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答一下西方文学史上人文主义传统集的建立和演绎过程?

人文主义是德国人类学的意译,也是人文主义的翻译。希腊词源antrop os和logos的意思是人类和谐的理论。通常指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是一种将生活对象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理论。以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19世纪。费尔巴哈把他的哲学称为“人道主义”或“哲学中的人道主义原则”,因为他把庸俗唯物主义和一般唯物主义混为一谈,回避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把他的唯物主义称为“人道主义”,把他的哲学著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道主义原则”。他们都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视为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但他们认识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普通人,而不是来自社会组织的人。他们不联系具体的历史和社会实践来考察人,所以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文主义这个词被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歪曲了。比如德国现象学家舍勒和法西斯理论家克拉格斯,都是以“灵与肉的统一”为对象,来谈“哲学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或“人格”。他们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理论,主张非理性和种族主义。

人文主义的五个起源

首先,人文主义是一场哲学和文学运动,起源于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它构成了现代西方化的一个要素。人本主义也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以人为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人的利益为主题的哲学。前者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基本方面。当时的思想家从这个方面把人重新融入自然和历史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解释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主义是造成17世纪科学革命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也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主义”诞生的一个棋子。17世纪以来的原教旨主义和19世纪末以来的自然主义并不反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历史上的人文主义运动是与先验信仰和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对立的。除了历史人文主义,我们现在正在讨论当代人文主义。人们通常认为当代人文主义是“主体哲学”。由于哲学家对“主体”的理解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本主义”是多义性的。如果把源于笛卡尔和康德先验自我的“我思”哲学视为人文主义,那么新康德主义就是人文主义的典型。我们不谈个别新康德主义者是否属于人文主义思潮中的哲学家。新康德主义总体上继承了康德为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马尔堡学派)和文化科学(弗赖堡学派)奠基的纲领,它们的自我启动是普遍的、非经验的、非个人的,与人文主义者所强调的经验自我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新康德主义特别关注科学的价值,这恰恰是“科学主义”的特点,与强调个人价值的人文主义大相径庭。

其次,作为“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的一个流派,胡塞尔的现象学也可以称为人文主义。他和康德一样,以自己为出发点,努力为科学知识打下基础。不同的是,他从“本质直觉”中寻求帮助,并以一种描述性的方式完成他形成客观性的工作。早期的反心理学使他将逻辑结构视为“真理本身”。胡塞尔的“我思”不同于康德的“我思”,不是非人格化的,但客观的先验基础需要的不是一个主体或主体性,而是一个多元的、主体间的、原子论的基础。这种奠基理论是以人为本吗?是的,如果我们把任何“主观哲学”视为人文主义的话。然而,人文主义的特征是人的第一性,而胡塞尔对日常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我”进行了现象学的“红色演绎”。他不为人们的诉求而捍卫哲学,但他关心的是让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这样,唯心主义现象学就不属于人本主义的范畴。

第三,M .舍勒的反形式主义价值哲学,源于现象学的“哲学人类学”,强调人格是道德行动的中心,这似乎与人文主义是一致的。但个人主义并没有把人作为善恶的衡量标准。一些个人主义者把个人主义理解为人们经常抗议被降低到观念或事物的层面,并充分关注当代文化危机的一种哲学。个人主义主旨的这种变化使其更接近人道主义。然而,个人主义者仍然很少关注个人建立自己的能力,而是更关注他们容纳他人和向一种价值秩序开放的能力。所以,个人主义不是完全的人文主义。但是,在美国流行的个人主义或唯心论(以波士顿大学为中心)常被称为人文主义。第五,狄尔泰及其后继者的方法论解释学强调社会人文学科需要对文本或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这与自然科学用一般规律解释所研究的现象明显不同。理解和解释是两种不同的科学方法。而自然主义坚持科学方法的连续性,所有的自然包括人类都可以应用一般规律对形象和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这样,方法论解释学就与自然主义相对立了。解释学在否认真理的确定性方面也与认识论基础主义不相容。因此,在整个哲学领域,早期诠释学可以说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与科学主义相对立。

第四,我们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真正完整的人道主义。他的著作《存在与存在》是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和人文主义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文主义充分发展的表现。存在主义者总结说:“除了人的世界和人的主体世界,没有别的世界。”作为一种典型的人文主义,存在主义与自然主义是不相容的。

