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主要分布

1,泉州-汕头地震带。是东南沿海地震亚区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震带。从1067到1976,共记录到8级地震1次,7-7.3级地震2次,6-6.9级地震6次。

2.邵武-河源地震带。东起福建崇安北部,经邵武、泰宁、宁化、长汀、连城、武平进入广东。从1520到1976,共记录到4.7级以上地震12次。3.广州-阳江地震带。它北起佛冈和清远,南至阳江和吴川,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NE向断层组成。该地区地震发生在广州、佛山、高河、阳江等地,最大震级6.4级。

4.灵山地震带。北至梧州、藤县,南至北海、东兴。从1558到1976,共记录到4次破坏性地震,最大震级为6.7级,属于地震频度低的地震带。

5.雷琼地震带。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的雷琼断陷。从1605到1976,共记录到4次破坏性地震,最大震级为7.5级。

6.扬州-铜陵地震带。包括江苏东部、安徽南部和江西北部部分地区,强震主要分布在长江断裂带两侧和黄海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