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伍肆河历史故事
借龙之地建涌泉寺。
传说很久以前,孤山原名“白云峰”,曲径通幽,绿荫覆盖,溪水环绕,土地肥沃。有许多家庭住在山上。男耕女织,生活安逸。谁知一个夏日午后,天空突然阴云密布,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只听砰的一声。一条龙出现在云中,跑进了山上灵源的深洞。过了一会儿,雨停天晴,白云山恢复了正常。但是山上的人被一场虚惊吓坏了,就上山种田去了,大部分都是结伴而行,不敢大意。果然不出人们所料,灾难接踵而至,躲在灵源深洞里的龙经常出来伤害生物。一开始是吃牲畜,吃完了就吃人,让山里的人没法活了。他们出去逃跑了。龙不能吃人,所以它毁坏庄稼,啃咬树木,毁了整个白云峰的深山老林和茂盛的草地,只留下山上各种奇石怪石。说也奇怪,白云峰的石头们,一看到龙出来,所有大大小小的石头都像打鼓一样响了起来。龙听到了鼓声。他不敢从洞里出来。看到龙不敢出来作恶,人们逐渐回到白云峰重建家园。庄稼刚种下一季,镰刀就要收割了。中午,龙又出来吃人了。这时,村里有一对年轻夫妇,不仅种地织布,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当他们看到龙的到来时,他们起到了保护村民的作用。男的挥动日月宝剑,女的手持鸳鸯剑,向龙俯冲而下。刀闪了一下,杀死了龙。村民也用锄头帮忙打。龙见情况不妙,张开嘴,从大鼻孔里喷出两股毒气。当时满山浓烟滚滚,有人中毒死亡。就在这时,拿着剑的女人生下了一个男孩。龙饿极了,正准备扑向婴儿,突然有个声音喊道:“龙必须停止作恶!”龙抬头一看,原来是南海的观音。他迅速摇了两下尾巴,化作一阵白烟,逃进了凌源洞。观音要赶去蟠桃社,来不及停留,只好抱着孩子匆匆离去。这个孩子在南海长到了十岁,观音把他送到了雪峰寺。不知不觉二十三年后,孩子皈依佛门,当上了雪峰寺的住持。
当沈燕来到白云峰时,到处都是荒山野岭。一阵风过,山上的岩石咚咚作响。因此,白云峰后来改名为“鼓山”。这里只有白云,没有树荫,不方便在这里建庙。但沈燕不能违背观音的命令,所以他不得不在这里开始建设。房子一建好,泉水就从山上倾泻而下,这要花好几年的时间。连房子的地基都没建好。阎神很苦恼,就念了经,向地公说清楚。土地爷说:“这里的凌源洞里藏着一条妖龙,占据了一个国王的土地。是恶,害民,不准你在这里建庙。”当和尚沈燕得知这一情况后,他决心要杀死这个人,所以他与龙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双方激战300多回合,不分胜负。沈燕认为,既然武力无法制服它,他应该求助于机智。他徒劳地挥着棍子,跳出圈子,喊道:“龙,站住,你不会让出土地的,你不会被逼的。能不能借一会儿?”这时,龙有点不知所措了。听到和尚说借一会儿,他收回剑问道:“要多久?”沈燕说,“就一个晚上。三更借地,五更还。”龙心想只多借两天也无所谓,就答应了。但龙不放心,赶紧补充道:“和尚说的。你能守信吗?”沈燕回答说:“和尚许下的诺言是不能收回的,”龙说。“那我去睡了!”和尚说:“去睡吧。当我听到第五更的时候,你一醒来,我就返回地面。”龙真的打呼噜睡了。
一旦恶魔龙睡着了,和尚沈燕立即开始建造一座寺庙。他告诉正在加班的小和尚,这里只允许三更,不允许四更、五更。就这样,妖龙一直沉睡在那里。一年后,寺庙建成了。沈燕从全国各地招募僧侣住在鼓山寺。每天,像往常一样,僧侣们诵经祈祷,拜佛。僧侣们只玩到半夜。他们四更起床做作业。他们从来不打第五更。妖龙没听到第五个守望鼓,睡了好几年。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山洪。
一天,一位来自福州的高级官员来参观鼓山。当他听到这个传说时,他故意让沈燕难堪。他命令庙里的和尚打五更鼓。小和尚不敢违抗命令,只好打五更。声音刚响,龙就过来了。看到这个地方已经被占领,就修建了一座寺庙,以为和尚沈燕不守信用,马上吐出龙泉,想把这里的寺庙全部冲掉。然而,经过多年的练习,沈燕变得更加精通魔法。龙找他帮忙,他马上搬来一箱佛经堵住龙口,让龙口吐不出水来。妖龙怒不可遏。他扑向沈燕。上帝拿起禅杖,将妖龙活活打死。但那个大官是被先喷的龙泉水冲下山沟的。从此,鼓山大庙就被命名为“涌泉寺”。龙消灭了,地方干净了,孤山还有好风景。所以在涌泉寺门口的石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镇东冶金无福地,水生功德,看春水滚滚,禅心已贯毒龙潭;”“必由西来,转声,听天外万物,自梵唱至灵九岭。”
王和和尚
唐末,王开闽。唐朝灭亡后,梁太祖封王为福建王。
一天,王在游览麻江时,看见孤山山顶上红光闪闪,神采奕奕。他想:这座山上一定有宝藏,否则,哪里能得到阳光的照耀?决心去探险,他不坐轿子,不骑马。他抓起袍子,径直朝孤山方向跑去。跑,跑,跑得满头大汗,快到夏光升起的地方了。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王渴望看到山上的宝藏,于是他拔出腰间的青峰剑,用力朝那块大石头砍去。只听“咣当”一声,大石头被劈成两半,打开了一扇门。王走过的这扇门,后来被称为“石门”,岩石上刻着“仁门”四个大字。我还能看见它!
