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历史僵局(1)谁是乌克兰人?

乌克兰的历史僵局(1):谁是乌克兰人?

乌克兰这个美女泛滥严重的国家,需要加“一”吗,值得商榷,但没必要。在基辅的街头,一个不怎么帅的“锅”怀里常常抱着两三个“姬伯·苏”,让人垂涎三尺。

一个贤惠的乌克兰美女,西欧成功男人青睐的伴侣,是乌克兰女人与西欧绅士和贤惠的中国男人生活的完美组合,相比于嗜酒如命,责任心不强,不那么勤奋的东斯拉夫男人。

(乌克兰前美女总理曾迷倒全球无数男人。她的风格和独特的辫子已经成为乌克兰政坛的一道风景。季莫申科也是反对派阵营中最受欢迎的政治家。她能通过这次广场运动东山再起吗?)

要是乌克兰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像其妇女一样完美就好了。一般来说,美是天生的“资本主义动物”,会朝着财富和发展的方向流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近年来,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不仅失去了美女,也失去了人口。苏联解体前,乌克兰人口约为51.8万,十年后降至4840万,后十年又降至4400多万。

乌克兰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不外乎四点。一是出生率低;第二,移居国外,追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机会;第三,乌克兰独立后,部分俄罗斯人回流俄罗斯;第四,男性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导致寿命短、死亡率高,使得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乌克兰女性人数比男性高8个百分点。

历代的“大斯拉夫主义”曾想把整个斯拉夫民族统一成一个大国,但这个梦想始终没有实现。然而,来自格鲁吉亚的斯大林精心操作,在40年代末基本实现了这个愿望。似乎所有斯拉夫兄弟民族都被挤在“苏联集团”的旗帜下。

苏联解体以来,斯拉夫国家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殊途同归。总的方向是——自由市场经济,基本社会保障,多元民主政治。无论社会发展水平还是民主政治质量,乌克兰都成了斯拉夫人的“小兄弟”。

西斯拉夫的兄弟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已经跨入发达国家的门槛,波兰紧随其后;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跻身发达国家俱乐部,克罗地亚不输给捷克,连保加利亚都接近欠发达国家水平。塞尔维亚曾经饱受战乱之苦,如今处于发展中国家之首,综合发展水平仍落后于乌克兰。

从表面的经济数据来看,东斯拉夫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也比乌克兰表现好。关于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体制问题不断,西方有人称其为欧洲“最后一个苏维埃国家”。卢卡申科总统在那里建立了比普京政府更强大的政权,并结束了与俄罗斯高度依赖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与苏联时期相比,那里的一切似乎变化不大。不管白俄罗斯有什么问题,至少在卢卡申科和普京的支持者眼里,它是一个20年来所有“革命”和“动荡”的绝缘之地,似乎国家稳如铁桶。

乌克兰既没有像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国家那样发展出高质量的现代政治经济体系,也没有像东斯拉夫人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那样衍生出强人专制政治。然而,长期的政治危机和街头动乱使其闻名于世。作为人口第二多的斯拉夫民族,拥有欧洲第二大国土面积和仅次于苏联时代俄罗斯的第二大经济体。当它被分离出来时,它得到了第二大工业设施。乌克兰怎么了?

乌克兰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但作为一个现代独立国家,它的时间相当短。

来自乌克兰的世界名人能写几页,有几个在中国家喻户晓。他们对世界和中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家尼古拉·果戈理,哪个文艺青年不知道死鬼和钦差大臣;苏联的三任总书记就不用介绍了——赫鲁晓夫、博涅兹列夫、戈尔巴乔夫。卡加诺维奇,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却是斯大林的得力助手,斯大林后期苏联政治局常委九人之一,曾经的实权人物。

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尼古拉·果戈理是一个高度俄罗斯化的乌克兰人,但他的母语是俄语;赫鲁晓夫和博涅日列夫都是在乌克兰长大的俄罗斯人。戈尔巴乔夫来自乌克兰车尔尼戈夫,一个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混血家庭。卡根诺维奇是乌克兰犹太人。

乌克兰的乌克兰人在哪里?

