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目前华北等地区的“气荒”?

“最近家里暖气没问题,就是做饭气不够。”65438 2月7日,一位保定市民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大概是从10天前开始的。听说相关部门正在调气,不过好像要一个月才能好。

入冬以来,天然气价格暴涨,LNG(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至历史新高。华北等地区“气荒”现象此起彼伏,人们一直在问,中国的能源供应怎么了?

危机关头,中央有关部门重拳出击。在国家发改委组织各省召开警示会后,环保部近日紧急发文,提出“在供暖季,所有未完工项目或地方继续使用过去的燃煤供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目前政策效果初步显现,LNG市场开始小幅降温。行业机构数据显示,65438年2月6日全国LNG基准价为7191元/吨,下跌0.73%。

多部门重拳出击,天然气价格迎来拐点

65438年2月7日,一份来自环保部的紧急文件《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暖冬工作》在网上流传。新京报记者从业内证实了该文件的真实性。

文件提出,首要原则是保证人们冬季取暖,并提出在供暖季节,所有未完工的项目或地方将继续使用过去的燃煤供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此前,文件涉及的京津冀、河南、山东、陕西等城市都在今冬推进煤改气。

煤改气政策的突变,源于近期天然气市场的变化。

65438+2月1,LNG挂牌价创历史新高9400元/吨,竞买人为黑龙江大庆钟瑞燃气公司。公开数据显示,10月30日大庆钟瑞挂牌价暴涨11400元/吨。

据卓创资讯统计,自6月中旬11以来,全国多个地区陆续公布限气政策。缺气地区主要是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北方地区,天然气价格上涨约10%,部分地区上涨幅度达到15%。此外,华北地区LNG价格一直在8000元/吨以上,涨幅超过60%,个别厂家报价高达9400元/吨,创历史新高。在公开媒体报道中,“气荒”一词频繁出现。

回顾近几年,“气荒”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就在2016年,受严寒天气影响,北京用气量大幅上涨,出现了短暂的“气荒”,但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然而,这一次,“气荒”是真的。

10月底,165438+河北省决定启动全省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机制,165438+自10月28日零时起进入全省天然气供应ⅱ级预警状态(橙色预警)。橙色预警为严重紧张预警,河北省供需缺口达10%-20%,对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影响较大。

正是在天然气供应紧张的背景下,环保部出台了上述文件。事实上,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最近对气荒问题比较关注。日前,各地发改委密集召开价格警示会,试图稳定天然气市场。

例如,官方网站,山西政府,宣布省价格监督管理局最近举行了一次关于液化天然气价格的法律法规的警示会议。会议提醒和警示各企业及相关社会组织依法诚信经营,加强价格自律,提出了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得达成垄断协议等“六个严禁”。

随着多部门重拳出击,LNG价格开始回落。卓创数据显示,在65438+2月0日触及7236元/吨高位后,LNG价格开始小幅回落。65438+2月6日,全国LNG基准价跌至7191元/吨。

煤改气突增

这种气荒和国家政策的背后,是短期内国内天然气供应的较大缺口。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超过2300亿立方米,增量超过3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这一增量和增速相当于前五年年均增幅的两倍多,刷新了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消费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三大石油公司上报的数据,今年全国天然气短缺总量将超过113亿立方米,2021年将超过300亿立方米。届时,高峰时段日用气缺口可能达到2亿立方米。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广斌认为,此次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天然气市场资源供不应求。供大于求的主要矛盾是天然气上游供应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当然,目前国内天然气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恶性竞争、垄断经营时有发生。不排除各利益方博弈导致的天然气供应短缺。

对于这个差距,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中石油早有预料。

中石油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冬明春对北京和河北的计划供应量分别为1.21.6亿立方米和50.2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3.4 %和57.9%。对河北省供应较去年增加654.38+0.84亿立方米,主要用于锅炉煤改气、村村通改造和石家庄热电九期投产。对河北的天然气增量占京津冀地区总资源增量的55.2%。

