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器在人类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星堆的金器应用有多先进?
说起来,可能是因为我们和青铜组的大同事比起来太小了,占据了观众的记忆,以至于大家都留言说?你做青铜面具怎么样?没人关心我们的感受吗?
于是我们决定说说三星堆文化辉煌的黄金历史,让大家更了解我们,更爱我们。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推测,几千年前,窝堆和金沙是商代南方黄金制品集中的地区。当时,希普人已经掌握了黄金开采技术和天然黄金冶炼技术。
老实告诉你,我们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纯金,大部分是金银二元合金,但含金量一般在85%左右,剩下的15%多为银。到时候以科技水平,黄金纯度能达到85%,已经很厉害了。
铸造工艺大致如下:淘洗砂金,用熔炼法冶炼成合金,再经人工打浆、轧制成金带、金皮、金箔等。经过初步研究,我们的原料大部分可能来自四川岷江、沱江、涪江、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流域的砂金。
有学者认为,古蜀先民有独特的?拜金?。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金器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首先,数量多,形态丰富,达到几十种;其次,这些金器基本都是器皿上的配件;第三,金绵居等人物的金器在国内相当罕见;最后,金器的形状和图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包含丰富的古代历史信息。
两个祭祀坑共出土金器65件(件),还不包括大量的黄金碎片和边角料。根据桩中金条的长度和直径,其金皮的铺展面积为1026平方厘米。要知道,几千年前就做出了这么大的金皮,锤子还这么平整,表面这么光滑,足以说明当时的百姓已经充分了解了黄金的延展性、延展性等良好的物理性质。
三星堆文化的黄金制品在技术发展和加工工艺上都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制作也非常精美。除了锤打,包裹、粘贴、成型、雕刻、镂空等深加工技术和工艺也体现在我们身上。
以下是我们金器组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金杖,商代金制品中的庞然大物,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500克。用金条打成金皮,再用木棍包起来;木棒出土时已碳化,只剩下金皮,金皮中还留有碳化木渣。金杖顶端有46厘米长的平雕图案,分为三组。鱼、鸟、头、箭的图案用双钩法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