第五,狄尔泰及其后继者的方法论解释学强调社会人文学科需要对文本或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这与自然科学用一般规律来解释所研究的现象明显不同。理解和解释是两种不同的科学方法。然而,自然主义坚持科学方法的连续性,所有的自然物体和现象,包括人,都可以通过应用一个普遍规律得到科学解释,这被认为是获得真正科学知识的唯一途径。这样,方法论解释学就与利己主义相对立了。解释学在否认真理的确定性方面也与认识论基础主义不相容。因此,在整个哲学领域,早期诠释学可以说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与科学主义相对立。

人本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战后美国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场创新运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成立后,这一运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71年,荷兰召开国际会议,影响波及欧亚。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该着眼于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的研究。他们既反对s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把意识经验归结为一种基本的驱动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把意识看作行为的一种附带现象。在人的价值问题上,大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同柏拉图和卢梭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人性本善、本恶是环境影响下的衍生现象,因此人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理想的社会是可能的。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上,他们继承了w .狄尔泰和m .维特海默在19年底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学,主张用整体论代替还原论。

作为一场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许多观点相似的心理学家发起的,包括: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默里和墨菲;新精神分析学家哈尼和弗洛姆;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梅;生物理论家戈尔德施塔因;发展心理学家比勒和布根塔;比较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心理咨询师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等。其中马斯洛、罗杰斯、梅是公认的这场运动的领导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个漫长的酝酿过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美国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和有机体理论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论准备。奥尔波特认为,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每个成年人都不同于他人,都以自己独特的内在和谐方式对待世界。这种观点与排除意识经验的行为主义理论直接对立。基于人格理论,奥尔波后来成为建立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的关键人物,为学院内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分离创造了条件。默里和墨菲也在这一时期发表了重要的人格理论著作。他们把人格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为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Honey和frome并不认同弗洛伊德对性因素的夸大,将美国工业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视为导致精神障碍的社会因素,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传统精神分析的主要区别之一。1939年果尔德施塔因《论身体》的出版被视为心理学主要理论即自我实现理论的基石。他第一次从身体潜能发展的角度来讨论自我实现,意向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强化了这一原本由哲学提出的概念。

第一批系统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作发表于四五十年代,其中主要的有: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1943)、《动机与人格》(1954);罗杰斯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疗法》(1951)和《论人的成长》(1961);与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视角(195 9)梅主编。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一个层次结构,高层次动机的产生依赖于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他还用比较心理学的数据证明,基本的需求和动机,无论是低层次的还是高层次的,本质上都是本能的或相似的,即都倾向于自发地追求满足,而高层次的需求和动机,如友谊、认知、审美、创造满足,则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或人性的自我实现。罗杰斯用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阻碍,但通过医生对患者无条件的关怀、同理心理解和积极引导,是可以消除的,可以恢复心理健康。他还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教育改革,强调在教育中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和依靠学生自我指导能力的重要性。梅将欧洲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引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处境虽然悲惨,但通过勇气的培养、焦虑的投降和自我的选择,可以通向光明的未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主义运动进一步深化。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一方的自我实现理论和以梅等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为另一方的自我选择理论,在马斯洛死后,梅和罗杰斯开始了一场关于人性的公开辩论。梅不同意罗杰斯所说的邪恶是由环境造成的。他认为人性中既有恶也有善,是人的潜能。不能正视邪恶对人文主义运动产生了深刻而有害的影响。

此外,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主流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罗杰斯学派仍然坚持以个体心理学为中心的研究,但其他人已经开始研究超个人心理学,以探索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我并与广阔的世界融合。

最后,方法论的构建。马斯洛曾指出,传统的科学方法不足以解决人类心理学的复杂问题,而人本主义方法论并没有排斥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了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被排除在心理学研究之外的人类信仰和价值观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用科学方法论强化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尝试,代表人物是里齐克。他认为,人本主义将目的论重新引入心理学,以新的范式取代旧的范式,但只有通过辩证的方法和严格的逻辑才能完成这一转变。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作为文学根本性质的“质变”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其具体内涵是,在自然界中,它具有群体性的倾向和人类的普遍性;从主体把握客体的方式来看,既是认知,也是情感;从目的和功能上看,既有非功利性,也有功利性;从反映生活的文学形式来说,必须是假设的,真实的。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是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征。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并不是现在有些人所说的“纯粹的审美主义”或“审美中心”。它也不同于文学情感表达理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具有丰富而完整的内涵,总的来说是一个复合结构。这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第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从质的角度看,既有群体倾向,又有人类普遍性。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确实表现出了抱团、抱团的倾向,这一点不用多说。这里所说的群和组包括类但不限于类。比如工人、农民、商人、官员、知识分子,都是社会中不同的群体和群体。不同群体和集团的作家,由于立场不同,代表着不同的利益,所以必然会把他们不同群体和集团的意识渗透到文学的审美描写中去,从而表现出他们的意识和思想感情的倾向。比如商业社会,老板和员工的地位不同,他们也有各自的利益。如果作家描写自己的生活和关系,那么作家的意识自然会有一个倾向谁的问题。如果在文学描写中表现出来,自然会有群体或集团的倾向。

