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无哀乐”的主要观点和历史地位。

回答:季康子叔夜,现安徽省苏县人。魏末著名的钢琴家、音乐理论家、文学家。他的《声无哀乐》是一部思辨性很强的美学论著,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当今音乐美学的研究领域中,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嵇康分析了音乐的“名”与“实”,明确指出“声当以善恶为主导,故无哀乐之事;悲喜之后应该是情感,而不是声音。名字没了,但还看得见。这意味着声音本身有其自然属性,与人的悲喜无关。所谓哀乐,就是人的内心感受是先感受到的,听完音乐后再表达出来。至于感情之所以产生哀乐,与声音本身无关。声音既没有哀乐的“实”,也没有哀乐的“名”。嵇康认为音乐可以表达悲与喜,但不能产生悲与喜,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用他的话说,“心和音是两回事。"嵇康也指出:"夫哀之心藏于内,遇和则体悟。和谐没有形象,但他的哀心有主。因为没有形象的和谐,他体会到的只有悲伤。"嵇康承认,声学及其运动方式能使人"静"、"散",但音乐的审美活动是主客体,声与心是特殊规律。嵇康承认音乐能引起人的情感“急躁”,但同时又否认声音表达的是悲伤和音乐。他坚持声音的独立存在,也看到了音乐审美的特殊规律。嵇康还指出音乐美的本质是“和”,平和是他音乐审美情感的核心。他指出“音乐变得更为众多,也与和声相同。”声音有一种自然的和谐,却不与人情捆绑。和音是石头做的,和音是管弦做的。"嵇康认为,音乐形式表现的手段是和谐统一,但音乐的"自然之和"与人的感受无关,音声之"和"并不排斥用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听觉感知的特殊特性来解释"和"的本质。和声既是声音的自然属性,也是声音自身的运动形式。通过音乐美学的特殊规律,可以看出嵇康的“声无哀乐”与“自然和谐”并不矛盾。其中所反映的音乐美学思想,理论上从来没有讨论过。他大胆反对完全忽视汉代以来音乐的艺术功能,把音乐简单等同于政治观点,主张摆脱“礼、乐、刑”的官方音乐思想。“声无哀乐”的美学思想代表了魏晋时期,传统的封建政治功利、实用的美学态度转向崇尚个性、崇尚自然,要求尊重艺术本身的独特规律,在当今中国的音乐美学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