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座山是珠江的源头?
——解读壮族圣山的文化“基因”
龙创造了喷泉,三姐创造了爱情。
——《布洛陀的诗》
大明山是壮族的圣山。
大明山的壮语名为“巴什”,最早记载大明山的汉古籍《太平玉环记》音译为“谢波山”。“巴”在壮语中是山的意思,“石”也写成“社”,是社神或祖宗神的意思。“巴”的直译意思是社会神山或祖先神山。
大明山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千百年来,她美丽的山水孕育了周边地区无数奇异的文化现象。随着武鸣码头元龙坡遗址、绵陵遗址、安遗址、两江独山洞葬遗址、鹿窝马山洞葬遗址等壮族古文明遗址的发现,人们对大明山神秘面纱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了新的认识,许多学者深入大明山。
近日,记者跟随大明山旅游开发商的脚步,也加入了解读大明山文化密码的爱好者行列。
铭刻在大明山深处的“掘尾拜山”故事
在大明山下的武鸣县码头镇,一路陪同的庙口村村民卢叔指着龙头峰东边的一座坟形山峰说,这就是著名的“莫莫挖”山。“莫灭挖”是壮族的一个地名,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土围龙之母墓山”。“屠未龙”壮族的故事被称为“特掘”,“特掘扫墓”在壮族地区广为流传,但很少有人提及像大明山地区这样的具体地名。除了“龙母墓”,还有很多地名与大明山秃尾龙的故事有关。比如罗博镇的罗博滩就叫“龙穴”,据说是秃尾龙居住的“龙宫”。罗波镇步岭村的水潭,据说是专门挖龙的地方,大明山的龙头峰就是磕头拜的“秃尾龙”。
大明山地区流传的“秃尾龙柏山”故事梗概如下:
很久以前,在大明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贫穷的“雅麦”(壮语意为寡妇),经常出去挖野菜。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她挖完野菜回来的路上,看到一条长相奇怪的蛇蹲在路边奄奄一息。她觉得它很可怜,就把蛇带回家给它取暖,喂它吃东西,蛇慢慢恢复了健康。
“阿麦”把小蛇养在家里,像亲生儿子一样照顾它。小蛇渐渐长大,“阿麦”的小屋再也装不下它了,尾巴伸出来很多。阿迈告诉小蛇,只有剪掉一条尾巴,它才不会越长越长。小蛇点点头,阿麦拿起菜刀,把小蛇的一条小尾巴切了下来。小蛇变成了一条秃尾巴的蛇。壮语称秃尾为“抠”,于是“阿麦”将小蛇命名为“特迪格”,人们按照壮族的习俗称“阿麦”为“篾抠”(篾在壮语中是母亲的意思)。
虽然“泰迪格”的尾巴不再加长,但它的身体越来越大,马桶都快撑破了,吃的也越来越多。真的很难保持。挖掘者不得不把它送到河边谋生。
Tedig走后,新鲜的鱼和新鲜的水果经常莫名其妙地出现在Gedig面前,人们猜测是Tedig送上门的。“挖”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变成了德高望重的神仙。
后来“措挖”年老体弱而死,村里人刚要为她举行葬礼,就见一阵大风雷雨,一条金光闪闪的龙在空中飞下来,昂着头,摇着尾巴,把“措挖”抬到大明山下葬。人们于是把这座山叫做“莫莫掘”(壮语“莫”意为坟墓)。
“三挖”下葬后,“三通挖”每年3月3日前后去大明山为“三挖”扫墓。“特掘”扫墓时,大明山地区将风雨交加,雷声隆隆。风雨过后,连绵不绝的大明山到处落下,这是专门为母亲挖的白桨。晚上,瀑布的轰鸣声是“特别挖掘”举行龙堂纪念养母的仪式。
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龙母起源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两广有不同版本,但都叫“挖尾拜山故事”。记者对比分析这些不同版本的龙母起源故事后发现,大明山龙母的故事最为具体准确,地理环境与故事背景最为吻合:背靠大山,有深潭,有河流,通向附近的大河。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大明山地区的“掘墓”故事最具越南古代文化特色,地名和人名都是壮语。全国学术界一致认定龙母文化为古越文化,因此可以认定大明山地区“专掘坟墓”的故事是珠江流域龙母传说故事的原始版本。其实所有龙母的故事,甚至是流传在华语地区的龙母故事,都有着鲜明的壮族文化特色,“挖尾龙”的“挖”字就是壮语借词。显然,在这些不同版本的龙母故事中,只有流传于大明山的龙母故事才是所有龙母故事的源头,这才是原生态的龙母文化。
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大明山龙牧村
清代编纂的《婺源县志如画》中有一幅标有地名“龙母”的地图。龙牧村位于大明山脚下的雷江尾附近,属武鸣县两江镇管辖。但在这幅清代地图上,武鸣县两江尾尚未出现。龙牧村现在的名字是龙英村,在20世纪70年代龙牧村和邻近的英俊村合并时改变了名字。后来,当两个村庄分开时,龙牧村继续使用合并时的名称,但远近村民仍称龙英村为龙牧村。龙母曾是清代繁华的圩市,因表演大明山地区的雍戏而闻名。目前两江尾和龙营村仍有记载清代和民初龙母尾的碑刻。
近日,记者专程来到龙牧村采访,看到宣村的门牌上写着“龙英村老龙母”的字样。看来,龙牧村的名字不是一个虚假的故事。最令人惊讶的是,在龙牧村的北路口有一块雕刻着蛇头的图腾石。图腾石的石头是花岗岩,估计是明朝以前的文物。整个雕刻风格简洁生动。村民们斩钉截铁地说,这是“挖尾龙”和“特挖”,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守护神雕像。龙母“好特别的挖掘机”也是他们村的。流经龙牧村边缘的河叫龙河,壮语叫“大鳄鱼”,意为蛇河。龙河是无名河的上游,发源于大明山鲁大峡,向南汇入右江,再汇入左江,形成邕江。
