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当年是如何虚报对日战绩的?

八年抗战,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消灭了多少日军,仍然没有可靠的数据,甚至每场战役消灭了多少日军,也没有可靠的记录可供参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抗战时期国军将领捏造战况、虚报战功、虚报军饷有关。那么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功绩有多大的夸大呢?

一、第二次长沙会战

“死亡人数被夸大了27倍”

△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没少假

1938年武汉保卫战失败后,日军占领了武汉,但国民党军队号称杀了20万日军。实际上日军进攻武汉的总兵力只有25万,总损失不超过65438+万。在国民党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蒋介石回顾了“七七事变”后一年多的得失,称“谎报军情”是国民党军队的“耻辱”,要求予以纠正。但是,这并没有扭转造假的不良风气。1941第二次长沙会战后,国民党第九战区说:“歼敌4万余人,俘虏269人,战利品很多”。其官方战报中“准确”报出中方伤亡17426人,日方伤亡48327人。然而,在战后召开的第三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介石愤怒地痛斥第九战区的军官:“即使没有一万名俘虏,也总该有一千名吧。如果没有一千个囚犯,总要有一百个!没有一百个,至少应该有十个,现在你们连十个犯人都没有!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职责?”也就是说,与官方结果中的269名俘虏相比,第九战区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结果夸大了27倍以上。不仅是大战役,一些小胜利在对外宣传中也经常被夸大。仁安羌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日军死亡人数为1200人。但当时远征军高级将领罗向蒋介石报告,日军死伤约500人。在远征军美军司令史迪威的日记中,记载着“38师重新占领仁安羌,杀了400个日本人”。也就是说,仁安羌胜利日军伤亡人数应该在400 ~ 500人左右,这个数据应该更真实,而不是国民政府所说的“1200具尸体”。

第二,逐层加码

神话般的“战报”应运而生。

国民党中央表面上严控虚报战功的不正之风,实则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刻意纵容下属弄虚作假。有国民党将领回忆说:“有时候日军攻占某地后,如果不打算长期占领,就会主动撤退。每次出现这种情况,前线将领都会以‘大获全胜’来宣告和宣传。”对此,国民党中央“知之而不露。反而是顺势而为,火上浇油。”有时,甚至国民党中央机关也积极鼓励和要求下属部队虚报成绩,用夸张的数字宣传。据时任国军18军18师参谋长赵秀坤回忆:“抗日战争中期,国民政府军委军事指挥部为了‘国际影响和士气’,命令部队‘战场伤亡付十,击毙或俘虏敌人’,各部队相应增加人数,于是神话般的‘战报’出现了”。

下属以上级为榜样

虚报战功之风愈演愈烈。

从上到下的军官都在撒谎,最高层也不例外。台儿庄战役后,战区司令向蒋介石报告的敌战机数量为2万多架。蒋介石对外公布时,数据变成了“战斗中死伤3万多人。缴获步枪10000余支,轻重机枪931挺,步兵炮77门,坦克40辆,大炮50余门,俘虏敌人无数。我已歼灭敌板垣、范谷师主力。”1946年,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出版了何撰写的《抗战八年》,他是抗战时期的陆军总司令。据统计,八年抗战期间,日军伤亡241.85万人(其中死亡48.37万人),后勤部队伤亡34万人,空军伤亡4280人。据战后日军统计,中国战场伤亡人数为654.38+0.33万,仍为国家和人民游击队两军之和。抗战后期,虚报战功之风愈演愈烈,甚至在一些战况报道中经常出现一些明显而荒谬的错误。1944年,国民政府宣布“恒昌之战”取得重要战果,其中包括杀害日本人少将桥本彦四郎。事实上,大乔的军衔是上校,他的部队没有参加衡阳战争。他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关岛被杀的。