王走过石门,霞光就在眼前,让王一时睁不开眼睛。过了一会儿,我冷静地看了看。原来不是宝藏,是一个老和尚坐在岩石上修行。王很失望,就把气撒在和尚身上,反复问他是谁,在石头上干什么。他连问了三遍,和尚没有理会,依然闭眼修行。更气恼的是,王表明了自己福建王的身份,说:“每一寸土地都是王的。你既然如此无礼,又没有国家,就不该坐在我的地盘上。”听到王的话“每一寸土地都属于王”,和尚慢慢地离开石头,升到空中,一动不动地坐在云上。这时候福建王傻了眼,才知道和尚是和尚。他赶紧跪拜赔罪,表示愿意拜这位长辈为师。请回到地球,仍然坐在原来的宝座上,接受他的弟子们的顶礼膜拜。和尚听了这话,慢慢从半空中掉下来,坐在原来的位置上。这块石头就是现在的“佛岩”。
所以这个和尚是沈燕的住持。他坐下后,扶着闵国王起来,收他为徒。王申智请沈燕大师给他讲课。他听得很认真,遇到不懂的地方总会问问题。师徒一问一答,完美契合。刚说到兴头上,就经常被凌源洞里哗哗的泉水声打断。这一次,沈燕住持突然大叫一声:“嘿!”凌源洞的泉水立即停止流动,转向其他地方。所以这个地方被方便地称为“饮水岩”。
非常有说服力,以至于让无情的石头点头同意——非常雄辩/有说服力
孤山饮水岩下的大石壁上,有一个和尚坐在盘里讲经,旁边镌刻着四个大字:“向坚硬的岩石点头”。这个和尚是佛法的创始人。
相传达摩祖师原为印度大和尚,自小出家,专修佛经。他长得像潘安,非常漂亮。他来中国传教,刚刚踏上东方的土地。一座独木桥后,一个怀抱婴儿的女人从达摩身边走过。谁知刚一相见,这个女人就被达摩的美色迷住了,傻呆在那里,忘记了怀里的孩子。她一松手,孩子就掉进河里淹死了。达摩看到这种情况,吓了一跳。知道这个女人被他的外表迷住了,他认为我来中国传经,没做好事就杀了一条命,这是罪过。于是他念了咒语,把自己毁容了。此刻,他的脸上长了无数的痘痘,非常难看。俗话说,事情过了头,就难了。虽然法华经讲得很透彻,但是没有人来听。为什么?因为人们一看到他的脸就吓跑了。后来达摩来鼓山讲学,没人来听。他并不气馁,虔诚地宣讲经文,于是他搬了许多石头当听众,坚持不懈地向他们讲解佛法,使天上的云彩不飘而去,鸟儿也不再歌唱。这时候连山上的松树都不响了。只见一块块坚硬的石头频频点头,仿佛在“抓”!
