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厦门大学在电子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内最早开设电子相关学科的高校之一,也是最早开设半导体学科的高校之一。
65438-0940国际著名电气工程专家、原厦门大学校长萨本东教授创办机电工程系。1948厦门大学成立电气工程系。从65438到0956,厦门大学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五所高校联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半导体专业。65438-0957,厦门大学成立福建省最早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厦门大学1985成立电子工程系,1986开始招收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物理博士生。2002年成立萨本东微机电研究中心(2010更名为萨本东微纳米科学技术研究所),2011成立电子科学系,一级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6年底,厦门大学发文成立电子科学技术学院;2017年底,厦门大学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初步完成院系调整。2018教育部正式批准厦门大学微电子学院列入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备单位。201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厦门大学承担“国家集成电路产学融合创新平台”。平台以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示范微电子所)为建设主体,重点解决国家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支持和引导海西经济区集成电路产业升级,带动海峡西岸集成电路产业和人才集聚,为全国特别是福建省和厦门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2019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成立。
厦门大学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第一台磷化镓红绿黄平板发光二极管、第一台平板示波器。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希德,中国半导体物理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萨支唐,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其明、陈星碧、阙端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居延,台湾新竹科技园创始人何以慈,微传感器技术创始人之一葛文勋,都是厦大的优秀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