但是,无论一个作家属于哪一个团体或群体,他的思想感情都不会总是束缚在那个团体或群体的倾向上。作家也是人,人与人之间必然会有相通的人性,必然会有每个人都有的生命意识,必然会关注人的生存。如果反映到文学的审美描写中,必然表现出人类普遍的情感和欲望,从而超越某一群体或集团的倾向。比如描写男女之爱、父子之爱、母子之爱、兄弟姐妹之爱、朋友之爱的作品,往往表现出普遍的人类情怀。大量描写山水花鸟的作品,往往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普遍热爱。这些原因显而易见,无需多言。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一部作品的审美描写中,往往包含着某个群体、某个群体的意识,同时又渗透着人类的意识。也就是说,某个群体或群体的意识并不总是与人类交往的意识不相容。特别是下层人民的意识,往往与人类的普遍意识联系在一起。下层人民的善良和美好的感情往往是人类同样感情的表达。比如下面这首《菩萨蛮》:

我在枕边许了一千个愿,等青山烂了,等秤砣浮在水面上,等黄河彻底干涸。

白天,北斗回到南方。不休息就休息不了,半夜还会看到太阳。

这是一首下层人民的歌谣,但表达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感情,不仅仅属于下层人民,也属于全人类的美好感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群体倾向与人类普遍性的统一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

第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从功能上看,既是认知的,也是情感的。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无疑包括对社会的认识。这就决定了文学的认知因素。即使是那些自称“反理性”的作品,也包含着对现实的理解,但这种理解可能是虚幻的、谬误的。当然,有些作品的特点是对现实的批判性分析,比如西方批判现实的作品,其特点是对资本主义世界各种不道德弊端的评价和认识;有些作品,比如很多浪漫主义的作品,表现出对现实发展的预测和期待的理解。有些作品看起来很客观,很冷静,很准确,似乎作者根本没有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其实不然。这些作品不过是“冷眼深情”,或者用鲁迅的话来说,“热情由热转冷”,不可能不包含对现实的理解。但是,我们说文学的反思包含认知,却不能等同于哲学认识论或科学认知。对文学的理解总是以情感评价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文学的理解完全与作家的情感态度融为一体。比如我们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认知价值,深刻揭示了他那个时代法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他对这个规律的揭示不是讨论,不是论文。他通过对法国社会中各种人物及其命运的描写,通过对各种社会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写,通过对周围氛围的对比,来暗中揭示。也就是说,作者把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评价渗透到具体的艺术描写中,从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理解。在这里,认知和情感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

那么,这种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是什么呢?黑格尔称之为Patho s,朱光潜先生翻译为“爱”。黑格尔说:

情感是艺术真正的中心和恰当的领域,情感的表达是作品和观众产生效果的主要来源。被感动的是黑仔,他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都知道一种真实的情感所包含的价值和理性,也很容易认可它。情感能感动人,因为它是人类存在的强大力量。[2]

黑格尔的意思是,情感是两个方面的相互渗透。一方面是个人的心情,具体而感性,会打动人。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看作是认知。但是这两个方面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所以对于那些感情特别微妙深刻的作品,他们的感情是不能简单用文字来传达的。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发挥黑格尔的“情感”理论时也说过:

艺术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意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是三段论、教条或格言,而是活生生的激情和热情...因此,抽象思维和诗意思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前者是理性的果实,后者是热烈爱情的果实。[3]

这应该是别林斯基在文学批评中把握的真理。事实确实如此。作为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文学的审美意识表现为“诗性思维”。因此,文学史上一些优秀作品的审美意识往往难以解释。比如《红楼梦》的意识是什么?往往是只说不做的问题。关于《红楼梦》的主题,至今仍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者”(曹雪芹:“窦云作者狂,谁能解释其中滋味?”)。这是因为《红楼梦》的美学思想非常丰富,人们可以逐渐理解,但不能用抽象的词语来定义。有人问歌德他的《浮士德》的主题是什么,歌德没有回答。他认为人们不能把《浮士德》中描写的复杂、丰富、灿烂的生活缩小,用一根细小的思想线来解释。这些都说明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是由情感引起的,是认知和情感的交融。认知像盐一样溶解在情感的水里,很难用抽象的文字来解释。

