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医学理论及其在心身疾病治疗中的发展前景

当代中国作为传统人的骄傲,说明儒家的心性论并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因此,它仍然会对中国人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仍然决定着中国人的身心平衡状态,仍然需要有针对性的心身干预措施。然而,传统的中国人需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以实现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心理和生理适应。考察儒家心性论的发展,有助于把握中国心身疾病的特点,有助于预防和干预心身疾病。

第一点是对人生价值的认同。

在肉体和精神的选择上,儒家总是选择精神。这种精神从孔孟到新儒家的倡导都没有变过。传统中国人以身体上的奉献为荣,以精神上的崩溃为耻。

在意识层面上,传统中国人拒绝精神问题的发生,所以大多数人不愿意接受精神问题的结论。这在客观上使身体受到更大的伤害,表现出更明显的身体症状。在心身疾病的诊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对患者身体症状的描述,而不是心理问题。中国心身疾病的这些特点有文化和心理根源,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

第二,达到身心平衡的途径。

在纯粹的心理问题上,儒家的心性论为中国人提供了干预的手段。然而,儒家心性修养的另一个普遍结果是,中国很多人在患上心身疾病后,仍然自觉自愿地承担起相关的社会责任。就连中国的一些传统人士,也把承担社会责任,引发身体疾病视为一种荣誉。这样,儒家的心性论在完成了精神的调节之后,并没有承担起保护身体健康的任务。心理引起的生理问题,中医解决。也就是说,从整个心身平衡的维持来说,儒家的心性论和中医的理论共同发挥作用。

茶道、诱饵、向导、钢琴、象棋、书籍和绘画都是中国人调节身心的有效方法。这些方式包括中国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独特理解和中国人对生理变化的特殊体验。为了使这些古老的方式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找到一种符合当代中国人生活节奏的心身调节新方式,有必要对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结论进行梳理,从而为中国人的文化所接受。这样,儒家医学理论就必须重视现代医学心理学对生理、营养、习惯、精神状态、信仰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是中国实现身心平衡的有效途径。

第三点是对身心修养境界的追求。

儒家心性论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民族一直追求一种中庸和谐的生活方式。这种对生命的特殊理解体现了中国人普遍的身心修养目标。

无论是在对生理运动规律的描述中,还是在对生理、营养、习惯、精神状态、信仰等问题的基本态度中,中庸的概念都非常突出。没有什么是过分的,一切以适度为最好。追求身心的整体和谐和身心功能的平衡是传统中国人选择干预方法的尺度。通过这个尺度,可以对国外的很多成果进行分析和优化。

第四,儒家医学理论在心身疾病方面的发展。

传统的身心修养方法的有效性要求不能简单地用“心理体验”这个词来代替研究。研究这种有效性背后的原因,可以弥补原有理论的不足。也就是说,传统心身修养的有效性产生了对儒医理论进行梳理和发展的需要。梳理和发展儒家医学理论,要求它能有效解释各种健康现象(容纳现代研究观察到的各种数据),准确预测心身问题,并使之得到缓解。

儒家医学理论以《易传》和《黄帝内经》为基础。在技术层面上,有大量的有效性,被很多人称为经验医学和心理体验;同时,微观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在研究方法层面,以一种生命哲学为基础的儒医理论更符合人体的心身运动。这些都为进一步探讨儒医理论,寻找解决中国心身疾病的方法提供了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