评论战史吹战功换升职。

对于国民党谎报战果的做法,有人认为,在战时,交战双方为了鼓舞士气和民心,往往在对外宣传中夸大战果,尽量减少损失,这在各国战时宣传中都已存在。同样,国民党高层也是以“鼓舞士气”、“提振民心”、“争取外援”为目的,夸大成果,从而方便宣传。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军在抗战中越来越“虚报浮夸,以败为胜”,除了鼓舞人心、争取援助之外,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谋取私利。国民党军队内部采用“论功行赏”的传统封建晋升方式,很多军官把立功作为晋升的跳板。为了顺利晋升,下级军官不惜作弊,上级军官也能从中获益。余汉谋在1939上报所谓“贝约揭竿”战报后,其上司张发奎以“既然余汉谋声称自己有立功表现,我自然不想与他作战”为由上报中央。所以我用‘贝约大姐’推荐余汉谋接替我当战区司令。”结果,余汉谋和张发奎就是靠这个吹嘘战功的同时被提拔的。既然虚报战功的人不会受到惩罚,还可以升职,省时省力又不冒风险,那么别人“何乐而不为呢?”假记者无视国家法律和军队纪律,内心抛弃道德,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于那些毫不夸张地讲真话的将军,不仅没有受到表扬,反而被认为是“不灵活”,甚至是“不识时务”。更何况抗战时期,民众对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撤退非常不满,蒋介石和高中级军官为了巩固国民党统治,急于赢得民心,需要一些大政绩来维持面子。只有下属多报战功,中央才能指示报纸电台宣传,所以虚报战功是理所当然的。

弄虚作假是常事,战场虚实全靠猜测。

虚报战功的行为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正面效应,但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和长期的负面影响。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部长徐宝良·永昌悲痛欲绝。他曾愤慨地说:“谎报战果,可以说我们的士兵无耻。”由于谎报军情的盛行和下级上报的虚假作战数据,上级很难获得真实的战场信息,只好靠估计和猜测,边抄边抄,判断虚实。下级夸大事实,容易给上级一种错觉,往往高估了部队的作战能力。蒋介石经常把日军公布的伤亡数字估计为10次。例如,1938年5月,日本宣布自战争以来已有59098名日本士兵死亡,而蒋介石推断实际死亡人数超过59万。1940年2月,日军广播声称广西歼灭国民党军8000人,蒋介石则断定国军死亡“不超过一千人,损失不会太大”。而日军也逐渐摸到了很多国军会夸大每一场战役的战果的规律,经常有意识地制造假象。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虚报战功则会人为扭曲信息,影响你对敌我的认识。你可以想象用错误的判断指挥作战的后果。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屡战屡败,与此密切相关。

声誉受损,国际援助屡禁不止。

1943年7月,蒋介石指示部下向国际通报湘鄂情战况。时任国民政府驻英大使顾维钧转述了英美等国的反应:“英方认为‘中国抗战公报’言过其实,特别是报告了敌军伤亡人数。这次湘鄂情战役敌人伤亡3万人,十几倍。"美国也批评中国在处理战争新闻时“不真实”. "总的印象似乎是中国最高统帅部过度粉饰战局,不愿意承认挫折,更不愿意承认失败。”他还说,“因此,中国每天对胜利的夸大只能对美国人民产生相反的效果。".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弄虚作假,大大降低了中国战场在英美等国民众心目中的分量,造成了国际援助活动的反复。总之,国民党军队虚报战功的行为,根本目的是为了牟取一方私利。但是,用这种手段来获利,也只能骗一时。在短期内惠及部分个人的同时,腐蚀了国民党的肌体,造成了更大、更多的经营失败,减少了国际国内的支持和帮助。军队虚报战功,对国民党自身造成了损害,也给对日斗争造成了更多的困难和挫折,对抗战大局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最终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从历史上看,中国* * *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获得广泛的支持,不断提高战斗力,屡战屡败强敌,是与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分不开的,这与国民党军队的做法和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毛泽东曾经严厉批评了虚假记载的做法,并明确表示要引以为戒。在这方面,出现了很多典型案例。例如,在孟良崮战役中,所有的部队都向总部报告战况,指挥官们忙着开庆祝会和总结会。粟裕司令员认真反复核对战报,仔细计算敌人阵亡、负伤、被俘、溃散的详细数字,发现有些数字不符。他立即提高了警惕,命令部队不要放松,继续寻找敌人。最后,他在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找到了分手后自愿聚集的7000多名敌人,并将其抓获。人们都称赞和钦佩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