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游戏,新圣战的主题来源于哪些典故?我想不会是无中生有吧?

显然,新鬼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银河英雄传》的古装版,但除了尹莹,我们仍然可以在新鬼战中找到一些其他的历史投影。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鲁谢拉和苏姆拉之间的长期战争;

当然,这自然会让人想起《尹莹传》中自由行星联盟和银河帝国之间的对抗。但考虑到这场漫长的战争是以宗教战争的名义进行的,也可以和中世纪欧洲以“宗教革命”的名义进行的漫长而复杂的战争联系起来。

自12世纪以来,由于天主教会日益腐败,欧洲开始了大规模的异端浪潮、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以人口不到3000的小镇阿尔比为基地的阿尔比教派最早打出了“纯教会”的旗号,很快就被当时的教皇宣布为异端。自然是“恶鬼的追随者”。于是在教皇的号召下,十字军集结,对阿尔比展开圣战。当然,阿尔比是瞬间倒下的,但是很多阿尔比的信徒成功逃脱。他们进入山区继续与梵蒂冈的斗争,并在未来的宗教革命运动中再次活跃起来。

民众对天主教法庭的不满早就像地下水一样流淌,绝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圣战”就能解决。在阿尔比教派之后,纯粹主义者、胡阿多教派、罗拉德教派、威克里夫教派等异端邪说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最终以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达到高潮。

在马丁·路德的影响下,在天主教的号召下,1419年中欧爆发了胡斯战争。虽然名义上是一场宗教战争,但后来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其目的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战争持续了25年,教廷组织的五次十字军东征均以失败告终,但起义军在1434年输掉了日邦战役。此后,部里其他人虽然坚持战斗了几年,但也只是一些善后工作。

类似的战争还有从1562爆发的胡格诺战争。这是法国天主教徒和胡格诺教徒之间的内战。胡格诺教派属于加尔文主义,是新教的一个教派。虽然其构成非常复杂,但一般认为其主流是反对封建等级制度,要求维护城市自治的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因此与圣战有着惊人的相似。

战争一直持续到1598年南方大赦令颁布。一方面天主教成为法国的国教,另一方面胡格诺派也获得了信仰自由,战争结束。

当然,打着宗教的旗号,除了思想,还有国家利益。“他们是魔鬼的追随者,对他们发动神圣的圣战!”在这一旗帜下,欧洲各国从1095年开始对伊斯兰世界发动了著名的十字军东征,主要的十字军东征进行了8次,最终以十字军东征的失败而告终。此外,西班牙远征英国,英国内战...欧洲中世纪的重大战争几乎都有宗教的影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发动战争,然后以神圣正义的名义合理化自己“正义使者”的地位,谴责对方是“邪恶分子”。过去和现在都有很多这样的行为,以后很可能会更多。

如果我们把鲁谢拉和索米斯特拉之间的慢性战争上升到“民主VS专制”的高度,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04年的希腊波列贝尼泽战争考虑进去。民主制度的雅典和寡头政治的斯巴达互相攻击。在战争中,所谓“民主”的雅典也犯下了焚烧城市、屠杀、勒索盟国城邦、贩卖战俘和公民为奴等野蛮罪行(二战盟军的行为在日后并不高尚)。也可以说是圣灵战争第11章鲁谢拉军队对边境地区村庄的屠杀。

以结婚为目的的女山贼

露娜的儿子和休伊之间的感情戏可以说是《圣灵大战》中最搞笑的部分了。虽然可以说露娜这种“为了结婚而成为山贼头”的豪放女子很了不起,但在历史上(至少在文学作品史上)也不是完全没有先例。

在这方面最著名的人物可能是出现在《杨家将演义》中的穆了。虽然在正史上看不到她的记述,但她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巾帼英雄代表,是只要提到中国历史上的女将军就一定会出现的超级巾帼英雄。她原来是山贼的头。在俘获年轻貌美的杨宗保后,她强迫他娶了自己,然后她成为了杨家将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在小说中,还有宗保和杨六郎之间的战斗的描述,这是一个真正的突出人物。

05-10-5 06:33回复

休伊·埃尔萨德

0粉丝

二楼

杨家在这方面似乎是世袭的。当宗保之子杨再次发生,但这一次辛辛苦苦嫁给杨的女山贼头目达到了三个之多。如果套用《三国演义》中杨的台词,就是“仇人多”。和他父亲一样,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杨三次被俘,于是娶了三个女山贼。自然,三人后来都加入了阳门女将的阵营。