不过,“煤改气”的快速推进还是超出了预期。

“计划中的煤制气基本上可以用天然气来保证。让人措手不及的是突然增加的煤改气。”中石油在发给记者的一份材料中称,今年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年,各地加大了“煤改气”力度,提高了清洁能源地位。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都制定了煤改气的量化目标,地方政府煤改气的数量早已超过量化目标。

2017年河北省下达的煤改气计划是1.8万户居民煤改气,4500吨锅炉煤改气。但实际情况是,预计260万户煤改气,锅炉改造11700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指出,“煤改气”的主要立足点是减少环境污染,是治理雾霾、清洁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煤改气”的大方向是对的,但目前天然气短缺是目前必须攻克的难题。

工业用户和住宅用户“不负众望”

除了煤改气的爆棚,其他工业用户对天然气的胃口也在快速上升,比如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今年的同比消费量已经超过了过去三年增量的总和,出现了工业用户与居民用户竞争的现象。

公开资料显示,天然气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城市燃气、发电、化工和工况企业。根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城镇燃气行业增长13%,发电行业增长28%,化肥行业增长25%,工矿企业增长21%。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超过2300亿立方米,增量超过3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这一增量和增幅相当于前五年年均增幅的两倍多,刷新了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

气荒暴露了储运设施(主要是管道和储气库)建设的短板。目前,我国地下储气库有效工作气量不足60亿立方米,仅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左右,而在一些天然气使用大国,这一比例一般在12%以上,如美国为16.8%,俄罗斯为15.8%,德国为27%,法国接近30%。

许多气田已经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

天然气价格纷纷上涨,以至于被称为气荒。保利协鑫油气集团董事长余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宏观经济企稳、气价低迷、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北方清洁供暖、政策集中等因素。天然气消费明显回暖,入冬以来增速较快,导致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高于天然气供应增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因此,要保持天然气市场的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供应。

卓创资讯分析师冯海成也认为,“在天然气消费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为了市场平衡和稳定,增加供应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中石油在发给新京报记者的一份材料中称,目前,其储存量和LNG储存量已经达到警戒线。为确保管网安全运行,保障辖区居民用气,中石油采取了多项措施。

目前,许多气田也已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65438年2月3日,青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攀升至18.7亿立方米。涩北、东平、马咸三个气田比去年同期提前10天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

液化天然气市场成为焦点。

在产能加速释放的同时,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已经在加速。

据记者从业内人士和油气企业了解,气价大幅上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南方省份供暖需求远不如北方地区,因此其市场相对稳定。

拥有涪陵页岩气等大型气源基地的中石化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正积极与其他企业协调,加快管道互联互通,采取资源互换、运输等多种手段解决区域内供需矛盾。

金联创分析师左晨表示,“目前南北价差拉大,南气已经到了河南、安徽、鲁南。长期来看可能会遏制北方的价格,后期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落。但考虑到整体供需依然偏紧,整体降幅不会太大。”

海外LNG的收购也进入了公众视野。

中石油表示,一方面正派出多个业务团队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可靠的LNG现货资源,另一方面正积极与资源国沟通,规避供应减少、供应暂停、无需下载等不确定风险。

“中国高度重视天然气供应保障,在增加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多元化进口海外天然气资源,”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2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由于国内油气体制的限制,民营企业也以海外为扩张目标。

保利协鑫油气集团董事长于表示,其东非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油气项目基本设计已经完成,预计2018年具备全面开工条件。“最近,由于天然气价格飙升,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项目长期销售协议的谈判进展顺利,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持续蔓延的严重“气荒”引起了相关部门和市场的广泛关注。165438+10月中旬以来,国内多个地区陆续公布限气政策,华北地区LNG价格涨幅超过60%。65438+2月1,LNG挂牌价创历史新高9400元/吨。

“气荒”及其带来的价格上涨也给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带来了新的课题和任务。这次气荒的原因是什么?谁能从中受益,谁将遭受最大的负面影响?未来天然气供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样的气荒?

