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有哪些饮食习惯?
重视主食胜过副食。主食以面条和小米为主,素有“一面吃万种”之称。一顿饭不要数菜。
一般味道咸中带酸,醋是山西人常用的调料。山西人爱吃面的饮食习惯被夸大了。每一餐都有悠久的历史,不缺面,不缺面包。这是在自然条件、历史渊源、攻击力量的背景下形成的。山西有各种粮食作物,有几十个品种。中北部盛产高粱、小米(太原北部的小米比较粘)、高粱、莜麦、荞麦、大米、豆类(包括豌豆、黑豆、绿豆、黄豆、红小豆、豇豆、茶豆、扁豆、蚕豆)、玉米和米沙。南方盛产小麦、玉米、小米和大米。这些谷物品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通过农妇的聪明才智,可以做出成千上万种面食。各种形状的面食美味诱人。很多农民,一日三餐都是以面食为主,或粗或细,或干或汤,粗中有细,粗中有细,精中有面,烹饪技艺非常丰富。就是盛产小米地区的农民,把大米当粥或饭,也拌在拌汤、面汤等面食里。汤面里加油,或者加葱花,或者加香椿嫩芽。这种简单的食物既能满足人们的食欲,又有黄土高原浓厚的农民气息,让人享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在晋中平川一带,农民的午饭几乎都是面食,比如面、面,挑或拉、擀或压、刷或擦,各有特色。面条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拉出来的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软有硬。真的让人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面食王国。各种面食,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浇头和调味品,让人觉得吃山西面食真的是一种美的享受。生活条件好的人注意一个月内吃面食;普通农民吃杂面(高粱面掺白面、豆面、玉米面,或高粱面掺榆树皮面都叫“杂面”),每天变换花样。北方地区的黄麦饼、莜面,南方地区的白面小笼包,无论是形状还是味道都各有特色。当然,山西四大名面拉面,挑尖,刀拨面,刀小面,都是人们所欣赏的。其中,挑尖的普及率最高,尤其是晋中平川,几乎每个农妇都能单手挑尖。杂面可以挑粗细长短一致的;白面挑尖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厚的是空心软的,薄的是光滑滑的。在拉面中,农妇以“小拉面”著称,可以画成宽窄、圆扁、粗细甚至三角形等各种形状。就是这样一个单一的面食(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旧社会),在勤劳智慧的农妇手里变得如此多姿多彩!通过煮、蒸、炸、烤等手段,把繁琐的家务劳动变成了诗意的劳动,或者说诗意的劳动,让你发自内心地赞叹:这些黄土坡上的大妈们!
山西人长期喜欢喝汤、吃米饭。除了山西南部的一些地方,大部分都是这样生活的。长治地区的居民到目前为止在小区里遇到彼此,他们首先会问:“你喝酒了吗?”山西大部分地区多年来一直干燥多风。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丝不挂。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八瓣”的辛苦,很少有喝水喝茶的条件,吃饭都是靠汤。而且山西人以前吃菜很少,都是盐和醋,口味明显偏,生理上需要大量水分,形成了喜欢喝汤的习俗。在山西居民的日常食谱中,汤和米饭的种类最多,吃法也最讲究。低档的能满足人的胃口,中档的能招待普通客人,高档的是高档宴席中最好的汤。比如晋中地区的三合一面尖,三合一面抿蝌蚪,什锦空心汤,都是比较精致的汤饭。山西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先喝汤,一辈子都不会受伤。”许多居民在吃干饭之前喝汤和米饭是一种“饮食规范”。这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是非常合理的。吃包子、糕点等干粮,一般人都要煮米汤或者做面汤,有条件的家庭还要煮油茶等汤。吃完挂面喝面汤是山西居民最突出的饮食习惯。“喝原锅汤,融原锅菜”,据说是传统饮食的古训。很多农民代代相传,这个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如果你有机会拜访山西人,主妇一定会在你酒足饭饱之后,给你端来一碗面汤,请你过来用原汤融化原菜。这不是一个坏习惯,但也是相当科学的。爱吃盐和醋,也喜欢辣
