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时代的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了解封建制度建立的重要一课。课本第六课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变化。但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这才使得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繁荣昌盛,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教科书的内容: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有田地,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的地主阶级产生。为了赢得政治经济利益,他们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以商鞅为代表的变法运动在各国建立了封建制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都江堰水利工程,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分析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故事讲解、分析、比较和小组讨论,使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流程和方法:
利用课件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到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分析、归纳、比较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鼓励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认识到改革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白改革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勇于投身改革的人是被后人敬仰的。
三维目标:
改变过去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局面,教会学生运用历史规律和方法指导学习,向社会学习;
变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只学习历史知识的局面,注重让学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来指导自己的发展,从中学习做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讲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这也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效果最为显著,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这节课的难点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教学目标没有要求。因此,教科书只解释了地主阶级的统治,而没有解释奴隶主和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就形成了。这种历史变迁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应该为学生整理出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
三、学习情境分析:
1.有利因素:
这一课是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好学,愿意主动学习,潜力无限,发展空间巨大。
2.缺点:
他们学习中学历史课程时间较短,认知活动意识较差。他们的认知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尚未形成相对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看问题时往往注重表象而忽略本质。
第四,教学方法:
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出发,多从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素材入手,一步步深入,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主要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和演示教学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七年级学生积累的历史知识相对较少。为了掌握更多抽象的历史概念,需要运用浅层机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可以采用的主要学习方法有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和角色扮演法。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在最后一节课回忆战国吞并战争的基本情况,要求学生简要讲述三次战争(特别是长平战争)。疑惑:秦国为什么能一统天下?引出本课的要点。由于秦国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了相应的政治变革,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一重要变化是如何开始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教授新的课程
一是给学生一个学习线索,建立知识框架,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的放矢;线索注重知识的联系,为知识的延伸做铺垫。
描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科书将牛耕和都江堰列为标题。学生不理解这两个概念的范畴,要教育他们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表现。
第一,铁和牛耕的广泛应用。
通过图片展示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让学生感受到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次具体表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们可以用分析、比较、数据描述等形式来说明铁相对于石器和青铜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当讲述牛耕的优越性时,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动物的力量和人类的力量来理解。用材料证明牛耕当时的应用。
二,都江堰的建设及其作用
七年级学生学习时有一个特点。他们仅仅靠听和看是不能完全理解教学内容的,需要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说到生产力进步的又一表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我们就可以实践这一点。让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课件演示的主题。
启发学生思考都江堰的历史作用,有利于商鞅变法的描述。
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帮助学生了解都江堰工程的原理和现状。用后人的话来评价李冰,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了解都江堰的双重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了解李冰父子的历史贡献,以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和教育学生。
回答本课开始时留下的问题。关注秦国强盛的关键因素:商鞅变法。
第三,商鞅变法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各国改革的原因。因为教材太简单,学生理解不了,老师给个脉络,得到改革的理由。指出商鞅在秦的改革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
变法背景可以安排学生讲“以树为信”的故事,简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教学。安排学生扮演角色,让学生感受到变法有很多障碍,变法的最大目的是“方便国家”。
把这节课的关键知识点列成一个框架,包括改革的原因,内容,作用。使学生快速形成知识体系。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通过图文并茂、分析说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通过归纳得出改革的历史作用。完成知识目标。
第四,封建制度的建立
讲这部分的时候,先给出发展脉络。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最后描述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形成,因为之前已经介绍了相关法律的概念,相对容易让学生理解,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3.思维拓展
指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的成败,并进行班级辩论。完成能力和方法目标。
给出正确的评价和分析:
从“对国家”和“对个人”两个方面启发诱导学生。教育学生评价一项改革成败的标准是改革的目的是否达到(是否适应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向学生指出,商鞅(个人)虽然死了,但变法是成功的。因为改革后,秦国(集体)国富了,兵强了。
说明保守贵族的反对和商鞅的处死是由保守势力的疯狂和统治者的昏庸造成的。教育学生的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克服困难,实现目标需要一点勇气和毅力。
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的启示,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巩固总结
利用板书进行复习和总结,强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让学生最终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我的讲座内容,谢谢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