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观分析的意义从哪些角度详细列举?

历史主观题基本都是以材料为基础,从某个角度出发,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提问。题目的设置跨度很大,有时是对中国古代朝代的考察,有时是对中国或世界近代史的考察,有时是对各个时代相同历史知识的综合考查。但无论考哪一部分历史,都有三类题型:一是总结分析;二、评价类;第三,启蒙与认知。

无论处理什么样的问题,都要先教会和让学生熟悉解决问题的关键:

审题——中心词(答题点)+范围(材料、所学知识)+限定词(时空、中心内容)+分数(答题点)。

为了帮助学生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更简单有效地掌握解题技巧,基于不同题型的答题规律,我总结了相关的答题公式,并通过相关题型的练习和指导,尝试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提高答题技巧。

一.概括和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类别”的公式:根据分数和材料的数量,概括一个段落(重点是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或句子的意思。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和黄金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比重则大幅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一个发生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欧盟绝对是当务之急。没有政治协议,所有欧洲国家的人民都将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共同市场,逐步协调社会政策...1966年7月,六国正式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1)根据第一份材料,总结分析了西欧六国走向联盟的原因。(6分)

分析:①得分:6分;答分:3、4、6分。

②材料:一段归纳句义(3句)

(3)参考答案:西欧六国经济实力增强,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减弱;(2分)通过结盟摆脱超级大国的政治附庸地位;(2分)建立共同市场,通过共同努力促进经济发展,逐步协调社会政策。(2分)(其他表述有理有据,可酌情加分)

(二)“原因类”公式: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醒:具体分析是根据题干和课文进行的)

例:材料二中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重要内容。它制定了适用于解决各种债务纠纷的条款,特别是明确规定了各种形式的合同,以及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简述“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重要内容”的原因。(4分)

解析:回归正文——必修1第六单元第二课的相关内容只有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①经济方面:罗马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经济问题复杂多样;(2分)②政治方面:随着领土的扩张和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增多,财产纠纷增多。(2分)(其他表述有理有据,可酌情加分)

提醒:“背景类”公式:原因+目的+条件。※

(3)“影响范畴”的公式:性质(本质或状态)、积极(内部和外部)和消极(不足或限制)

例:材料二中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重要内容。它制定了适用于解决各种债务纠纷的条款,特别是明确规定了各种形式的合同,以及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三:“在罗马,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并没有在工业和贸易中造成进一步的后果,因为它们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改变。”但是,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详细的罗马法立刻得到了恢复,重新获得了威信。”.....即使在英国,对于私法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关于动产的部分),我们也不得不参考罗马法的原则。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和影响(4分)。

分析:回归正文,单项分析(积极方面)

参考答案:①地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

②内部积极影响: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帝国统治。

③外部积极影响: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罗马法的影响也涉及亚洲。19年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民国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1)罗马法所包含的所有公民平等、正义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1分)(其他表述合理,可酌情打分)

(四)“比较”的公式: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异同。

1.比较:背景、目的、方式、结果、影响。

2.区别:锁定一边,逆向思考。

3.答题思维:①比较需要明确目的。历史事件的比较绝不是为了比较而进行的随意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某一历史发展规律。②比较要求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在某种意义上说的。所以在比较中要求同存异,就是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和条件。③比较需要分层次。首先要全面回忆需要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中寻找异同。其次,在比较了基本内容之后,要跃上一个台阶,找到更根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找到根源,抓住本质,看趋势)。④具体答题要求。a .选择最终答案中的比较点b .先把比较点说清楚,再做简要陈述。

原因:5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和私营工商业者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工人。(1)今天的私营工商业者是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发展的产物。(1)结论:因此,我不同意上述观点。(1)

三。启示(通常提示是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解释、理解和对策)。

(一个立足点: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和教训(返回正文)

(二)表达方向:积极(逆向思维)

(3)回答心态:提出以后应该做什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避免什么,尽量少走弯路。

例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国家甚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将其列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3)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国农业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r & gt变化:从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启示:国家经济(农业)政策的制定要认清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国家稳定。(2分)

《出埃及记》2:二战中,美英苏是如何“求同存异”,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的?(6分)并谈谈你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反抗:四个盟友:(1)互相政治协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相继召开。协调和解决重大问题,加速法西斯主义的灭亡(2分)(2)在经济上相互支持。它提高了盟军的作战能力。(2分)(3)军事合作。中国战场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2分)

理解:社会性质不同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面对人类的挑战,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地球。(3分)

(评分注意:学生的答案只要合理都可以评分。)

最后,提醒同学们注意:标准化答案——一是观点正确,史论结合;二是叙事有序,论据有力;第三,细节恰当,要点全面;第四,文字准确清晰,做到“段落为主,主旨为上,有序连载”,才能层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