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街的历史演变
海淀镇成立于1949年5月,街道成立于1954年5月,是海淀区第一个街道系统。海淀镇街3月改建1963。1996,面积18.2平方公里,人口8.7万。辖水磨、成府、大成坊、山源桥、海淀路、胡同、西街、新区、皖北、皖南、三义寺、槐树街、三环、友谊一、友谊二、友谊三、苏州街、海南一、海南二、海南三、海南四、前关园、南街、太平庄、南。青年公寓、大华、枣柳、铁道部、八一、人大森林公园、人大景园、农行、国际台、运营三厂(稻香园13号楼)、运营三厂(三义寺)、海淀南路165438号楼、海淀医院、录音机厂、稻香园4号楼、1号楼、万泉庄、中国技术公司、中外运公司、供电局
从2002年9月1开始,六郎庄、李富荣、皖北三个社区,共计2260户,3166人,全部正式划入万柳地区办事处。2002年底,海淀街道面积5.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7.89万人,流动人口约3万人,辖水磨、立新、成府、小南庄、海淀路、万全庄南、李富荣、新区、道西、道北、道南、万全庄北、紫金庄园、苏州街路、常洼、道左寺等
2005年,海淀街道、周边街道、地区办事处辖区调整:北三环、长春桥路以南地区并入紫竹院街道;大石桥地区并入清华园街道;万柳地区万全庄村并入海淀街道;海淀街道调整后的范围:东至中关村大街,南至北三环长春桥路,西至京密引水渠,北至万泉河路,北至芙蓉北路、颐和园路、海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