山西民间爱吃盐醋的习惯,历史悠久,地域广泛。这与当地的水土特征、自然气候以及大多数人以杂粮为主的生活状况有直接关系。比如穷表用盐和醋调味;辛苦工作后,身体需要大量的盐。众所周知,山西民间的饭菜中大量使用醋。山西“水硬”,即碱性强,山西人以粗粮为主,如高粱、燕麦粉等不易消化,需要醋来中和,帮助消化。一个山西人,从能吃到死,至少要吃150 ~ 200斤醋。难怪外地人管山西人叫“老酰基”。山西人吃面、做馅、做菜都离不开醋。和解必须是醋色的,食物必须是醋香的。不然就不是好饭,吃起来也不香。只要看看普通农民餐桌上必备的醋器皿,瓶瓶罐罐碗,就知道醋在晋人膳食中的作用了。山区居民也有用腌酸菜汤代替醋的习惯。在旧中国,山区的人连盐和醋都买不起!掺有这种酸汤的食物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在山西广大的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一套制醋的经验,院子里有一两个制醋的大桶。高粱醋是平川地区酿造的,米醋、枣醋、柿子醋、沙棘醋是山区居民酿造的,各有各的独特风味。醋用于调和膳食或烹饪菜肴,营养价值高,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山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著名的醋,其中以“山西老陈醋”的味道最好,堪称好调料。
山西民间在日常膳食中用盐量也很大。以前很多农民都是用小盐拌饭,讲究“露咸”。民间有句话叫“咸而香,无盐不香”,民间有句话叫:“巧舌如簧离不开钱,五味调和离不开盐。”人们重视盐。和醋具一样,每个家庭餐桌上都配有盐具,方便食客随时调整餐点。山西民间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这也表现在配菜上。在普通农民的餐桌上,往往会有一两个咸菜或酸菜来佐餐。一个四五口人的家庭,一顿饭吃一两大块咸菜或者五六根腌黄瓜是常有的事。酸菜要全盆拌。作为“浇头”,有些地方甚至将其与米饭结合,这是一种特殊的饮食习俗。以前冬春季节没有新鲜蔬菜,没有保鲜的手段。所有的菜都配有泡菜和酸菜。很多地方都有“茶米靠饭吃,咸菜拖”的说法,反映了过去山西群众的艰难和无奈。各种咸菜、酸菜几乎是山西人常年的必需品。榆次、太谷、祁县等地的腌大头菜,平定的豆芽,定襄的老咸菜,长治的甜丝菜,太原的咸菜,临猗的腌玉瓜,都是有名的腌菜。20世纪50年代以后,小盐逐渐被湖盐和海盐取代,人们吃小盐的习惯开始改变。但山西人吃“重”食物的习惯至今没有太大改变。
除了盐和醋,当地居民对辣的需求也很可观。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大葱、韭菜、辣椒、大蒜、辣椒,甚至生姜视为必不可少的配菜和烹饪调味品。富裕家庭将白蒜和青椒腌制成咸菜佐餐,居民称之为“精品咸菜”。这也是亲朋好友的美味。中国中北部的居民有直接用大葱和大蒜吃饭的习惯。更常见的是把辣椒切碎,用盐和醋拌着吃。有些地方甚至每顿饭都离不开辣椒面,辣椒面是用盐拌着做配菜的。吃辣在山西南部很普遍,平遥、介休、灵石、汾阳等地居民在晋中地区。山西的麻辣食品中,质量最好的有晋城巴公大葱、应县小石口蒜、代县花椒、河津、临汾韭菜、平顺、蔚县花椒等。生姜一般都是外地进口的,民间的需求量也相当大。
商家“做一顿饭”,力求完美。
说到饮食习惯,就不得不提到晋商特有的“范庄”。晋商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从商贾变为商人,从封闭经营变为联合垄断经营,从纯粹的商人变为专门经营金融的银行,反映了封建后期经济演变的轨迹。透过这些衣食住行的活跃事件,我们可以窥见他们鲜明的传统习惯和文化特征。
