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存在哪些问题?
(一)整体至上,“克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传统的伦理结构中,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兴天下人之利”(墨子经典)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坚持这个原则来规范人的行为,遵守这个原则,就是“仁人志士”的体现。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作家一直在倡导这种人生境界。子曰:“自杀则成人,不存则害人”(《论语·永业》)。孟子曰:“命是我所欲;义,我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孟子·滕文公》)。范仲淹主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远则江湖,近则忧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杜甫感叹“宽敞楼千万间,天下贫者皆乐,风雨不动”(《茅屋秋风破歌》);林则徐明志说“为国生死难,因祸得福难避”...这些观点和主张都坚持以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为先,在个人与他人、社会与群体的关系中“以义为先,以利为先”的原则。在考虑个人利益时,不应违背道德原则,不应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所谓“义而后取”,“不义而富而贵,如云随我”(《论语·雍也》)。
(二)仁义的人际和谐原则。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提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努力营造和谐友好的温和氛围。孔子把“仁”作为其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他把“仁”和“爱”联系在一起,把“爱”作为“仁”的根本要求。主张“欲立而立,欲成而为仁”,“布施于人,可说为仁”(《论语》)。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从自己的欲望、情感、意志、兴趣等个人感受出发,设身处地,增进理解,互相体谅照顾,互相提供方便,特别是对有需要的人给予帮助和救济。墨子从人与人之间单纯尊重的功利原则出发,提出了“相亲相爱,互惠互利”的伦理原则。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都是由“损人利己”的自私思想,即“不爱对方”引起的,受困者要“爱己者爱身”,爱与被爱是相互联系的。“爱人者必爱人,益人者必益人”(墨子《爱众》)。这种人际间的爱,不仅表现在心理上的同情和关心,还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互惠互利,使人得到实际利益。墨家通过“合爱”和“互利”,突破了儒家“爱有等差”的等级观念,主张爱与利并重的普遍性。力争使之“广为世界所用”、“广为世界所传播”。
(3)“自强不息”的蓬勃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
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变迁孕育了中国人的人格精神,这种人格精神表现在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生的方面:一是“自强不息”,二是“厚德载物”。在易经首先提出了“刚健”的理论,即“刚健而不困,其意不困而穷”,“刚健,君子自强不息”(《易经·大象传》),“刚健”表现为生活的主动、主动、不屈的品格,奋斗的精神和“刚健自强”,“尊德载物”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所孕育的人文情怀,也是实现刚健自强的现实途径。《易经·项传》中指出“地势广阔,君子以德载物”。主张君子要像大地一样旷达,孕育、包容、容纳万物,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圣人。这种优秀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愉悦的心情包容他人,善待他人,善待生活,从利益的角度看待一切,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对人类和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二是以谦虚的态度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种诚实的态度促使人们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四)修身律己,践行道德修养原则。
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特有的伦理文化,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和继承的精神遗产也是最丰富的。
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有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儒家学派在这方面的思想资料最为系统。儒家学派为人们构建了“三纲八目”的修养体系,“大学之道为显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明确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显德者,先治其国,欲治之。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欲诚其意者,欲诚其意者,先知其所知。”(《礼记·大学》)这里的“修身八目”详细规划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八个阶段,他们认为道德修养是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基础,“从皇帝到庶人,
儒家不仅总结了道德修养的完整体系,而且肯定了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为了指导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出了“立志”、“学习”、“克己”、“自省”、“修行”、“慎独”等许多具体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他们特别重视“地位”的培养意义,认为“决心”是做人的开始,是做人的基础。“三等可得帅,匹夫不可得志”(《论语·子涵》),“志”的核心是“志于道”,即志存高远“听道而死于夕”,“士之志于道,耻于其不良衣食者不议”(《论语·李仁》)。“克己”是指为了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须克制自己的私欲和主观偏见,使自己的心理感受和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学”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经典中,“学”主要是对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的学习和理解。《论语》开篇的话,是孔子对道德学习的感悟。“时不时地学习并不愉快。”孔子把道德学习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阶段,即“学、问、思、辨、持之以恒”(。既要学习经典,也要学习先进的道德典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不见贤也自省”(《论语·学》)。“自省”就是不断反省自己,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并立即发现和改正。曾参说:“我一日三救,对人不忠。”交朋友不相信?学不会吗?“(同上)。明代学者王阳明总结出“察治”的修善方法,丰富和发展了曾参的“内省”。他主张每个人在闲暇之余,都要经常仔细检查自己的好物、货物等私欲,并根据圣贤的道德理论,严厉批判,消灭之。”如果你去找小偷,不要给他出路,不要给他方便,一定要扫掉”;再比如猫抓老鼠。如果你用一只眼睛死死盯着它,一定要彻底消灭它。只有你宏大了,你才会迅捷(《传记,第二部》)“慎独”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道德修养要达到的崇高境界。《礼记》中指出:“君子慎而不挡其所行,恐乎闻所未闻。不见其藏,不露其露,故君子慎之。“这意味着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坚持他的道德信仰,对自己的言行保持谨慎,即使在独自一人和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要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可以在一个没有人知道或者关注的地方得到更好的体现,所以我们必须自觉积极地维护自己的道德信仰。“慎独”的方法和境界是一个人言行一致的体现,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