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今一带一路战略看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实施“一带一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正确决策,也有利于构建和完善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在当今国际机遇和挑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实现大国和平崛起、迎接机遇和挑战的适时、适度、适宜的国家战略。历史上,自从张骞开了这条路,就有了沟通中西的桥梁和纽带。正是因为有了这条道路,中国古代的科研成果才能传播到西方,促进全人类的发展。中国也在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提高了中国在古代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唐宋时期建立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明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符合中国的利益,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的世界潮流中。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行各业都在为救国而战。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但在甲午战争的失败中,中国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由此,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改革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然而,资产阶级的脆弱和妥协在中国社会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虽然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但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不断努力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革命中逐渐重视自己的声誉和工农力量,从实际出发,在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属于人民的政府,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