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传递信息的图片和故事,多一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信息传递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信息传递的记载。

驿马传驿,驿传是一种早期有组织的传播方式。“邮差”雕塑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以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为原型。邮递员手里拿着一份简单的文件,邮马四肢着地高速飞奔。这幅砖壁画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1982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一枚小邮票的主题图案,足见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摇篮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后送制度。特别是在汉代,投递的公文是分等级的,不同等级的公文要由专人、专马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时间投递。收发这些文件必须登记,标明时间,以示负责。

隋唐时期,后送事业空前发展。唐代官方邮政运输线以都城长安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直达边疆,约30里外有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鼎盛时期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邮政服务的有2万多人,其中驿兵1.7万人。驿站分为陆上驿站、水上驿站和水路合并三种。每个驿站都配有驿站房,驿马、驿驴、驿船、驿场。

唐代对驿站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毅的快马一天走6岗,也就是180里,然后就是300左右的阿利日,最快要求500的阿利日。步行人员每天行进50英里;逆水行舟,河四十里,河五十里,其他六十里;好的时候规定100到150英里。诗人岑参在《去龙山路上一句话判官》一诗中写道“一帖后,帖骑如星河;平明寄咸阳,幕与山顶。”在这里,他把驿马比作流星。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造反。当时唐玄宗在华清宫,相隔三千里。六天之内,唐玄宗知道了这个消息,传播速度达到了每天500里。可见唐代邮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到了宋代,一切公文、书信都称为“投递”,出现了“急件投递店”。有一个铜铃匆匆地系在骑马哨的项圈上。在路上跑,白天打铃,晚上生火,被撞死的人不负责。为马购物,为人购物,风雨无阻,不分昼夜。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带着12枚金牌从前线强行召回临安。这种金牌是快递送的金盘,表示急。

还有钟鼓、烟花、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现代通信

摘要

中国古代就用鼓来传递信息,早在原始社会末期。

到了西周,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政系统。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邮政通信逐渐完备。

三国时期,曹魏在邮政史上最大的成就是邮政令的制定。

隋唐时期邮政事业发展的标志之一是驿站数量的增加。

在中国的元朝,邮政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清代员额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职”与“职”的结合。

清朝中叶以后,随着现代邮政的建立,古代邮政制度逐渐被淘汰。

火传播军事情报

“烽火”是中国古代用来传递边防军事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始于商周,延至明清。几千年来一直在互相学习,尤其是在汉代。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枢纽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修建一个高台,俗称烽火台,也称烽火台、栈桥、烟墩等。加里森在高台上等着。当敌人入侵时,他们白天烧柴以“烧烟”报警,晚上烧柴以“烽火”(火)报警。当一个站点燃一个烽火,邻站也相继点燃火把,一个个经过,不一会儿,为了报告敌情,调兵遣将,请求增援,击溃敌军。

我国历史上也有一个“打篝火诸侯”为了讨好美女,随意点燃篝火,最终导致亡国的故事。

周朝的都城濠江是在商朝灭亡后建立的,历史上称为西周。早期,纣王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英雄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建立了诸侯国,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鸿雁送来的信——来自远方的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的“苏武放羊”故事。据记载,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大使苏武被匈奴使者山雨扣留。他英勇不屈,可汗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的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凶汉和解成亲。汉朝的使节来势凶猛,要求让苏武回去,可汗不肯,但又说不出口,就谎称苏武死了。后来汉昭帝向匈奴派遣使节,与苏武一起向匈奴派遣使节的被扣留的副使节常惠,在狱卒的帮助下,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朝的使节,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朝的使节,并想出了一个计划,让汉朝的使节转告可汗:“汉昭帝在上林苑打猎的时候, 他打死了一只雁,脚上绑着一封写在丝绸上的信,信上说苏武没有死。 韩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讶,但又无法否认,只好放了苏武回去。

青鸟送书。

据中国古代善本《山海经》记载,有三种青鸟,分别叫赵兰和晏子(还有一种青鸟的名字作者没有查到)。他们是西王母的侍从和使者,可以飞越千山传递信息,向世人传递吉祥、幸福、快乐的好消息。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一封信,西王母派青鸟送书,而青鸟总是把西王母的信送到汉宫成化殿前。在后来的神话中,青鸟逐渐演变成鸟中之王——凤凰。

南唐时,大师李靖写过一首诗“青鸟不在云外传消息,丁香花在雨中空悲凉”;唐代李白写过一首诗“因三只青鸟,愿我能偿还长相思”;李商隐写了一首诗“彭山无路,蓝鸟啊,听着!——把她说的话给我拿来!”;而崔写了一首诗《青鸟几时过》。

家书转寄

信鸽传书,大家都很熟悉,因为还有信鸽协会,还经常举办长途信鸽放飞比赛。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这源于它独特的功能,即通过感受磁力和纬度来辨别方向。

关于信鸽传书的确切开始时间,目前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已经非常普遍。五代王人禹《开元天宝遗》一书中有“鸽子传书”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中养了一群鸽子。每与亲友通信,只上鸽脚书部,照教,飞投。我九岁的时候就是个飞奴,人见人爱惊。”张九龄是唐代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仅用信鸽送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飞奴”。此后,信鸽一直在宋元明清时期人们的交往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风筝交流

我们今天用来娱乐的风筝,在古代作为应急通讯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年,鲁国的能工巧匠败赛(即鲁班)曾仿鸟之形,“削竹木以为是鹊,三日后飞。”这种用竹木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用竹签做成框,再用纸糊起来,就成了“纸风筝”。五代时,人们制作纸鸢时,会在上面系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听起来像风筝,于是有了“风筝”这个词。

最初的风筝是为军事需要而制作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军事侦察或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直到唐代,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玩具,在民间流传开来。

