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的历史

大连港图书馆数据15:

2007年6月5438+065438+10月21日,随着大连港寺儿沟港区两座45米高烟囱的倒塌,大连港东部港区搬迁工程彻底完成。幸运的是,大港区15图书馆这一位于东部港区搬迁范围内的历史建筑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港口文化将在这里发扬光大,城市历史将在这里延续,老码头精神将在这里发扬光大。

图书馆15位于A号码头的岸边,这里是大连现代城市的发源地。从大连港展览馆的藏品可以了解15仓库的沿革。原图标题为夹布头10号仓库。竣工后,西墙标有12号。中国收回大连港后,港内货场重新布置,编号为15号,沿用至今。这座标志性建筑,建于1929,长196m,宽39m,高18.45m,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建筑面积26,000m2,库容15000 mt。四楼有一个486平米的保温仓库。据说是当时东亚建筑面积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港口仓库,被称为“东亚第一仓”。

毫不夸张的说,15图书馆机械化程度最高。在投入使用时,它配备了几个火灾报警系统,包括日本东芝公司制造的3吨客货电梯和日本制造的10 2吨起重机。仓库的地面铺的是钢筋混凝土,厚实耐用。不仅能存放高货,还能承受重达数吨的叉车穿梭。仓库北面靠海,二、三、四层逐层收缩,形成三个露天货台,与岸上的四台日本产3吨老式门座起重机相匹配。作业时,门座起重机将船上货物吊起,钩在露天平台上,当它们一起落下时,就完成了船与仓库之间的作业。开放平台成为15图书馆的一大特色。仓库南面有铁路专用线,楼上三楼有10仓库门。每个仓库门口都配有一台日式起重机。起重机通过延伸到仓库外的轨道,可以方便快捷地将仓库内的货物装上铁路专用线的列车。

15仓库主要存放零担货物,其中以杂货为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所有从上海运到东北腹地1100站的零担日用杂品,都是在这里换装,然后装船运出我们的港口。它也是中国内陆海运集装箱运输的试验场。1972年9月,大连-上海集装箱航线开通,由客货班轮承运,先装2吨重木箱,后装5吨重铁箱,15仓库一度成为集装箱站。当时停泊在A码头的8艘船都是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的7000吨级“长”号客轮,一次可载客1000多人。前缀后面的词分别是自力更生,力量,改善,健康,织锦,刺绣,河流和山脉。比如1976年6月,龙子伦给我们发来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当这些客轮到达时,它们主要装运上海制造的轻工业产品和杂货。他们回来后,运来了鞍钢、本钢生产的生铁和一些零担、百货。由于当时北方地区物资相对短缺,香港很多员工习惯“近水楼台先得月”,经常委托船员帮忙购买一些上海产的挂面、面粉、肉、蛋、自行车、布匹等日用品,凭票供应紧缺。

在此期间,15仓库不同于大港区的其他仓库,除理货员外,还有自己的装卸队、仓内吊车、叉车司机,人员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实行七班六班制时,15仓库所在的一区成立了七个装卸队。1973年,100多名年老体弱的装卸工人被从体力劳动强度大的“野战”装卸队中照顾出来,专门成立了装卸八队,主要负责装卸上海至大连的客轮上的杂货。1980实行四班三作业的劳动力轮班制时,八个装卸队改为五个装卸队。虽然作业区领导给了这些老工人“生铁不剥,散件不卸,50多斤的重包不晾”的关怀,但这种“关怀”更激起了他们爱党爱国爱港的朴素情怀。他们自觉地把老码头“爱港为家”、“敬客敬货”、“一锤三斤粮”、“针线包”带在身边。我珍惜工地上散落的一颗钉子、一把螺丝刀和一根绳子,捡起来放在“百宝箱”里。当绑货物的绳子不够长时,从箱子里找一根短的绳头,接上;当装载箱坏了,找出锤子和钉子,重新钉上。五号装卸队以其优良的传统和作风,锤炼成了一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任劳任怨的职工队伍。虽然名字更多的是装卸五队,但是“老八队”的精神是让人尖叫的。

1980年初,很多老工人集中退休。团队183员工中,135岗位被年轻员工替代。为在青年工人中弘扬“老八队”精神,大连港党委对1981中的“老八队”精神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六种精神,命名为“老码头精神”: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不计报酬;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爱国爱港的精神;深入现场,身先士卒的精神。这六大精神为大连港员工所熟知,在国内港航界也有巨大影响力,成为大连港的“港魂”和传家宝。?面朝海边的风。80岁的15图书馆也许不再有它的仓库功能,但历史一定会赋予她新的使命,这是她的魅力,也是她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