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文化(洞穴已被隐藏——论茶具中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几千年来,茶在中国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这些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对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而“喝”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具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中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是著名的礼仪之邦,而中国茶文化通过与茶为友、品茶、闻茶、饮茶、品茶,与中国的礼仪文化相结合,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一、中国茶叶的历史中国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和加工历史。起初,茶只是一种药材,可以清热解毒,提神明目。神农百草经上说神农尝百草中毒,是用茶解毒的。传说中的黄帝、广和丹秋生在练丹时经常喝茶。这些古老的传说证明中国人种茶和喝茶至少有几千年了。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茶还不是中国人的普通饮料。三国时期,蜀国人把茶做成茶饼。有人喝醉了就掰一块和葱姜一起煮,是很有效的解酒汤。

茶室

到了唐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长江中下游的茶叶种植面积增加非常迅速,茶叶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唐朝初年,南方人“煮树叶作茶粥”,逐渐传到北方地区。开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生活的幸福,再加上政府和文人的倡导,使得饮茶的风气遍及全国,甚至西北地区的百姓“一日不得不茶”。这时,也出现了许多专门卖茶的茶馆和茶店。花一点钱买碗茶,坐在茶馆里,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休闲的一部分。

中唐时期的陆羽是一位爱茶如命的茶学家,也被后人公认为“茶圣”。他一生爱茶,善茶道,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在这本书里,集中了中国茶区的分布,茶叶的生长、种植、制造和品尝,尤其是煮茶的工艺和技巧;以及饮茶器具的鉴赏。《茶经》成书后,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文人把品茶作为追求高雅、与茶为友、心灵沟通的一种时尚。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最繁荣的封建王朝。此时茶艺与秦、齐、书画融为一体,烹茶品茶与儒家礼仪挂钩,产生了文风、战法、茶配等多种茶文化。种茶、沏茶、制茶、品茶、茶具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真正的中国茶文化形成了。

二、茶具的出现喝茶的过程,无论是泡茶、品茶、喝茶还是品茶,都离不开器具。一套好的品茶器具,要能与茶叶本身的色、香、形、味形成完美的搭配和互补。不一定需要华丽的外表,也不一定需要高昂的价格,但要符合茶的气质,符合茶的内在一致性,符合茶的文化精神,符合饮茶结合的艺术。

古代茶具

茶具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细的过程。茶具不仅仅是品茶人的审美,更是一个时代的魅力。可以说,茶具是随着茶文化而发展和兴衰的。

最早的茶具出现在西汉时期。中国茶具最早的记载是西汉王宝《岳跃》中的“茶已尽,海角已遮隐”。在此之前,没有供人喝茶的器皿,而是用普通器皿喝茶。这也可以从秦汉时期出土的墓葬中得到证明。即使到了魏晋南北朝,茶具也基本上与食器、酒器混杂在一起,没有专门系统的茶具。

魏晋文学家左思在《女娇诗》中写道:“心为茶戏,夸鼎。”这里的“鼎”,是当时既可作为餐具,又可作为茶具的器具。晋惠帝喝茶时,侍从只是“端着瓦碗奉茶”,连皇帝的茶具也只是瓦碗。可见这一时期人们对茶具的作用重视不够,没有追求茶具的文化内涵。

到了唐代,饮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后,各路文人之间的茶宴、茶会相继出现。喝茶成为了品味与饮用相结合的艺术,茶具也迎来了一场革命。这时候的上流社会不仅把茶具当作饮茶用具,而且开始用茶具来改善茶叶的色、香、味,开始注重茶具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法门寺出土的茶具

1987,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一套茶具。这些茶具包括28种茶壶、碾米机、茶筒、勺子、银器和长柄勺子。它们是唐宪通九年专门制作金、银、犀、玉的宫廷“文思苑”所制。供唐懿宗皇家使用。这些茶有沏茶的风炉、烟灰盒和火筷;有取茶的磨工、洛河、泽;有水侧,有盛水的勺子;有碗有杯的茶;还有茶具用的杯、篮、家具,配置非常齐全,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盛唐时期茶具的精美和艺术成就。以装茶饼的笼子为例,都是用金银线编织而成,顶部用塔形金珠装饰,精致异常。花篮也是莲花形,用荷叶和花洒装饰,栩栩如生,工艺精湛。

三、茶具发展的巅峰在唐代,饮茶法居多,而到了宋代,则是饮茶的天下。这种喝茶的方法不再直接把壶里的茶煮开,而是先把饼茶碾碎,放在碗里备用。用水壶烧水,微沸时在碗中倒些茶叶,同时用茶篮搅拌,使茶粉浮上来,形成粥面。为适应饮用方式,宋代茶具主要由茶叶焙、茶笼、铁砧、茶镬、茶磨、茶碗、茶杯、茶匙、汤瓶组成,名曰“十二先生”。

宋代茶具

宋代茶具的种类虽比唐代少,但更注重法度,造型也越来越精致。如喝茶用的杯子、注水用的持壶(瓶)、烧茶用的钐等,不仅质地更加精美,制作也更加精细。宋代很少像唐代那样用瓢或水配方,而是用矛来煎水。这是一个带把带嘴的锅,用陶或铜做的,注水很方便。盛茶的器具也从唐代的碗变成了小开底的灯,材质也从唐代的金银器变成了精美的陶瓷。

