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高考历史分析
1.以语文为例。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语文本身的宏大,固有的韵律和美感。你在关注什么?分数——换句话说,获得分数的方法。这样的功利思想扼杀了很多发现汉语之美的机会,也因此让世界失去了很多潜在的国学、语言、文学大师。我不想也不敢去想。我的思考:高分的前提是语文素养。如果我们发自内心的关注孩子的兴趣,尽力让孩子感受到语文的美好,发自内心的让爱爱语文,再谈所谓的技巧,相信孩子一定能在语文的世界里畅游。)
2.至少就我的阅读经验而言,一本好书至少值得读两三遍:第一遍略读以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了解书的内容和结构,第二遍精读以提炼和把握整本书的布局和一些巧妙的铺垫和伏笔。如果能再读一遍,我会花时间写一些类似专题研究的心得,比如对整本书思路的探讨或者对书中一些表述的质疑。我觉得只有你用学习的态度去品味,去研究,去思考,甚至去质疑,书对你才有意义。我的思考:喜欢读书很好,但如何读书更重要。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一定会写,但会读书的孩子一定会写。三遍阅读法要求我们精读课外书,阅读时要动脑,要学会写阅读心得。这种阅读可以认为是阅读,阅读效果是不一样的。)
3.当一个人看多了名著,熟悉了名著中语言的用法,他回去做题就很容易在密密麻麻的试卷上找到正确的东西,因为他一直在读那种语言的“正确性”。我的思考:多读作文书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但作文书毕竟是同龄孩子的作品。他们能有多少营养?充其量,他们是快餐。名著很难理解,但理解或看透一部名著,可能抵得上100本作文书。)
4.对于写作,也就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写作,我的建议只有六个字:多读,多模仿,多写。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来看,大部分读书多的人都能写作,一个能写出好作品的人不爱读书就更不可能了。这只是因为看了足够多的文化产品,哪怕主人模仿一点点,西方家庭拼凑一点点,再加上自己一点点的理解和打磨,最终的产品足以让很多人叫好。我的思路:多读经典,多模仿。我能从经典中模仿出一笔半,而且远胜于一般的完美作文。学书法从模仿开始,学音乐从模仿开始。为什么学习作文不能从模仿开始?模仿不是抄袭。如果你收集鲜花和蜂蜜,你将能够创作自己的作品。)
5.六年来,语文一直是我最强的学科,我对它有绝对的兴趣和优势。我相信,首先,这些老师在过去的六年里坚持为我的培养方向做出了贡献。如果不是他们的教导和信任,我可能只是一个“普通学生”,汉语永远不会成为我的激情和特长。我的思考:好老师也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好老师也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如果孩子每科都能遇到一个好老师,那是他们最大的福气。)
6.所有的试卷都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对标准答案的要求。所以你在答试卷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体现自己的能力,通过答案与提问者和考官沟通,让他们知道你懂他们的“道”,也就是他们要考的东西。对于这样一篇论文,你要相信没有老师不会给你好分数。我的思考: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一样重要。只有识字拿不到高分,很尴尬。只有应试能力没有素养终究走不远。培养孩子的应试能力,不仅要讲题目,还要让孩子明白题目的设置原则:老师怎么设置题目,考点是什么,怎么答才给分。只有研究出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7.我必须感谢我的父母,我理智、感性的父母,他们的性格中有一些浪漫的因素。他们的第一次语文教育,不是看我几岁能认几个字,标几个拼音,读几个字。他们从来没有向我要过这些,所以我很感激他们。我的思考:语文学习不是六年,不是九年,而是一辈子。语文看似无用,却能影响孩子一辈子。父母的眼光决定了孩子的格局。孩子要想优秀,我们就要做有教养的父母。)
8.经常写错别字,听不懂发音,乱用成语,没有系统的写作训练。但是,我说的话,大家都觉得有道理;我写的东西能感动读者;我通过文字传达的思想可以影响一群人。这是学习中文真正带给我的礼物,让我感恩。我的思考:汉语通过文字影响和改变人。我想这也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眼光深邃,看清了真相。在历史变迁中穿越时空,很多物质财富早已不复存在,但精神财富却可以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