类似的人物还有明末的红娘子。虽然她是否真的存在还存在争议,但明代《李自成传》中确实有记载。原文说:“我要绑架妓女和红娘,我要委身。”翻译过来就是,原本是杂技演员的红娘,造反后看中了李信(著名的李岩李公子),于是抢了他的山,逼他娶了自己。

放不下举人架子的李公子,无法接受嫁给女山贼的现实。他设法逃到了县城,并立即被当局逮捕。红娘率军突破县城,救出他,他们到了李自成那里。这是一部非常超现实的浪漫剧。

田中芳树的《雅尔兰之战》中也有类似的情节:盗贼集团德国首领的女继承人阿尔弗雷多爱上了帕尔斯的军师纳尔萨斯(也是雅尔兰之战的头号情报将军),从此一直缠着他要嫁给他,这可以说是雅尔兰之战中最轻松的部分。

休伊对宗教首都的突然袭击

随着魔道骑兵团的大规模使用,鲁谢拉的正面战场崩溃,其首都暴露在苏雷特拉军队面前。为了挽救危机,休伊率领第七小队从海上出发,在索姆拉南部登陆后对焦度发动了突袭。如果计划成功,即使攻占了大公国首都德隆,结果也是双方互换首都,局势混乱。如果尤西斯领兵防守,德隆城的危机就解除了。可惜的是,这位身居高位下棋的教皇却在一旁戒备。他任命夏慕辉为基督教首都防御司令,成功击退了一休的进攻,尤西斯也同时拿下了德隆,结束了持续数百年的圣魔之间的战争。

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史实,那就是美国内战末期南部邦联军指挥官罗伯特·李将军制定的对华盛顿发动突袭的行动。当时北方联盟司令格兰特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西两侧进攻南方的新战略大获成功。随着亚特兰大的陷落和彼得堡的被围,邦联军队陷入全面危机,首府里士满随时有失陷的危险。于是李将军把目光投向了华盛顿,他决定冒险从有限的兵力中抽调精锐部队突袭华盛顿,以救赵于魏国或交换都城。于是两万邦联军队的精锐在蓝岭山脉的掩护下越过谢南多厄山谷,在7月初突然出现在华盛顿城下1964。

由未经训练的新兵和刚从医院出来的伤兵,拼凑出2万人的首都联防队。他们战斗到死,勉强维持着前线。7月12日,北方军两个陆军师的援军从海上赶来增援首都。7月14日,联邦军奇袭队撤退,几个月后这支部队被摧毁。1865年4月9日,邦联军队宣布投降,内战结束。

雷恩河战役

雷恩河之战可以说是《圣灵战记》中鲁谢拉和索米斯特拉之间的主要决战,决定了整场战争的最终命运。尤西斯计划分三路包围加亚克免遭反攻,却陷入了被一分为二的不利境地。但是,最终由于汝拉军还是被一休的活动打败了,加亚克也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了。

这场战役的前半段与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中的阿斯蒂之战惊人的相似。优势兵力为4万艘的盟军兵分三路,企图围歼莱茵哈特率领的2万艘帝国军。然而,莱茵哈特出人意料地在劣势兵力下主动出击,而不是将盟军一个个分割,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分而治之的内线作战成功的例子,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黄三之战”。

1805年2月2日,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一周年纪念日(据说他也是《尹莹传》中莱茵哈特的原型之一),法军与俄奥联军在维也纳以北的奥里斯特克爆发了一场全面战争。占优势兵力的优势,联军也分三路向法军奔去。拿破仑敏锐地发现了盟军兵力分散的破绽,他果断发挥法军内陆作战的优势,将盟军逐一击破。短短几个小时,盟军全线崩溃,伤亡1.5万人,被俘2万多人。拿破仑赢得了巨大的胜利。

05-10-5 06:33回复

休伊·埃尔萨德

0粉丝

三楼

类似的历史剧本在中国上演过很多次,包括明末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公元1619年,以为统帅的明政府分四路向后金政权发起了进攻。努尔哈赤采取“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我就只走一路”的策略,集中八旗主力6万人,先以3万人消灭了刺柏率领的明军主力在萨尔胡,再回军消灭马林等两路明军,从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此后,明朝被迫转守东北。(未完成)

