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穿什么袜子?
汉代以前有鞋无袜,人都是赤脚的。在古代,人们进入房间前必须脱鞋,人们都被绊倒。这种赤脚不穿鞋袜进入房间的习惯,很像今天日本的习俗。从《淮南子》中关于孩子要赤脚端汤碗伺候亲人的记载可以发现,汉初并没有穿袜子的习惯。
另一种说法是,汉代以前的袜子都是用动物皮做的,穿起来很重,而且有臭味,所以汉代逐渐改良袜子,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袜子,是用布和丝做的。当然,丝袜比较轻薄凉爽,是汉代贵族的最爱。
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当时的魏文帝曹丕认为身边一个妃子穿的袜子显得笨拙难看,就换了一双。与此同时,丝绸制成的袜子也出现了,也被称为丝袜。曹丕大概是受罗袜的影响,改进了袜子的款式,由原来的亚麻改为丝绸。他的亲哥哥曹植曾在《洛神赋》中写道:“一步之遥,袜子为尘。”大概,曹丕和曹植都是知味入髓的人,对女性的性和文学也是平分秋色,所以有心改造发明女性脚上的袜子,真的有点强迫症的意思。
到了唐代,袜子变得更加精致复杂,织工用织锦制成锦袜。有一个关于织锦袜子的传说。据说杨贵妃被吊死的时候,留下了一只织锦袜子,被当地一家酒店的老板娘捡到了。路人想看必须交一百块钱,于是老板娘就有钱了。或许是杨贵妃穿的袜子极其奢华,让很多人有了窥视的欲望,从而让百姓富起来。好在今天我们还能看到1300多年前唐代妇女穿的织锦袜,因为是在新疆吐鲁番的唐代墓葬中出土的。用华丽的花鸟纹织锦制成的千年织锦袜。整个材料在鲜红色的地面上有八种不同的颜色。组织严密,色彩搭配协调,花鸟形态活泼。无论从组织技术还是图案设计的角度,都具有很高的水准。
在繁荣的宋代,出现了连裤袜。从江西德安出土的丝绸连裤袜来看,这种连裤袜一般都是圆头的,上面钉着两条丝带。袜子底部有一圈丝线,中间用丝线织成。总的来说,袜子轻便,造型独特,经久耐用,美观大方,是当时时尚的先驱。
时间进入元朝。随着棉花种植的普及,这一时期人们更多地穿棉袜。明清时期,人们普遍穿棉袜、羊绒袜,贵族穿丝袜。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丝袜开始在上海、北平等大城市流行,传统的丝袜、丝袜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一般来说,三代以上都爱穿皮袜,秦汉时期多为麻袜。隋唐五代女子爱穿丝袜,宋代喜欢穿布袜。元明清时期,上流社会多以丝袜为主,百姓多穿棉袜。
一双小小的袜子,折射出几千年来服装进化的故事。在更多人选择不穿袜子或者穿袜子露出脚踝的今天,你可能想不到古人的袜子文化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