灯塔

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像一座巨大的钟楼矗立着。当时,人们在灯塔里烧柴,用它的火来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国王托莱米二世菲拉德尔夫之命,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对面的法洛斯岛上建造了一座灯塔,高85米,昼夜燃烧木材,以火焰和烟柱作为导航标志。法罗斯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于1302年被地震摧毁。9世纪初,法国人在吉伦特河口的外科手术地Douang Reef建立了一座灯塔,至今已重建两次。现有灯塔建于1611。

在古老的灯塔中,意大利的里窝那灯塔至今仍在使用。这座灯塔建于1304,由石头建成,高50米。美国第一座灯塔是建于1716的波士顿灯塔。此后,1823年建成透镜灯塔,1858年建成电动灯塔,1885年第一次在软基上建灯塔,1906年建成第一座气体闪发塔。1850年,世界上只有1570座灯塔,1900年数量增加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发光信标在内,灯塔总数已超过55000座。

通信塔

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查普(Claude Chappe)成功研制出一种实用的通信系统,以加快信息传输。该系统由几个通信塔组成,建在巴黎和里尔之间230公里处。这些塔的顶端竖立着一根木杆,木杆上安装着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在绳索的操作下使木杆旋转、摆动,形成各种角度。两个竖臂安装在水平横杆的两端,也可以转动。这样每个塔就可以通过木杆形成192种不同的构型,附近的塔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代表192含义的信息。这样,在230公里的距离内,信息可以在两分钟内传输完毕。这个系统为18世纪的法国革命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信号旗

船上使用信号旗通信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横幅传播的好处是非常简单。因此,即使在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这种简单的通信方式仍然被保留下来,成为短距离通信的重要方式。在标志交流中,信号标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来表达不同的意思。通常挂一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比如悬挂A字旗,表示“我船下有潜水员,请慢慢远离我船”;挂O字旗,表示“有人落水”;挂W旗,表示“我船需要医疗救助”等等。

旗语

在15-16世纪的200年间,舰队指挥官通过鸣枪或航行来指挥他的船只。1777年,英美舰队司令豪海军上将印制了信号手册,成为编写信号书的第一人。后来,海军上将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帜作为速记字母,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旗语字母。1805年,纳尔逊勋爵指挥特拉法尔加战役时,临死前发出的最后一个信号是16号波普汉旗语:“逼近敌人,近距离作战。”

1817,英国海军上校Mariette编制了第一个国际公认的字母数字。方还共有40面信号旗,其中字母旗26面,数字旗10面,替补旗3面,回答旗1面。旗帜有不同的形状:燕尾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等。旗帜的颜色和图案也不同。

受访者:热心用户| 2010-5-6 17:48 |举报

周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纪恭聂即位,也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不关心任何国家大事,只知道吃喝玩乐,派人到处寻找美女。有一个大臣名叫鲍真(音b ā oxiang),他劝诫游王。周幽王不仅不听,反而把包拯关进监狱。

宝骏被囚禁了三年。赞家的人想尽办法挽回赞。他们在乡下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教她唱歌跳舞,给她穿上衣服,把她献给隐居的国王,以补偿对她的赞美。这个女孩是家里人的掌上明珠,她的名字叫李。

王友得到称赞时非常高兴,所以他把称赞说了出来。他很喜欢赞,可是赞自从入宫后就一直郁郁寡欢,一次都没有笑过。王友尽力逗她笑,但她笑不出来。

周幽王提出了一个奖励:任何能让公主微笑的人将得到1200金币的奖励。

有一个马屁精叫郭谷师傅,他对周幽王有一个想法。原来,为了防备狗的袭击,周朝在历山(今陕西李因临潼东南)一带修建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英里就有一座。如果狗叫,守第一关的士兵就烧篝火;第二关的士兵看到烟火,也把篝火烧了。就这样,篝火一个接一个地燃烧着。附近的诸侯看到了,就会派兵去救。郭石夫对周幽王说:“现在世界和平了,烽火台已经很久没有使用了。我想邀请陛下和皇后去骊山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点上篝火,让附近的诸侯看看,这将是一个大把戏。娘娘见了这许多兵马,必笑。”

周幽王拍手道:“太好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登上了骊山,真正点燃了骊山上的篝火。邻近的诸侯得到这个警报,以为是狗在叫,赶紧引兵马去救。没想到,到了那里,连个狗兵的影子也没有,只有山中的音乐声和歌声,大家都惊呆了。

王友派人告诉他们,这对每个人都很难。这里没什么,只是国王和公主放烟花玩。你们

我们回家吧!

庄客知他上当,压下怒气,回去了。

我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但是我看到骊山脚下来了几支兵马,就问你怎么回事。王友详细地告诉了她。恭维真的笑了。

当你看到赞美的笑脸时,国王给了郭石夫1200金币。

王友喜爱赞美,后来他干脆废除了皇后和王子,立赞美为皇后,立赞美之子为王子。原来皇后的父亲是沈国的诸侯。他得到消息后,就把狗联系起来攻击豪景。

王友听到狗袭击的消息,惊慌失措,赶紧下令点燃骊山的篝火。篝火确实烧起来了,但是州长们没有理会他们,因为他们上次上当了。

烽火台白天冒着浓烟,晚上点着蜡烛,却没有援军到来。

狗兵赶到时,濠井兵马不多,勉强抵抗了一会儿,就被狗兵打得落花流水。狗军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城市,杀死了周幽王、郭石夫和出生在宝寺的富博。没笑的夸奖也被拿走了。

这时候诸侯们才知道狗荣真的打进了濠江,于是联合起来,带了一大群人去营救。看到军阀的军队到来,狗军首领命令手下将周朝多年积累的宝贵财产洗劫一空,放火烧后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