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昆曲和戏曲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点。
昆曲繁荣了大约230年,即从明朝隆庆和万历之交到清朝嘉庆初年。这期间新剧不断出现,表演艺术越来越成熟,分工越来越细。从表演形式上,从整部传奇的表演到戏曲的表演。“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创作雷同、拖沓、贫乏的缺陷,给乾隆、嘉庆年间的昆曲活动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局面。通过艺术家对剧中人物的精雕细琢,涌现出一批聚焦生活、美、纯、丑的工作剧,成为观众百看不厌的佳作。
这一阶段,昆山方言的繁荣使文人创作如春潮涌动,名家作品层出不穷。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洪圣的《长生殿》、孔的《桃花扇》等戏剧文学史上的一流作品,都产生于这一时期,但都是影响较大的次要作品。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昆曲兼收并蓄,逐渐适应“北戏”,使之成为“北戏南唱”。同时,吸收了益阳调、弦调、调调、吹调、小曲的优点,还刻意融合了其他艺术形式,使表演形式绚丽多彩。在昆曲的繁荣时期,有大量技艺精湛的演员和剧团。
昆曲从明末开始衰落,到清代中叶,转入衰落期。很多原本的优势到了一定阶段就变成了劣势。昆曲的歌词以典雅优美著称,但在甘家时代,歌词晦涩难懂,一般人看不懂。昆曲的唱腔以旋律优美著称。后来节奏越来越慢,越来越深,音准太细,一般人欣赏不了。由于对歌词欣赏的重视,对作品内容的忽视,题材范围的日益狭窄,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发展和提高。
“花部”与“雅部”之争成为昆曲衰落的标志。康熙年间,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腔和腔盛行。这些统称为随机弹,即“花部”。惠班赴京55年,是“花与雅之争”中的一件大事。徽班入京后,迅速打开了腔在京戏中的局面,于是华、雅之争以雅布昆曲的失败而告终。随着昆曲的衰落,文人传奇的创作也趋于低潮。这些作品语言优雅,结构冗长。他们注重节拍和歌词,忽视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艺术特征。光绪年间,昆剧开始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剧改革政策的出台,昆曲得到了复兴。1956年,国风剧团在北京演出《十五关》大获成功。《十五关》的成功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要求有关,但它的成功对昆曲界影响很大。
昆曲的艺术特点是慢、小、细、柔、雅。
所谓“慢”,就是昆曲的节奏缓慢,温柔婉约。昆曲有独特的声腔系统,其咬字吐字更注重四声,严守章法,唱腔圆润悠扬,节奏缓慢;它的曲调是传统的曲式,每出戏都是由一套完整的曲式组成的。这既是生活节奏缓慢和人们心理节奏缓慢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反映,也是“水墨腔”的格律特点和演唱要求造成的必然现象。
所谓“小”,就是昆曲可以在各种剧场的舞台上演唱,但最适合在家里的厅堂或花园的亭子里演唱,是典型的“红色艺术”。
所谓“精”,就是昆曲的表演非常细腻。昆曲是集唱、跳、说、演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象征性的虚拟性和歌舞动作的程式化来表演故事,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增强感染力等方面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所谓“软”,指的是吴侬软语,以轻柔的“水磨调”唱出。再加上缠绵悱恻的文艺剧,自然给人一种柔美芬芳的感觉。
所谓“雅”,是指昆曲的飘逸、飘逸、飘逸、飘逸的风格。昆曲,光是看剧本,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很多歌词其实都是婉约优美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