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听课后的反思
听完第一堂课后对初中历史的思考
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历史教学,会影响到国民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理论文化水平,极大地影响到国民和统治者能否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规律,关系到能否以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进而影响到社会发展进程和个人事业的成败。
历史教学的作用如此之大,但历史教学的现状却与提高国民素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背道而驰。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素养,是一种通过不断的培养和养成而形成的心理素质。历史是这种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由于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历史的这一学科特征,产生了许多误解,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重视甚至轻视历史教学,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历史作为一门修身养性、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门长期的、隐性的、自觉性的学科。其主要功能是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了解社会现实,为科学决策服务。但这种道德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它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等工具,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为这些学科有很强的应用性,比如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计算问题;简单的机械使用和维护等。,很容易让人看到他们的价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谚语是人们重理轻文思想的反映。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选拔、招考、公务员录用的考试,大多不考察被选人的历史知识水平。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在这种情况下,整天为了liuxue86.com深造而努力学习的同学,当然不会在这样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学科上花费太多的时间;社会上的人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学习这种不能创造现实利润和价值的知识。所以历史往往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其次是历史教学本身的问题。涉及到国家政策导向、历史学家、教科书编者、各级各类学校历史教师等多个方面。就历史研究和历史学家而言,很多历史研究“过于细致”,远离国计民生;很多历史文章和专著深奥难懂,只能在圈内流传,圈外没人关注,就像废纸一样。就教科书的编写而言,如今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比以前的版本插图更多,但围绕历史教育功能的选材和中小学各级教科书的分类仍不尽如人意。如选材狭窄,人物叙述缺乏立体感,回避热点问题等等。
自从实行考试制度以来,历史教科书的问题更加突出。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教材的编写越来越简单,只有基本线索和事件摘要,缺乏详细信息。但是,考试的要求越来越高。试想,学生没有充足的史料,如何分析历史问题,如何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这种截然相反的教学和考试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进取的知识意识?
最后,是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平衡导致历史学习困难。考试制度实施后,初中生将不再学习地理,学生对地理一无所知。历史是抽象的,没有这个人物和事件存在的舞台,学历史就像下盲棋,没几个人看得懂。现在有很多学生不了解国际新闻和世界文学名著。
因为他们不能准确记住世界的地名和人名,所以很迷茫,甚至分不清国家和时代。因为他们缺乏这种科学便捷的工具,有没有其他好的死记硬背的方法?比如一次考试,当问到“马关条约是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大陆(沙市、重庆、苏杭)”时,学生选择苏杭、沙市。很明显,他们只靠记忆做题。书上说重庆。记住了就选对了,记不住就选错了。因为没有地理坐标,没有思考的空间,只好凭记忆去做。本来简化科目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结果适得其反,不完善的知识结构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要改变历史教学难的局面,就必须优化学科体系,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这将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首先要重视历史在宏观教育决策中的作用。如果高考取消历史考试,历史会更加被人鄙视。至于取消中学历史教学的论调,就更危险了。现在学生中很流行不学历史,不了解中国历史也不觉得丢人。历史课上经常有一些荒诞的笑话。在社会上,我们总能随处看到历史盲活剧。
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深思吗?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说:“欲灭一国,必先去其史。”日本侵略中国时,禁止中国人民在占领区学习历史,以奴役中国人民。现在如果抛弃民族历史,后果可想而知。“历史之于国家,犹如记忆之于个人。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记忆,他就成了白痴;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无知的民族。”因此,教育部门在发挥其历史作用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对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资金支持;在政府公务员考试中,多尝试历史知识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历史教育功能的社会宣传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增强人们学习历史的意识。
此外,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还有赖于历史研究者自身的努力。在这里,一是要求我们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使历史的教育功能在自己身上得到充分的发挥,以自己的示范作用展示历史的魅力,启发人们学习历史,运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要求我们在历史研究、历史教学、历史信息利用等方面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在研究方面,要着眼于国计民生,积极研究与现实社会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积极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服务,让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深刻感受和体会到历史的现实意义。在历史著述方面,要尽量通俗易懂,文采丰富,把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得失、经验与教训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动地展示给人们,让人们喜欢读历史著述,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历史教育。对于中小学历史教材的编写,要努力做到内容结构清晰,目标明确,强化教育功能。还有,历史考试的时候,要多一些趣味性和应用性,不要太深入太细致的去追求那些纯死的知识。读历史使人明智、懂事,同时可以提高理论修养,得到爱国主义教育。如果单纯的学习知识,就会陷入迂腐的误区。自然越学越枯燥,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兴趣,增加历史教学难度。
听完第二课对初中历史的思考
在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严重厌学历史。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很容易掌握,通过看书而不是听课就能理解。要想拿高分,他们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用这种方法是学不好历史的。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不会厌学。
一,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动的讲课和活泼的课堂气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正好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讲商代历史的时候,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下课了还意犹未尽。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说话能力,扩大知识面。