气荒源于供需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天然气/LNG的主要供应渠道有哪些?近几年的供需结构是怎样的?

刘广斌:国内天然气主要有两个供应渠道:一个是国内自产,另一个是国外进口。2065438年6月至2007年10月,我国天然气产量1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天然气进口722亿立方米,增长27.5%;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增长18.7%。天然气供应方面,2017整体涨幅明显。

即便如此,面对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冬季供暖季的到来,国内天然气市场明显供不应求。中石油预计,整个冬季采暖期,北方资源供应缺口约48亿立方米。

于:目前,我国天然气的主要供应渠道分为国产气和进口气。国产气逐步形成常规和非常规多元供应局面,进口气形成管道气和LNG多渠道供应格局,资源进口国超过10个。近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进口气的比例逐渐增加。

供需结构方面,2006年中国开始进口LNG,2009年底进口中亚管道气,2013年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标志着西北、西南进口天然气管道和海上LNG进口通道初步形成。整体来看,国内天然气供应以管道气为主。

今年的气荒,某种程度上是这种供需结构的必然结果吗?

刘广斌:目前国内没有新的进口管道投产,LNG接收站数量也不多。天然气资源开采的短期增长潜力有限。此外,储气和调峰设施建设不足,管网连通程度和建设规模较小,天然气市场出现供应缺口在所难免。

于:随着中国清洁能源政策的大力实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内天然气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已经到来。我们预计,2020年后,天然气的供应将逐渐超过需求。

下游终端用户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气荒”在华北地区尤为严重。华北天然气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有哪些?

于:在华北的天然气市场上,主要的供应商主要是三桶油。除了三桶油,还有很多二线企业,比如京能、北京燃气、新奥。目前国家正在力推基础设施(LNG接收站和长输管网)进入第三方。为了弥补缺乏上游资源的先天劣势,第二梯队企业积极参与三桶油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基建领域抢滩。

刘广斌:冬季天然气供暖的主要区域是华北地区,主要气源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其中中石油的西气东输和陕京系统是主要气源。

气价上涨,哪类企业因气荒受益,哪类企业受负面影响更大?

刘广斌:年内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上游各供应商的增产增效,同时天然气的浮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些企业的利润。对于下游终端来说,首先,涨价导致成本上升;此外,冬季采暖用气高峰期,部分地区工商业领域限制用气,天然气供应不足。

于:随着气价的上涨,我们认为,由于供需紧张的局面,供应商将受益于气荒,而下游终端用户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气价上涨过快,甚至有可能出现以气代煤、以电代气的情况。

作为国内大型能源企业,GCL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于:最近,由于天然气价格飙升,GCL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项目长期销售协议的谈判进展顺利,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HOA。但这是一把双刃剑,GCL国内天然气电厂的成本压力会上升。

加快储气和调峰设施建设

如何在短期内解决最近的气荒问题?

刘广斌:近期要加快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建设进度,尽快投产。此外,还将促进天然气管网的互联互通,合理配置北、南、东天然气资源。再者,应尽快解决中亚天然气供应有限的问题,保证这一主通道的供气。

于:从短期来看,政府可以用综合政策来解决供应短缺问题。一是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设计合适的市场激励机制,提高供给侧积极性;第二,从治理雾霾的角度,加大对“煤改气”的补贴,必要时牺牲一定程度的工业用气来满足居民需求。

中长期如何解决气荒问题?

于:从中长期来看,建议加大油气行业改革力度,加大储备设施和管道建设力度,加快第三方行业准入机制,确保参与国能源安全。关于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建议坚持“放开两头,控制中间”的改革路线,让市场主体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公平定价,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有利于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

刘广斌:今后,我们应该积极加快储气和调峰设施的建设。储气库特别是战略储气库的建设应尽快提上日程。在天然气主要消费地区,特别是季节性峰谷差较大的北方采暖地区,应尽快完善天然气储气站建设。此外,我们将积极推进天然气市场机制改革,完善包括定价机制和管道运输系统在内的天然气市场机制。

南方还是暖和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