到了明清时期,茶叶的加工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条形散茶成为茶的主流,饮茶直接用开水冲泡,茶具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唐宋时期,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被淘汰,储茶、焙茶器具开始兴起。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杯、纸袋、洗茶、饮茶瓶等茶具开始在品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茶具虽然简单方便,但讲究制作方法、规格、质地。各种质地的小茶壶、茶杯开始流行,尤其是来自景德镇的瓷茶具和来自宜兴的紫砂茶具,极为精致,受到了越来越多茶客的喜爱。

明清茶具的特点是古朴、精致。不管是茶壶还是茶杯,都是各种形状和图案。从宣德炉到成化斗彩杯,都具有瓷色洁白、造型紧凑的特点。特别是到了明代,茶壶这种对喝茶有天然兴趣的茶具开始出现。这是一种用宜兴特有的陶土制作的茶具。宜兴紫砂茶具由于这里的陶土附着力强,既不会偷取茶的香气,也不会有煮汤的气味,能长久保持茶叶的色、香、味。此外,它造型简单,色泽淡雅,毫无瑕疵,上品甚至可以媲美黄金的价格。那些紫砂壶大师制作的茶具,典雅精致,不仅是增添了高雅品位的茶具,更是珍贵的艺术品。

有盖茶杯

最能代表清代风格的茶具是“盖碗”。这是一套三件套茶具,上面有盖,中间有碗,下面有托盘。也叫“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盘为土,碗为人,寓意天地和谐之意。清代制作盖碗的材料有瓷器、紫砂等。,但大多数是各种颜色的瓷器。因为品茶要讲究“察色、闻香、品鉴、察形”,以前泡茶的杯、壶既不利于察色察形,也不利于调节茶汤的浓淡。盖在茶碗上的茶盖放在碗里。若茶汤较浓,可在水面上轻轻刮茶盖,使整碗茶上下翻动。轻刮则轻,重刮则厚。“太棒了。”用盖碗饮用时,揭开碗盖,先闻一闻盖,再闻一闻茶香,才能得到茶的淡雅滋味。

第四,茶具和茶文化离不开茶具。茶具的使用不仅仅是品茶,更是对茶文化的欣赏,是茶道礼仪的展示,是对茶文化精神的欣赏。茶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茶具的发展,茶具的发展又提高了茶文化的品味和审美,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相辅相成。

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对茶具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认为茶具也是饮茶器具,有“宜茶”的,也有不宜的。同样是茶碗,“越州、定州、梧州、越州、寿州、洪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因越州瓷如玉如冰,色青花,茶汤青,故“赵州瓷青,绿益茶。”

宋人斗茶

斗茶是宋代兴起的一种茶文化。通过比拼茶叶的品质,达到“比筐质量,争分夺秒”的文化目标。由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三部分组成。这是当时文人雅士中的一出戏,输赢很有挑战性。

每年清明节,新茶刚出的时候,是拼茶的最佳时机。人们在青藏轮流煮自己的好茶,互相评判竞争。“拼”的内容是拼汤色和水痕,看茶汤颜色是否亮白,纯白者胜,蓝白、灰、黄白者负。斗茶用的器皿多为福建窑产的黑瓷茶具。这套茶具釉色黑蓝,杯底放射状条纹,银光闪烁,极为精美。用它来斗茶,很容易观察到茶面上的白色泡沫汤花,从而分出胜负。

这种文化习俗从皇帝到将军到普通百姓都很流行。范仲淹在一首诗中写道:“北苑赠天子,林下豪杰争美色先。”苏轼也写过《荔枝谭》:“君不见武夷溪边粟芽,前丁与后蔡(争新宠,各有想法。今年要争取官茶。”是斗茶的生动记录。每年茶季,都有数千人参与斗茶活动,展现一幅活灵活现的宋代民间画卷。

喝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精神艺术,在中国的茶文化中,茶具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产品,而是一件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品,应该具有使用功能和审美的统一。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茶具,都是用“神韵”来诠释中国的茶文化。虽然各种茶具造型千变万化,功能各异,但都是通过造型的平直、色彩的明度、材质的质感来表达茶文化的对比。它不仅是茶文化的载体,也是茶文化中人们对道德和价值观理解的再现。

魏晋至唐末,中国社会崇尚奢华,所以这一时期的茶具多为金银器皿。宋末以后,瓷器和陶器茶具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这是因为中国的茶文化和社会文化已经从奢靡变为节俭。明清的价值观是内敛含蓄的,所以在茶具上主要是简约、朴素、艺术。这是茶具和中国文化的进步。

明清茶具的文化内涵还体现在对古代繁琐文化礼仪的否定上。唐宋时期,品茶是一种仪式,有许多繁文缛节,所以茶具种类繁多,其仪式意义大于品茶本身。明清文人崇尚简单朴素的礼仪,追求自然生活的体验,所以能一手拿着的茶壶和瓷灯才能大行其道。此时人们注重茶文化中的人文意境和自然意境,所以这一时期的茶具往往会绘制一些中国山水画或花卉图案,体现了人们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正是明清儒家崇尚中庸、朴素自然、内敛文化的反映。

中国的茶文化不同于酒文化。就像刻在茶具上的“能清心”的铭文,能让人静下心来,心无杂念,用手的温暖贴上无尽的情怀。一杯在手,满满的清香,在温热的茶香中,时间的流动似乎慢了下来,忘我是精神上的永恒。而这些精神上的享受,远远不是当今一些商家以次充好、毫无文化内涵的各种杯子所能带来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