识的低级官员的策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把捻军孤立在一个地区。当他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提出这个计划时,大多数官员都反对,说包围圈太大,建不起来。但他坚持要做。很快,年军就利用了八旗和绿营在包围圈里的弱点,跳出了包围圈。曾国藩被朝廷控告,身败名裂,却泰然处之。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率淮军抗击捻军时,仍坚持这一策略,并警告李鸿章要将淮军、湘军置于腐朽的八旗和绿营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之后。果然,一年之内,捻军就被这个计划杀死了。

曾国藩知道,在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胜利,太平天国也不是被他消灭的,因为太平天国自身的内斗已经耗尽,他的胜利来自于坚持。他对大战略的坚持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在待人接物上,对生活细节的坚持体现了他对原则的坚持。他一生崇位,成就斐然,但生活简朴。他坚持喝家乡的绿茶,用简单的木箱。他的单纯不是外人看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修行。在战乱动荡时期,他坚持修改古文,写文章鼓励下属,写信告诫家人如何读书,记日记,几十年如一日。对这个细节的坚持,在他的内心创造了一种坚定的平和与和谐。

待人接物,识人选人。

近现代游走于中国政坛的人,都很佩服曾国藩的识人能力。“知人之智,谋国之忠”,是左与曾国藩接触几十年后,对他的最高评价。晚年曾国藩反思自己的一生,在这一生中,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在于会人,他把识人用人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本事。

如果你能遇到一个人,你首先要了解你自己。经过几十年的冶炼,曾国藩对自己有了深刻的认识。他知道自己学识、诗词、官场不如别人,对战争、洋务一无所知。后来他每次打仗都远离战场,让手下将领发挥所长。他知道他的成功取决于他对皇帝的忠诚和其他人的帮助。他的自知之明成就了他,他不断挖掘培养人才。

曾国藩对读书人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对科举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不是读死书的学者,却能掌握学者的心理。当他组建项勇时,他确定了使用文人作为军队领导人的方向。他组建的营垒多为秀才、举人为首领,使得湘军中高层将领高瞻远瞩,才华横溢。最典型的是湘军水师,彭是一个谦虚的学者,精通棋书画。曾国藩身边的幕僚很多出身卑微,自告奋勇时大多被曾国藩所吸引。他们很多人年纪不大,曾国藩对他们以礼相待,平等相见。曾国藩在打太平军和捻军的时候,很多谋略和方案都来自普通幕僚。在官场出现很多危险的时候,这些人出谋划策,在危险中越过曾国藩。曾国藩身边有很多忠义侠义之士。他对康福的个人辩护来自街头。曾国藩两次被俘自杀时,康福都奋力救他。

培养人才一直是曾国藩一生都在做的事情。他尽力给有才华的人足够的舞台。湘军初期,他极力推荐满族将领塔其布,使塔迅速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在他有危险的时候,塔齐布救了他很多次。后来,他重点培养他的六哥、九哥、彭玉麟和容闳...并且帮助朝廷推荐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最典型的就是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二十多岁在北京被父亲带大,拜曾国藩为师。他曾一度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可塑之才,尽管在江西,项最危难之时,李鸿章与曾国藩发生矛盾,李出走故里。但我不在乎。上海被太平军包围时,曾国藩极力推荐李鸿章组建淮军,并亲自派李到上海镇压太平军。临行前,他告诫李要充分利用外国人在上海的影响。李鸿章无愧于他的老师。同时,他天生就是和外国人打交道的好材料。后来淮军帮助湘军歼灭了太平天国和捻军。最后淮军成为清朝最强的军队,清朝在李鸿章的帮助下生存了几十年。也使曾国藩晚年在朝廷站稳了脚跟。曾国藩临终前与李鸿章的长谈非常精辟。在谈话中,他对当时的时局进行了点评,同时对世界的人物进行了精辟的点评。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得到了极大的回报。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在他最无助的时候,在他自暴自弃的时候,会有人及时把他渡上岸,不求回报。当他准备出去组建湘军的时候,一个专家告诉他,太平天国不吉利。他有了宰相的名号,更坚定了发誓的决心。首战,井冈大败。曾国藩企图投江自杀后,左来骂他是懦夫,不敢承担责任。江西战局闭塞,父亲猝死。他在老家藏了一年多,却有人送给曾国藩一本《道德经》,让曾充分认识到…

曾国藩与人交往也是失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选的四个女婿。没有一个让他满意和省心的。

远见和理性

大家都说曾国藩能忍。在与李鸿章的长谈中,他也自诩自己的长处在于“忍”。其实他的隐忍来自于远见和理性。在京皇族肃顺十分珍视曾国藩,多次支持他。曾国藩审时度势,理性地分析:“肃顺虽然当权,但树敌太多,将来必有不测”,不准他私下交往。慈禧太后灭了肃顺之后,曾国藩身上就没什么了。太平天国灭亡,曾国藩及时提出削湘军,打消了朝廷的猜疑。

曾国藩的理性也会伤害自己和他人。湘军建立初期,他为了建立良好的军事威信和氛围,杀了恩人给军队打气。他的六哥因为他的死被封爵后,他奇迹般的回来了。为了保住曾家的名声,他不让六哥露面,以至于他像死人一样漂泊,死在了另一个国家。为了免除后患,为他人树立榜样,他杀了平白从太平军叛逃的魏军叔叔...晚年,曾国藩对自己“剃了光头”的绰号深感后悔。

天人合一,时我合一。

成大事者,要做到“天人合一,时我合一”。曾国藩的时代,太平军崛起,朝政腐败,是一个呼唤英雄出现的时代,而这恰恰是“天人合一”;曾国藩身边都是读书人,他们向往官位,尊崇孔孟,而太平军消灭孔孟,消灭君臣父子。当然,这些学者不干了。这就是“人和”;那时,曾国藩已是中年,他的哥哥正处于青年时代。那是他事业的全盛时期,是“自我和谐”。

“不信书本,信运气”曾国藩把自己与太平天国斗争的成功总结为这六个字。上帝在危难之际多次帮助曾国藩,但这些能解释“天地”吗?曾国藩临终前,曾问陈光甫先生,为什么他一生特别烦恼?陈先生答:“知道的人多,讲和的人少。”说明曾国藩并没有顺应“天道”。清末,世人敬仰曾国藩的为人和功绩,但清末,世人期待曾国藩带领大家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后记:

小时候接受过* * * *的教育,但没有一个讲过清末真正衰败的原因,也没有一个讲过曾国藩这个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人物。但正统教育说:曾国藩是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晚年是卖国求荣的汉奸。真可惜。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历史?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历史观?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黄仁宇说,我们应该树立大历史观。我觉得要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历史上的人。

唐所著《曾国藩》是当今官场的必读之书,很多公务员都以此为官场参考。晚清官场的陋习和腐败在当今官场屡见不鲜,人治和官场政治依然以此为基础。这恰恰是: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花,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