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鼻祖范石婷有哪些经历?
早期活动
1919离家到开封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读书时,他不顾父亲的训斥和老师的劝阻,和几个热爱文艺的同学成立了国剧(京剧)队,并担任队长。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排练,节假日登台演出。他曾在《赵氏孤儿》中扮演,并以一个女人的诠释倡导正义。期间还在冯玉祥创办的河南农村培训处艺术股兼职教授戏剧一年多。1929河南大学文科硕士毕业后,应邀到河南人民师范学院当戏剧老师。次年,又任河南省教育厅社会教育促进处处长。
抗日战争前后
1934年,河南省教育厅接受范“打破陈规,改良豫剧”的建议,成立豫生剧院,任命范为院长。从此,他投身于豫剧事业,从四面八方招募著名演员,废除各种陈规,建立新的舞台纪律,极大地改变了戏班的面貌。他注重借鉴兄弟戏剧的先进管理和创作经验。当他得知陕西易俗社在管理体制、剧本创作等方面在全国名列前茅时,便前往xi安观看演出,将《三归》、《柜边》等数十部秦腔移植到豫剧演出中,轰动了整个开封。为了提高豫剧的表演质量,创造豫剧的风格特色,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从1935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先后创作了几十部以反封建、反邪恶、反汉奸等为题材的大剧。当时轰动一时的《洗刷耻辱之血》就是一部以父亲想当汉奸,女儿坚决反对的情节宣传爱国主义的好戏。著名的京剧艺术家程在开封观看了演出,非常激动,他看望了范。他一进屋就自称“老师”,并把剧本带回北平。后来由于时局动荡,范将裕盛剧院改名为狮吼旅剧团(意为“醒狮咆哮”),被迫开始流浪生活。开封失陷后,狮吼旅剧团停止演出,演职人员大多分散谋生。为了保住艺术骨干队伍,范带着、等十位著名女演员逃到南洋马山口,住在破庙里,召集老员工,继续在旅途中化妆、排练、演出。此时,满怀抗日激情的他创作了《打败敌人回家》《贤妻》《女人》等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爱国剧。日军步步进犯,南阳难以立足。他带领剧组住在古城Xi安7月1939。到达安的狮吼旅剧团,依靠一支台词齐全、功底扎实的演员队伍,把握时代脉搏和先进健康的优秀剧目,并得到了易俗社、三义社等秦腔剧团多方面的照顾和支持,最终站稳了脚跟,得到了群众特别是豫籍群众的支持,但由于戏言触及了当权者的阴暗面,剧团难以继续下去。加上物价飞涨,演员纷纷离团谋生,使得狮吼剧团瘫痪或倒闭。抗战胜利前夕,范的父亲和一位颇有影响的同盟会兄弟劝他“迷路”,但他发誓永不回头。?解放战争时期,范从逃往安的难民子弟中招收了50多名子弟,成立了狮吼儿童团,并聘请了许多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加强训练。同时编创改编了《甜屏之梦》、《杀毒故事》、《雷峰塔》等30余部适合儿童表演的优秀剧目。到解放前夕,范领导的狮吼儿童剧团已成为及西北地区著名的文艺团体。然而,就在此时,范因其话剧《攻政府》被国民党反动派投入钟楼地下监狱。在救出地下工作者陈后,他被释放出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建国后,范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先后创作了反映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和土改运动的优秀剧目。1955年,他到北京电影剧本工作室深造后,还写出了《王佐的断臂》、《杨满堂》、《雷振海北征》、《水力郭征》等优秀剧本。王佐的《断臂》在65438-0956首届秦腔展演中获得改编、表演、导演一等奖。在此期间,他还担任过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市第二届委员会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文革”前夕,传统戏剧被迫停演,范也被斥为“右倾”、“纯专业观点严重”,被迫离开剧团,留在家中。1966 65438+10月1,死于冠心病。他创作并整理的剧本以《范Xi集》出版。
编辑本段中的活动年表
1934,农历元年:豫生剧场由范在豫创办。农历元年2月1935:裕盛剧场开业之初,范思庭先生邀请、刘、张子霖、、黄如秀等演员将原开封永乐剧场改造成裕盛剧场,于2月初正式开业。他借鉴了京剧和话剧的一些成功经验,对剧场管理、戏班管理、演出排练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废除了戏班中的一些陈规陋习,亲自编修记录,投身于豫剧改革,很快使长期被认为是庸俗艺术的豫剧有了良好的口碑,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豫剧。为了进一步丰富豫剧的表演技巧,他邀请了有真才实学的京戏迷贾到剧院为演员们传授武术。同时不断吸收一些有真才实学、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演员进入剧场,很快就汇集了一大批在裕盛剧场有影响力的艺术家。1938,农历:裕盛剧院更名为狮吼剧团范石婷,意为“醒狮怒吼”,将裕盛剧院改为狮吼剧团,以巡回演出宣传抗战,激发群众爱国热情,吸收青年随团学习戏曲。剧团搬到了Xi安,几乎停止了。1942,农历壬午年:狮吼童剧团成立范从河南招收一些困难儿童,聘请京剧演员韩胜秀为教练,正规成立狮吼童剧团,坚持训练,恢复贫民窟演出。随后几年,训练和演出齐头并进,大部分剧目由范执导,他在表演、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表演严肃,以武打著称,形成了严谨浑厚的舞台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编辑这段的艺术特色