近现代乌克兰建立独立国家的过程艰难,政治转型曲折。在古代,它的发展过程不是两天眼泪就能完成的。可以说,乌克兰是世界上少有的被压迫民族,其独特的命运只能用悲惨的毁灭来形容。

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巴斗率领蒙古军队第二次西征。基辅被攻占的那一天,乌克兰人的噩梦开始了,延续了近400年的“基辅-罗斯”大公国灭亡了。巴斗后来回到俄罗斯南部草原建立“金帐汗国”,开启了蒙古人统治俄罗斯各州的时代。

基辅——俄罗斯原本是东斯拉夫语三个分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发源地。基辅也是古代俄罗斯国家的母亲。时至今日,三个民族的主流历史叙事都要追溯到这个时期,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第一个国家,都把基辅俄罗斯的弗拉基米尔一世和他的儿子雅罗斯拉夫尊为古代神圣的国王。当然,当时并没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国家认同概念,大家都是“俄罗斯人”。

基辅被蒙古军队夷为平地后,繁华不再。东斯拉夫的政治和宗教中心随大主教1299移至弗拉基米尔,最后移至莫斯科。一些基辅居民也搬到了北方国家,这样罗斯文化就可以在这里继承和发扬。

莫斯科大公国“韬光养晦”,为蒙古人做税收包工头,带着黄金和汗水让俄罗斯逐渐强大,最终统一了俄罗斯几个州(不包括乌克兰),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莫斯科成为东正教的中心,冒充第三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为后来的世界超级帝国——俄罗斯帝国铺平了道路。

时至今日,很多俄罗斯人都在挠头,无法理解,他们的民族和国家的发源地还包括大部分俄罗斯古代城市和遗迹,包括基辅,现在居然是“另一个国家”。按照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说法,基辅-罗斯的荣耀属于乌克兰。当时的莫斯科只是一个边陲小镇,俄罗斯只是后来抄袭了它的成果。

(据《罗斯的历史》记载,维京贵族留里克的三个兄弟受东斯拉夫人邀请建立国家,这就是“基辅-罗斯”大公国的起源故事。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者在面对这个故事时相当尴尬。东斯拉夫国家的王室是日耳曼维京人的吗?自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长期争论。比较主流的意见是,罗斯勋爵虽然是日耳曼人,但也相当斯拉夫。)

东斯拉夫的俄罗斯人崛起,走上了战斗民族的道路,而另一个兄弟民族乌克兰却沦陷了,这个地区成为了700年的战场。

乌克兰先后被崛起的立陶宛和波兰统治,后被“波兰-立陶宛联邦* * *共和国(君主立宪制)”;经过一系列战役,俄国和波兰于1667年签订了《安德鲁斯索沃条约》,完成了乌克兰的分治,乌克兰东部落入沙皇手中。此后与俄罗斯打了320多年的平手,乌克兰也被戏称为“小俄罗斯”。沙皇借此机会逐渐扩张,直至将乌克兰大部分地区纳入版图。

然而,西乌克兰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它从未被俄罗斯帝国染指。后来波兰被瓜分,它又转手到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手中。两位乌克兰人逐渐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这也为当代乌克兰政治奠定了历史基础。

直到上世纪20年代,90%的乌克兰人生活在农村,是农民,而地主则是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和俄罗斯人。城市的商业、行政和法律由德国人和犹太人安排;工厂里的工人大多是俄罗斯人。由于缺乏机会和生活艰难,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乌克兰人大量移民,约600万人。

与欧洲其他民族的命运不同,乌克兰人近700年来几乎没有自己的贵族、地主、商人和知识分子,极少数政治文化精英也是高度俄罗斯化,甚至不会说乌克兰语。作为一个拥有700年农耕历史的国家,乌克兰人曾经对商业、工业、行政、法律和教育相当陌生。

“我不是小俄罗斯”——尽管受到压制和同化,但乌克兰追求民族认同的精神之火已经若隐若现数百年,从未熄灭。乌克兰的近代史是一部农耕、血泪、被瓜分的历史。乌克兰的现代史是一部民族主义史。

但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和其他民族相比,就像“2002年的雪,比以前晚了一点”,但后劲十足,有时还很高。(文/段宇红)

这幅画表现的是基辅罗斯军队在作为“异教徒”的时代,攻打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与很多中国人的想法相反,俄罗斯几千年的政治发展,除了获得了几个与畜牧业有关的词汇外,并没有受到蒙古人太大的影响。“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一世想把信仰引入罗斯地区,考察了当时的几大宗教。他认为犹太教虽然好,但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伊斯兰教是好的,但是禁止喝酒,禁止吃大肉,俄罗斯人受不了;天主教规矩太严,受制于教皇。最终他选择了皈依东罗马东正教,那里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和教堂,有隆重华丽的仪式,人们分不清是天堂还是人间,要求他们服从最高的政教领袖——君主。此后,莫斯科大公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历代沙皇政府也经常自称是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拜占庭的政治和宗教模式给俄罗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