晋商除了民间常见的饮食习惯外,还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尤其是大商人,每餐都讲究干湿结合,荤素搭配,主食以面食为主。熟(包括烤、烘)、蒸、煮、炸的面食,从造型到图案乃至风味,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太谷县的曹家,祁县的屈家,平遥县的乔家,雷家等大商人,每顿饭都像是在摆酒席,一桌饭要几十两银子是常有的事。就连早晚两餐的配菜也要选择正宗的知名品牌;酸、辣、咸、甜要求风味纯正独特;选用山珍海味;“八寒八热”随时间变化。厨师要聘请当地名师,包括主厨、二厨,有明确的分工如肉案、面案、菜案,还有专门炒勺、上菜(即捧座)、倒酒、捧痰盂、递毛巾、送漱口水等。,精致程度不亚于官家。难怪民间有“富人家一顿饭,穷人家半年饭”的说法。太谷也有“上有天堂府,下有‘出入五’(太谷北一村曹氏总商组织,位于本县)”的说法,意思是“出入五”的吃喝可以媲美天上神仙的生活。曹石家有600多名炊事员,他们迎合美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商家,专门采购全国各地名酒名菜的也有100多人,还不包括准备兼职的。川广名菜,东北人参,津沪海鲜,各地美食一应俱全。餐桌上经常有熊掌、鹿筋、猴头菇、燕窝、莲子、百合等高档营养菜肴,还有各种传统面食,“范庄”的水平可想而知。这些挥霍既反映了他们对理财的骄傲,也反映了他们在封建经济和外国资本势力的强大压力下,在商海斗争中的逆反补偿心态。
家乡的饮食体系,独特的风俗。
古人通常一天有两餐,即晨食(又称食)和食(又称食),这与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动制度和当时食物来源的缺乏是相适应的。这种食物系统在山西的许多地区都保持着。但由于地域和季节不同,也有差异。北方居民历来遵循“夏秋三餐,冬春两餐”的传统饮食制度。《山西通志》有“冬春取食,一日两餐”的记载,讲的就是这种饮食制度。只有夏秋两季,因为农忙,才改成三餐。在山西南部和山西东南部的一些地方,民间有一天吃四五顿饭的习惯。农忙时节,很多农村习惯把饭送到地里,或者在地里休息时拿干粮吃,民间俗称“掐”。农村居民也有天气暖和的时候带饭上街聚会的习惯。这种习俗的形成,大概与农村信息长期闭塞,农民文化生活单调有关。村民们利用吃饭的机会聚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家常,有的互相交流种植养殖经验,有的则传播时事新闻。在寒冷的季节,农民在腿上的炕上吃饭,长辈在中间,孩子坐在两边,媳妇坐在旁边,方便盛米加菜。在餐厅里,如果你把筷子横放在碗里,就表示你吃饱了;放在桌子上或者拿在手里,说明你需要多加米饭。主妇问:“够不够?”或者“你还想吃吗?”而不是问“你想要吗?”回答“再来半碗”、“再来一点”,或者“我吃饱了”、“我吃完了”,但是又不敢回答“我吃饱了”或者“我不吃了”。在书香门第吃饭是另一番景象: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三餐都是黯然失色,不允许在街上吃东西,全家围坐在一起,孩子们井然有序,男女有别,各就其位,不允许违反法律。吃饭时,严格遵守“食而不语”的古训,不要把米饭和面条扔在桌子上。大甲,巨商,主仆界限严格,用餐是另一个规矩。男主人和女主人分开吃饭,一般不与他人合餐。男仆端上盘子和碗,女仆侍候。先酒后菜,先荤后素,先咸后甜,餐后喝汤,先上什么,甚至菜的位置都有规定。仆人、仆人另起锅灶,多吃粗茶淡饭,或蹲着吃,或席地而食。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居民的饮食体系都发生了变化。日食期间吃三餐已经成为惯例,一家人围着桌子一起吃饭也越来越普遍。大多数农村居民仍然有在夏天和秋天用碗在街上吃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