范的剧目创作有一个特点,即他的近60部作品中,绝大部分以女性为主。一方面,他知道豫剧已经发展到了“吃包子吃馅儿,看戏听担儿”占据舞台中心的地步。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他深感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压迫,同时对中国女性的低下社会地位深表同情。为此,他在剧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的女性形象,如《洗刷耻辱与鲜血》中的刘芳、《狂风》中的佟玉山、《女贞花》中的邱、《大败敌人》中的华慧娟、杨满堂等。在这些剧中,他从不单纯地表现女性的低下地位,也从不塑造逆来顺受的女性形象,而是着重表现女性人物的同情心和智慧。她们或杀敌为国报仇,为国捐躯(《耻血》中的刘芳),或英勇善战,为正义伸张,平反冤屈(《暴风》中的童玉山),或送夫从军而不辱使命(《克敌制胜,重归荣耀》)或心存美好,舍身救人(《女贞花》中的邱)。可以说,他笔下的女性形象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民主精髓,同时又具有当代新女性的特征。他之所以能塑造出这样的人物形象,与他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是分不开的,而他的受欢迎程度在于他总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歌颂和赞美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勇敢,歌颂和赞美中国妇女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范的作品在创作方法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特点,通俗易懂,通俗见真。20世纪30年代,他的《正气凛然》、《血洗》等剧在开封很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歌词通俗易懂。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但他从不把自己的知识用艰深的文字表现出来,而是以听、记、懂为最高原则。如果说30年代的创作还是通俗中的俗,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40年代以后,他的创作完全进入了一种通俗而不俗,通俗易懂却文采飞扬的境界。此外,他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重视情感。可以说他的打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情取胜。他在戏剧中注重情感,但从不滥用,尤其是传统戏剧中的弦乐和布景,因为他认为这些东西没有个性,不能恰当地表达他戏剧中人物的情感及其所要求的客观环境。
编辑这项杰出的成就
范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作为一名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改编了20部戏剧。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悲剧:《洗刷耻辱之血》、《三吻》、《云中恨》、《狂风》。四部喜剧:《洛阳桥》、《凌》、《女贞花》、《刘》等;四部历史剧:《王佐断臂》、《水力郭征》、《宋景诗与武训》、《再生铁》;四神剧:红珍珠女,破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作为导演艺术家,他是豫剧的第一位专业导演。他既是学者又是专家。他敢于借鉴和创新,追求俗与雅。“范戏”的风格和美感,也可以说是“范派”豫剧的特色,在他导演的上百部剧目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戏剧教育家和戏班管理者,他也是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从1934的开封裕盛剧院到1941的安狮吼儿童剧团,再到解放初期的狮吼剧团大一部,先后举办了八期培训班,培养了数百名优秀人才。特别是当时的一般戏班,很难花大价钱聘请高水平的师傅授课。从范先生的戏剧思想和一系列戏剧实践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一个总目标就是为豫剧改革鞠躬尽瘁,他在戏剧文化史上最重大的贡献就在于豫剧改革。正是因为改革,豫剧从一个艺人变成了文人与艺人的结合体,开创了豫剧新的文化模式。由于改革,豫剧结束了只有表演没有剧本的时代。由于改革,传统豫剧转变为现代豫剧,为豫剧创造了第二个传统。改革的结果是,豫剧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地方戏中独树一帜。如果没有范先生对豫剧的改革,不知豫剧还会落后其他地方剧种多少年。总之,范、范戏、狮吼剧团给豫剧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也给河南、陕西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戏曲文化资源,也可以说是一笔宝贵的“范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