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濒危的老虎起源于何时?
到了宋代,大部分地区都有老虎,除了首都开封府外,各路都有分布。甚至平原甚至城市都有老虎活动,有些地方甚至改变了独居的习惯,群居。人地矛盾的加剧,让老虎时有所患。总的来说,它的栖息地在减少和缩小,数量也在减少。老虎的存在,意味着当地有一个庞大的野生动物王国,有它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原等自然植被。中国是老虎的故乡。1000年左右的宋朝,尤其是北宋,老虎多到朝廷屡次颁布诏令,组织围剿。建国初期开宝五年四月(972年),宋太祖“遣使至各州捕虎”,[1],说明各地老虎普遍。熙宁六年(1073),朝廷还写道:“应有虎豹之州县,转运使山浅而深,虎狼可招。还是没有其他服务。当老虎和豹子对人造成伤害时,它们会被追逐和杀死。除官方赏丝外,虎二更五千,豹二千,余钱作补。”[2]为了应对虎灾,政府专门组织队伍打虎,划拨专项资金,提高奖金数额,明显体现了虎灾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