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武将的画像都是怀孕的,所以可以出征?
答:说起历朝历代生动记录古战场英雄魅力的画像,往往让很多当代“军迷”甚至尖叫的就是画像中的名将,也就是几乎清一色的“大肚子”形象。
无论汉、唐、宋、明各种“英雄图”、“名将图”,都说清朝乾隆年间的“英雄画像”是生动的写照。与汉唐宋元明相比,清代宫廷画家在绘画技法上更加细致,捕捉人物造型动作。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战场英雄,既有严肃的态度,也有“撑弓”“持刀”等动态场景。但是“大肚腩”的样子几乎是千篇一律的。
大家真的都这么大吗?一个直接原因其实就是“创作角度”的问题。作为《英雄地图》的官方收藏,仪态端庄是最重要的要求。所以画家在画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正面像或者四分之三侧面像。画家重点关注的不是英雄的“好身材”,而是英雄的外貌和盔甲、装备的形态。当然,英雄们的着装要正式,要么戴上鲜艳的头盔,要么穿上官服,再好的身材也被“遮住”就算一个英雄真的有“八块腹肌”,也是百分百不可能展示出来的。
历代官方的“名将画像”可能技术风格不同,但对硬杠的要求古往今来都是一致的。自然会出现各种姿势不一的“大肚子”明星形象。
“大腹便便的名人”形象的流行也是由于另一件“大事”:明清时期中国繁荣的“畅销插图”产业。
明代中期以来,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曾经只是“非主流”的“畅销”行业成为城市的热门行业。尤其是随着《三国演义》、《杨家将》等“战争题材”畅销书的热卖。“书插画”也是紧随其后的人气。想要经营明清书籍,仅仅依靠“好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很好的插图搭配,才能让书籍更受欢迎,吸引大量的市场读者。那时候的书店老板都是“诚而巧,表而妙。”不惜花很多钱去找一个“好画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图片插画行业也异军突起:当时书籍插画主要以印刷品的形式印刷。明代中期,中国的版画技术也高速发展,版画篆刻也“工业化”了。比如徽州黄家,是明清时期著名的雕刻世家。从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其家族中的雕刻师多达300人。这种高水平的雕版也使得明代版画效果精美,生产率高,令利玛窦等传教士惊叹不已。
而且,过去“不屑”插画创作的著名画家,也从明中叶开始投身插画版画。丁、陈洪绶等明代著名画家也是“插画家”。他们创作“武将图鉴”时,所依据的参照物大多是官方的“英雄画像”。
于是,在《三国演义》、《杨家将》等明代军事畅销书中,一个原官方《英雄图》中的“大肚”武将形象跃然纸上,成为畅销书中生动的插画形象。然后借助古代“畅销书”强大的传播力,迅速在“野史迷”中传播开来。即使明代版画发达,明清时期画人物的“叶子戏”也风靡一时。当然,“叶紫·Xi”牌上的“大肚将军”在“玩家”中根深蒂固。
不过,比起这种“高于生活”的艺术夸张,没有一个靠谱的“大肚子”恐怕真的很难成为古代的武将。因为它不同于现代美学中的“肌肉男”形象。在古代战场上,“腰大腰圆”是武将的“准入标准”。
「大腰」到底有多重要?可以先看看古甲。比如宋代普通步兵的铠甲重量高达29.8公斤。弓弩手的盔甲也有27公斤重。明清时期,由于棉甲的流行,铠甲的重量大大下降。但也有20斤重。武将往往内穿锁子甲,外穿棉甲,总重量往往达到30斤。没有强壮的身体,别说冲锋,就穿不了盔甲。
而且古代战争虽然大部分时间以冷兵器为主,但绝不是“武侠片”中“单打独斗”的场面。最重要的是“安排”和“安排”。尤其是宋代以来,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军队“阵法”的精度和战术配合,实际上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想在战场上取胜,武侠小说里的“神功”是没用的。关键在于陆军士兵的默契战术配合和战斗精神以及关键时刻将军们的怒击。
比如宋金战争时期著名的“郾城之战”,面对金军的重甲“铁富图”,岳家军多次与之较量,多次“互有重围”,“交战数十次”以分出胜负。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拥有“执弓三百斤”实力的岳飞元帅亲自带着40名精锐骑手发起奇袭,将八金军大将阿里多劈成两半,然后在八金军战线上横冲直撞,最终彻底击溃敌军,杀死八金军主帅金兀术,并发出一声痛嚎:“海上所有将士都以此取胜,这下完了!”
如此激烈的战斗是对士兵体力的残酷考验。所以对于需要反复冲锋的士兵,在挑选士兵的时候,往往要做到“琵琶腿车轴”(肩宽腰细)。而对于需要在关键时刻给敌人致命一击的武将来说,更需要“以一劲降十会”,以强大的力量突破敌人的防御。就像“盐城之战”中愤然出击的大英雄岳飞。
所以历朝历代在选拔武将时,“绝对权力”是第一要求。比如明清武学考试,重点科目就是考实力。要拉八到十二力的硬弓,举一把八十到一百二十斤的大刀。大英雄郑成功麾下的精锐“铁人军”,每一个被选中的战士,都要扶着石墩,在校场里绕上饶走一圈。你要的是硬核的力量。只有“强到输钱”的勇士才能达标。
所以,不难理解,在古代名将的画像中,都有“强壮”的形象。这既是古代军事的要求,也是古代文化的缩影。“将军的肚子不大”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切口,让我们看到了战场内外是多么的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