第二,系列解释历史人物
比如说在谈韩非的时候,他提到自己是被陷害的。韩非是谁杀的?是他嫉妒的同学李斯;谁杀了里斯?历史上著名的汉奸赵高;谁杀了赵高?秦王子婴;谁杀了子英?是霸王项羽;项羽的结局是什么...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学生自然听得如痴如醉。
第三,比较分析法
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对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大多简单雷同,让学生感到枯燥。如果延长,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比如比较郑和和哥伦布,郑和在航海时间、规模、次数上都会超过哥伦布,但为什么哥伦布的影响力比郑和大?郑和的朝贡贸易,不考虑经济效益,违反了经济规律,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哥伦布的航行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第四,从人性的角度讲历史人物
历史上一些偶然的、主观的因素,往往能改变它本该是什么样子。比如对“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一历史现象的解释,是因为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但这里孙中山的个人因素是什么?事实上,当时的孙中山虽然对袁世凯不放心,但还是对袁世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而且孙中山一生正直善良,淡泊名利。“他对中国官僚的权力没有丝毫欲望,但他带着对全世界难民的博爱承担了一项政治使命。”。以孙中山的个性和品格,他为了尽快实现“民主和谐”,在中华民国成立仅两个月后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运用得当,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听完第三课对初中历史的思考
在我们进入新课程的那段时间,我反思了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了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现在我将总结反思中获得的经验,以鼓励我的同行。
首先,要转变教学中的角色,改变现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要走出“师道尊严”的架子,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第二,教学应该是“灵活”的教材
第三,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主观行为及其行为基础,通过观察、回顾、诊断和自我监控,将“学会教”与“学会学”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老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后续的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那么,在教学反思中应该如何学会教学呢?
自我质疑
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问题,以提高自我反思能力。这种方法适合教学。
整个过程。比如,在设计教案时,可以问自己:“学生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如何根据相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易于学生理解的教案”,“学生接受新知识后会发生什么”,“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备课时,虽然老师会准备各种学习计划,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学生不能按计划答题、师生纠纷、同学纠纷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从而沿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保证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问自己类似这样的问题:“我的教学有效吗?”“教学中有没有让他们惊喜的亮点?这个亮点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行为研究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合作讨论”就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正式”的讨论。“如何让讨论有序有效”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后,可以围绕这个问题广泛收集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和不断的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是一门后悔的艺术”,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后悔。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出隐藏在背后的教学理念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小组头脑风暴,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进行分类分析,找出典型的“病历”,分析“病理”,重点关注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交流与对话
教师之间充分的对话和交流,对群体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某老师在教“平均分”的时候设计了一些大家熟悉的生活情境:分桃子、鱼、饼干、苹果。在交流对话中,有老师提出,只围绕“吃”来展开教学似乎有所局限。其实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分配的,可以适当拓展教学设计。这样的开放式讨论可以促进教师更有效地反思,促进教师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
个案研究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的教学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技术分析,还可以讨论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还可以讲解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审视,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喊着“关注学生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
观察和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老师应该多看其他老师的课,多和他们对话。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其他教师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门课是怎么组织课堂教学的?与他们相比,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是不同的,也是相同的;我从他们的教学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如果我遇到事故,我将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性分析,我可以从别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简要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教学任务完成后,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我今天采取的哪些行动是正确的,哪些做得不够好,哪些需要调整和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乐于学习,我是否乐于教学,有哪些困惑。把这些想清楚,做个总结,然后记录下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经过长期的积累,我们一定会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初中历史听完相关文章的思考:
★初中历史听完后的反思。
★ 3历史讲座的经验教训
★听高质量历史课的3点体会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最新5篇随笔。
★对初中历史课的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课后教学反思
★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
★初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范文(六篇)
★初中历史课后的反思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的个人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