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科书只提到南宋,为什么不提中亚的西辽?
很多人可能对西辽并不熟悉。其实对于契丹人来说,西辽就是他们的“南宋”。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就是他们的赵构!
当时,金军在完颜阿骨打洪雁的率领下攻占辽国首都后,辽国皇帝天佐不得不带领辽国的残余部队逃往蒙古高原。
此时,镇守幽州的皇叔叶绿春听到天祚帝逃离京城的消息,便散布天祚帝已死的谣言。然后在属下叶吕大世的支持下,趁机在幽州另设中央,建立了北辽。耶律淳自称天玺皇帝,任命耶律诗为负责镇守的武将。
然而,这个北辽政府在北方面临徐进的威胁,在西方面临天佐皇帝的威胁。面对南方大宋的威胁,可以说是风雨飘摇;关键时刻,不久叶绿春又突然驾崩,导致北辽解体。叶也在与金军的战斗中被俘,后逃到天佐皇帝那里。
当耶乐士带领百姓在蒙古高原上与天佐皇帝会师时,大家对未来的战略意见不一。以天佐帝为首的人认为,我们必须反击,收复家园,归还河山。
总之,辽国人民在金国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我们应该拯救他们。总之,徐金国虽然强大,但是他们的统治是残酷的,所以只要我们回去,广大的契丹人一定会支持我们,我们一定能拿下黄龙!
但是,其他人,比如耶律大石,都认为天上的神在说梦话。因为,当时辽国疆域的五大板块中,女真、渤海、契丹本部和幽云地区已经完全脱离了辽国的控制。此时辽只控制蒙古高原。
问题是蒙古高原地区一直作为藩属国纳入辽朝版图。现在大辽帝国的砖都塌了,大辽皇帝还能拿什么控制蒙古高原?且不说怎么做才能让蒙古高原的利益集团支持他们复兴?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时天佐皇帝与耶律诗之间的战略分歧与赵构和宗泽之间的战略分歧是一样的。
北宋灭亡后,宗泽等鹰派不断要求赵构坐镇汴梁,收复北方故土。总之,宋国人在晋国的统治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应该拯救他们。
总之,晋国虽然强大,但是他们的统治是残酷的,所以只要我们回去,宋朝绝大多数人肯定是支持我们直捣黄龙的!
然而,赵构认为这是痴人说梦;因为在北宋灭亡后的两三年里,大宋帝国连一支十万的正规军都出不来;就算是5万人的正规军也出不来。都是一群所谓的政府军,叛军,土匪。
在这种情况下,赵构一再要求向南方撤退。总之,胆敢北上者,杀无赦!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确实和赵构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耶律大石也忘了收复契丹故土,而是退到西方去过小日子;赵构也忘了收复中原,去南方过小日子。
从积极意义上来说,他们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兴的大师;因为耶律大石在辽朝帝国大厦即将陷落的时候,带领了很多人从西边撤退,使得辽朝又延续了一百年。在宋朝即将崩溃的夏天,赵构率军南下,使宋朝又延续了一百年。
问题是,在相反的意义上,它们都可以被称为。暖风让游人醉,让苏州变洲。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只是耶乐士一路向西逃,而赵构一路向南逃。
其实如果说契丹民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民族。人们说起辽国西部,一定会骂耶律大石。总之,就是这个畏敌如虎的人,让辽国永远失去了收复故土的机会。
当然,也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这个所谓的“威震中亚”西辽其实很水。因为本质上这个西辽政权是一个和平一隅的小地方政权,也是一个远离中国传统统治区域的地方政权,自然不值得写进历史教科书。
同时,西辽与中原的交流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也导致了中原史书中几乎没有关于西辽帝国的记载。此外,徐进取代辽国后,一直视自己为新月,所以也有意无意的模糊了西辽的存在,这也使得西辽的存在更加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