至于女强男弱的情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除了穆之外,并不多见。

其他伟大的事情是樊梨花和一个镜像花园,但在日本动画情节经常出现。

但是有一个公式。通常情况下,女人都是初出茅庐,但是到了最后一刻,就是关键时刻了。

主要男性角色在救世主的情况下还是会挺身而出拯救大家。

至于战略进攻首都,历史上有很多例子,不仅是美国内战,日本人也有。

很少有人会研究内战,认为它可能来自罗马历史和田中芳树的作品。

受迦太基汉尼拔的启发,汉尼拔率领一支孤军横扫意大利半岛,但最终败给了拜占庭皇帝。

希拉克在自己的首都被围困时率军深入波斯后方,成功迫使波斯与田中芳树对话,同时他对陈庆之钦佩不已。他骑七千兵,几十战就能破北魏都城。

奔跑是古装版的尹莹,陈庆之是古装版的杨威利。

要塞攻防战:

位于大陆中心位置的博卢多雷多要塞,除了要塞城墙本身,更是丘拉教的噩梦,因为它配备了威力巨大的要塞炮——艾拉尔炮。它的要塞炮一次轰击就能碾压一个团队。然而,在休伊巧妙的策略下,被英古拉征服。

就“一座配备了威力超乎想象的要塞炮的巨型堡垒”而言,圣灵战争中的这一情节自然让人联想到《银河英雄传》中的超级堡垒。

“在帝国舰队的最前方,数百艘战舰被伊谢龙要塞的主炮直接击中,瞬间消失。过高的温度和高度集中的能量使它们甚至来不及爆炸。有机物和无机物一起蒸发后,只剩下完全的虚无。”这个描述稍加改动就可以用来描述艾拉尔大炮开火的场景。事实上,被它直接轰炸的西莉亚瞬间就死了,她的遗物只有剑。

一休的应对方法之一是将敌人从要塞中吸引出来,设法使两军进行肉搏,从而使要塞炮无力回天。类似的策略也出现在了《银河传奇英雄传》中,也就是第五次攻防战依舍龙。盟军采取了同样的战术,但由于要塞的高防护力而未能成功。在这方面,休伊真的很幸运...(我一直不明白他是怎么打开博鲁多雷多要塞大门的)。

众所周知,在火药传来之前,欧洲的城堡没有一座是正面突击倒下的。如果中世纪的一位将军打算攻占一座城堡,他就不得不采取长期围困和贿赂叛徒等策略(在协斯战争中,这座由不到100士兵防守的城堡成功抵御了数千起义军的围攻)。西方堡垒战略战中第一个战略成功的例子大概是特洛伊攻防战。

一般认为城堡时代的结束是因为火药的出现,厚重的城墙在火药的轰击下不堪一击(这方面著名的战例是伊斯坦布尔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在游戏中,它是一门改进型的魔炮,承担着类似的历史使命。由于魔炮的小型化,出现了类似义和团大战中大刀长矛对抗长枪大炮的场面,鲁谢拉最终走上了不可逆转的战败之路。

神秘的教皇

因为汝拉教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游戏中最有智慧的人物,给人一种“所有人都在他的巨掌里跳舞”的可怕感觉。对现实感到失望,这个计划通过提拔新人来完成基督教国家社会转型的人物原型是《银河英雄传》中的银河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四世和《泰坦尼克号》中的亚瑟王。

在历史上,这种理想化的典型例子并不多,但有很多其他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历史剧《罗马帝国的覆灭》中的最后一个罗马帝国——凯撒·罗穆卢斯。

抛开历史上真实的罗穆卢斯不谈,在这部剧中,面对蛮族入侵无所作为的罗穆卢斯,其实是以更高层次的历史智慧看待罗马的灭亡。“罗马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即使我试图延长他的生命,我也只是在做蠢事。所以,让罗马帝国光荣灭亡吧!”

这种把唯物史观发挥到极致的态度是否正确,但其可行性确实很差,所以历史上真正按照这种观念行事的人很少。充其量,它只是像山本五十六那样发牢骚,或者为自己兵变王力可精卫辩护的借口。

幸存辉煌毁灭~?

似乎生活在任何时代的人都有很大的求生欲望,陷入失败主义的绝望者一般不会认为自己的灭亡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认为是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的,比如天意、命运~

只有活着的人才能讲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