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的古称是什么?
今天,商丘古城的街道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建筑风格。位于古城内的著名作家的“庄悔堂”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城南,古宋河边,有八官亭,名闻中外,刻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迹。从明嘉靖到清初,商丘古城有两个大学士(宰相),五个大臣,十几个侍郎、巡抚、御史、大将军。由于黄河千年决口,商丘古城下仍有西周的宋国、汉唐的睢阳古城、宋代的南京城、元代的归德城等几座古城。
从空中往下看,整个古城内外都是圆的,形成一个古老的方孔和圆钱,寓意天地相融,化钱为宝。砖城面积1.13平方公里,有93条形似棋盘的街道和古四合院,有大成殿、明伦殿、庄悔殿等。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城市有93条街道。在古代八卦理论中,9是最大的数,3是万物之源。所谓人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93是个吉利的数字。这93条街道把整个城市分成许多200米见方的小块,格局就像棋盘。俯瞰城市,像棋盘。建筑多为邹门楼和四合院。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为了防止金木相生相克,东西方互错。东门南,西门北,错开一条街,两个角分别与南北轴线相交。从明嘉靖到清初,城内有两个大学士(宰相),五个大臣,十几个侍郎、督抚、钦差、总兵、著名文人。因此,有许多官方住宅和建筑。原有的水井和厕所呈梅花形,布局合理。南门两侧有两个水门,将水排入护城河。宽阔的护城河荡漾着碧波,环绕着城市。城南河道宽阔,南北500多米,东西1300多米。汉唐绥阳故城,宋代南京,元代归德城旧址,在水下叠加。城堤距城墙约500米,周长9公里,基宽20米,顶宽13米,高3.3米。现存的商丘古城已有480多年。战后基本保存完好,是中国少有的古城遗迹。
商丘古城现存格局是古城的典范,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商丘古城目前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商丘古城于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年,于明代郑德六年(公元1511年)基本建成。几经修缮,直到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才形成城墙和城墙。这与世界遗产标识外圈的内侧基本一致。
据记载,商丘古城是历代先民智慧积累的创造,也是“似天地、顺应天地、师法自然”思想的应用。其目的是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以祈求城市永存。鸟瞰商丘古城,外圆内方,犹如一枚巨大的“铜币”。外面用泥土筑成的护城大堤,也就是城墙,是圆形的,象征着天;象征性地,里面的砖墙是方形的。外阳内阴,阴阳合则天地生,使整个城市成为阴阳大宇宙的象征,商丘古城才有与日月同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