第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功能来说,既是功利的,也是功利的。文学是审美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玩乐、娱乐、休闲,似乎没有什么实用目的。仔细想想,似乎是有功利性和深刻的社会功利性的。也就是说没兴趣,但是有兴趣,这是两者的交织。

在文学活动中,无论创作还是欣赏,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在创作和欣赏的瞬间一般都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如果一个作家在描述一个美好的场景,但他却在异想天开地试图“占据”这个美好的场景,那么他的创作就会因为这种“分心”而失败。一个正在剧院欣赏《奥赛罗》的男人,如果因为剧情的刺激而想起妻子有外遇的苦恼,就会因为这种考虑而愤然离开剧院。在创作和欣赏的时刻,我们必须排除功利得失的考虑,才能进入文学的世界。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狄德罗(Diderur 1713-1784)说:

当你的朋友或爱人刚刚去世时,你会写悼念诗吗?我不会。谁在这个时候发挥自己的诗歌天赋,谁就倒霉!只有当剧烈的痛苦过去了,感觉的极端敏感性下降了,灾难远离了,有关的人才能回忆起失去的快乐,评估自己的损失,把记忆和想象结合起来,重温和放大过去的甜蜜时光。这样才能控制住自己,才能做出好文章。他说他难过得哭了,但实际上,当他精心安排他的诗的韵律时,他忘记了哭。如果眼睛还在流泪,笔就会从手上掉下来,当事人就会被感情驱使,写不下去。[4]

狄德罗的意思是,当一个朋友或爱人刚刚去世时,他充满了得失的考虑,同时,他还要处理实际的葬礼等。这时候实用性最强,写不出来。只有在距离朋友或爱人去世一段距离后,功利得失的考量大大减弱,才能唤起回忆,发挥想象,创造才有可能。这种说法完全符合创作实际。的确,只有在没有功利性的审美活动中,我们才能发现事物的美,找到诗画,进入文学的世界。丹麦文学史家布兰德斯(G. Brandes,1842-1927)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我们用三种方式观察一切——真实的、理论的和美学的。如果一个人从实用的角度看一片森林,他问这片森林是否有益于这个地区的健康,或者林主如何计算柴火的价值;从理论上讲,一个植物学家要对植物生命进行科学研究;如果一个人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其他想法,从美学或艺术的角度来看,他应该问它作为景观的一部分是如何工作的。[5 ]

商人在乎钱,所以他要计算木头的价值;植物学家关心科学,所以他关心植物生命;只有艺术家是功利的,所以在乎风景的美。正如康德所说,“欣赏判断的乐趣是无关紧要的”。“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有一点兴趣,就会有偏好,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6]康德的理论可能是片面的,但就审美意识形态的直接性而言,他是对的。中国古代文论中注重文学创作和欣赏的“虚静”论,其实也是一种功利主义的美学理论。

但是,我们说文学审美意识在直接性上是功利的,并不意味着它是绝对功利的。其实,无论是作家的创作还是读者的欣赏都是功利的,间接来说,创作是为了生活和社会,也就是所谓的“非功利”其实是一种对待生活和社会的态度,更何况文学创作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的一面,或批判社会,或揭示生命的意义,或表达人的愿望,或展望人类的理想等等。即使是那些社会性相对较弱的作品,也能陶冶人的性情,“陶冶性情”也是一种功利。所以鲁迅说:文学“给人以快乐和休息。”[7]鲁迅也说过文学是“无用的”。这意味着文学意识的直接功利主义正是为了实现间接功利主义。

第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从公式的角度看,是假设的,但却是真实的。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和科学意识是不同的。艺术和科学虽然是人类热爱的两姐妹,都是创造,都是对真理的追求,但成就却不同。科学公认的意识是不允许虚构的,科学结论是对客观规律的真实揭示。文学意识是审美意识。虽然也追求真实,但这是艺术假设中透露出来的真实。在这里,科学和文学分道扬镳。

虽然文学对现实的把握方式各不相同,但有的作品用神话、传说、荒诞、幻想(如《西游记》)来反映生活,有的作品则“照原样”再现生活(如《红楼梦》)。但是,无论把握方式如何不同,文学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假设性的。假设是指文学的虚构性。所以文学的真实是在假设中揭示的。可以说是“假中求实”。一方面,它是假设的,它不是生活本身,它是纯粹的虚构;另一方面来源于生活,让人想起生活,让人觉得比真实更真实。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就是这种假设和真实的统一。(希望采纳,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