天风海涛阁诗社
鼓山是福州的最高峰,也是看日出的好地方。登上顶峰,远眺烟波浩淼的东海,可以尽收眼底。历代诗人、词人写了很多诗。宋代理学家朱的《天风海涛亭》是引自著名诗人赵如玉的名句。
相传明代有一个叫龚明清的书生,想在天风海涛阁上留下诗词传世。有一天,他邀请福州文人在天风海涛阁举行诗歌比赛,主题是天风海涛,限香交卷。诗会开始了,很多人挠头搜心,却来不及交卷。龚明清早就写好了,暗自得意,以为自己的诗一定能拿冠军。正当他玩得开心的时候,一个看牛的小孩从亭子旁边跑过,喊着:“这里的白云太美了,把我都感动了。”一个青年诗人听了灵机一动,写了个五律,先交了论文。当龚明清读到:“他眼中的海很小,但他的衣服上有许多白云”时,他觉得自己的脸涨得通红,叹了一口气,作为一句妙语。所有坐在一起的人也互相致意。后来这两句诗作为对联刻在天风海胜亭的柱子上,流传至今。这个年轻的诗人是谁?原来是龚明清的未婚女婿林诗碧。
八仙聚会
八仙之一的蓝采荷,常年在深山老林和深洞中跋涉,采集草药,帮助世人驱除疾病。这一天,他来到孤山,在长满草的山路上边走边找,边找边摘。他高兴得在篮子里采了越来越多的奇花异草,甚至采了好几天都忘了回去。沈燕和尚得知此事后,急忙跑去见蓝采和,请他在涌泉寺教授医德。蓝采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他。沈燕很感激他学会了这种技能,他正准备上前表示敬意,但蓝采和变成了一股清风,消失了。蓝采和走了,在大石头上留下了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今天“不朽巨人”的由来。
蓝采和回到天上仙霞洞,说鼓山比仙境美三分,比天堂美数倍。神仙们神魂颠倒,约定8月15日晚聚在孤山赏月。
转眼间,中秋节到了,八仙充满了优雅。在聚集到鼓山十八洞之前,他们都被这里的山和水迷住了。韩湘子第一个吹起了笛子,悠扬的音乐在伴着云彩的月亮旁徘徊。韩中立敲着檀木板陪着何仙姑。吕洞宾非常兴奋,他跳起了九连环剑舞。曹国九坐在岩石上哼着古歌,自得其乐。张一边骑着在山洞前跌跌撞撞,一边哈哈大笑。李铁怪高兴地把葫芦里的酒喝光了...
八仙赏月,为八仙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清代诗人韦杰曾写过这样一首关于这个传说的诗:
石门不是从高建锁上的,
九条曲线环绕着八仙,
打开七层的丹提,
这具尸体直接去了那个洞。
刘海貂蝉
刘海元是涌泉寺的小和尚。他年轻、真诚、正直。大师对他说:“佛教徒见钱眼开,见色痴,跪拜怨。”你要修心养性,不要贪财,看到美女不要动心,受了委屈不要生气。"他出去化缘,看见镇上有个漂亮姑娘,本能地想多看几眼。想到老师的教导,他避之不及,把女孩当成了老虎。邻居的孩子有时嘲笑和欺负他。他们气得想哭,甚至想反击,但想到老师的教导,还是克制住了,闭上了眼睛。他有时出去乞讨,得到更多的钱。一想到老师的教诲,他想留下一些去买零食充饥。刘海把师父讲的所有佛经都当作金科玉律,一切命令都服从,不敢违背,非常虔诚。
一天黄昏,刘海正在厕所里解手,突然看见主人从外面走进来。他不会打招呼,就低着头不动了。主人不知道刘海在这里。他一边数钱,一边自言自语:“我今天筹了十块钱,四块钱我自己留着。就连昨天和前天留下的东西,我只用了三天就拿到了十块钱。长此以往,再过几年,我就可以回家,做大官,娶几个小老婆,幸福的过一辈子了。我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又穷又蠢的和尚?”听了师傅的话,刘海忍不住哭了:“哎呀,师傅!”刘海的喊声吓了主人一跳,手里的钱掉进了马桶里。主人的自私暴露无遗。他难受了一阵子,夹杂着悔恨,病情严重,不久就去世了。大师死后,刘海每次上厕所,都看到一只癞蛤蟆在厕所里跳来跳去,大喊大叫。刘海觉得奇怪,转念一想,主人死于贪婪,他肮脏的灵魂可能还在寻找不小心掉在厕所里的钱!于是,第二天,他串了一串铜钱,放下马桶去抓主人的“灵魂”,癞蛤蟆被抓得紧紧抓着铜钱。刘海想,这只癞蛤蟆是主人的化身。他死了还是要在臭厕所里找钱,他会变成癞蛤蟆,或者他会死死抓住钱不放。于是,刘海轻蔑地把金蟾扔进了东海。这就是传说中的刘海台和金蟾洞的故事。
张传兴收集整理
(摘自《乌塔与白塔》福建人民出版社7月版1983、1版)
在(文学作品)上写评论并用圆点和圆圈标记以引起注意
鼓山位于福州东郊。据说有一种像鼓一样的岩石,风吹而成,洞内可闻,故名“鼓山”。这是一个佛教胜地。这也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历代文人雅士经常在此吟诗作词,在岩壁上留下碑文,许多摩崖石刻成为传说的依据。
这里选取的六个传说,描绘了孤山的各种风貌和大自然人化的传奇色彩。这些传说,通过寻找奇幻风景的源头,有的遐想孤山岩的奇特形态,追求其真实联系;有的将奇洞怪峰拟人化,并作出荒诞的解释,有的成为仙界足迹的好去处,有的从人间谈到佛界、仙界。更有意思的是,佛教和道教的神仙志趣相投,在* * *里载歌载舞。这些传说别出心裁,逻辑性强,让人看完很感兴趣。其中的《王与和尚》是在真人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据史料记载,五代时,福建王在鼓山修建涌泉寺,曾请和尚主持。后来涌泉寺进行了修缮,至今仍保留着明代佛教建筑的风格。而传说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并不真实,以达到借史推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