龙母村附近的蛇溪峡谷口有一座龙母庙。据说古代龙母庙在大明山上,村民上山祭祀不方便。他们都提议在山脚下建一座龙母庙。后来龙母出现了,发生了大洪水,把山上龙母庙的碑冲到了山下龙母庙的位置,于是大家就在这个位置上新建了龙母庙。
龙牧村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著名的独山战国窑洞就位于龙牧村旁边,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
广西著名考古学家郑先生最近访问了村。他认为龙牧村是珠江流域唯一以龙母命名、以龙蛇为图腾的村落。其文化内涵非常深刻,值得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融人人心的龙母龙子,崇拜民俗。
清代编纂的《婺源县志》第三卷记载:“龙母庙,县村众多,供奉秦龙母文夫人”。这一记载证明了大明山地区所崇拜的龙母神与梧州、广东等地的龙母神是同一人,从这一记载也可以看出清代以前龙母崇拜的民俗是很盛行的。
记者在大明山脚下的两江、码头、罗波等镇采访时发现,很多村落都有龙母庙和龙庙的遗迹,现在很多新建的庙里也有龙母或龙神的神像。虽然罗卜龙洞塘罗卜寺正殿供奉的是顾思恩府地方官岑瑛,但入口两侧的侧厅分别供奉的是龙母和观音。
大明山脚下有一个传说,唐代大明山地区的大首领卫爵,在壮语中的意思是“姓爵”,“爵”的意思是秃尾龙的“凯特”,即以龙为姓。历史上,在鹿窝镇朱琴泉附近有一座高祖庙,供奉龙母和魏珏。《婺源县画报》评论:“县东北魏姓过半,或为爵,故称高祖而?”这种现象说明大明山地区很多魏姓壮族人认为自己是龙的直系子孙,是龙母的后代。
大明山地区的壮族有一个独特的民俗:吃蛇、杀蛇是禁忌。有些受洋人影响的年轻人,会被老人骂杀蛇吃。他们说吃蛇会有灾有报,家里煮蛇会被落下的烟毒死。这种民俗与珠江流域的人们以蛇为食的习俗大相径庭。只有长江沿岸的一些蛋族的习俗与大明山地区的壮族相同。因此,有民俗专家认为,只有大明山地区的壮族和沿河的蛋族才是真正的“龙的传人”。
大明山地区壮族扫墓的时间也与汉族不同。壮族以三月初三为清明节,汉族以清明节为清明节。壮族扫墓的习俗是祭祀五色糯米,据说是因为“特掘”的是五色龙。大明山“专掘坟墓”的民俗对壮族文化影响很大。据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教授介绍,上世纪80年代,在京的壮族代表在研究设立壮族法定节假日的提案时,曾以“专挖坟墓”的故事为依据,提出将3月3日定为壮族法定节假日,后得到自治区政府的批准。可以说壮族的三月三源于龙母文化。
龙母崇拜文化在大明山地区的广大农村和群众中根深蒂固,这在珠江流域并不多见。
袁隆坡、商周时期神秘的“龙形”玉雕
大明山下的两江、码头、萝卜、鹿窝一带,是先秦时期壮族先民骆越人的大型聚居地。这里的元龙坡地区发现了700多座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壮族古墓,出土了大量青铜文物。郑先生在其新著《壮族文明起源研究》中认为,大明山下两江镇至码头乡一带,是壮族古国,是壮族文明的发祥地。广西历史上最早的玉雕出土于元龙坡的一座贵族墓。这座玉雕是一只蜷曲的鳄鱼。在这些古墓中,出土了数万件鱼鳞状的玉器。每块玉都有一个像头发一样的小孔。有专家认为,这是龙麟玉衣的玉片,是最尊贵的丧服。这些装饰有龙的文物的发掘表明,早在商周时期,龙就成为壮族先民崇拜的图腾。
龙神祭祀文物的元龙坡,恰好位于大明山“龙母墓”脚下。这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为什么广西的龙文化不是在北丘文化和大石禅文化出现的邕江、余江大川部产生,而是在高地方国中?
郑先生在其新著《壮族文明起源研究》中解释说,新石器时代晚期,全国范围内有一次大规模持续的洪水期。古老的邕江、郁江、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变成了一个泽国,人类文明随后走向了高地。这场洪水在汉族古籍和壮族布洛陀经诗中都有记载。泛滥的洪水使人们产生了征服洪水的强烈愿望,这就是大禹治水等传说和故事产生的原因。也是龙母故事诞生在大明山区的历史原因。后来洪水逐渐平息,发生在高地的青铜文明逐渐向平原转移,龙文化也逐渐向沿河平原传播。
许多专家认为,西江龙母的故事说的是姓温的龙母在秦朝时从西江上游漂流而下。秦代越人没有姓,龙母姓文的传说,因为龙母的故事是在温水盆地诞生的。古温水盆地是大明山水系所在的右江、邕江流域。
近日,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邀请了由经济学家、壮族专家赵、考古学家郑、生态学博士、理论家苏华清等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大明山地区的龙母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大明山地区是龙母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原来大明山的美景里有这么多的故事。走近大明山,解读她的文化基因,才真正理解了她的博大和圣洁。大明山,你是珠江的母亲!你是壮族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