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包括哪些园林?

苏州的主要园林有:

私家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大师园、艺术园、环秀山庄、情侣园。

佛教园林:玄机(北寺塔)、西苑、寒山寺、双塔、瑞光塔。

王园:虎丘(和闾墓)、灵岩山(行宫)[2]。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宋(960-1276)、袁(1271-1368)、明(1368-168)。

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它是苏州最大的园林,是苏州园林的杰作。它创建于明朝郑德年间。拙政园分为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东花园依山傍水,点缀着堂、兰等建筑。西部水面是迂回的,布

拙政园

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亭。其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公园主人招待客人、听歌的地方,厅内陈设齐全。注意不对称美。园中“谁与你坐轩”是扇亭。扇面两侧的实壁上有两个扇形的空窗,一个正对着倒置的照相馆,一个正对着“鸳鸯堂”,而山后的窗户正好映出了入山的李亭,李亭的顶盖正好配了一把完整的扇子。中央花园是拙政园的精华。其整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阁依水而建,颇具江南水乡特色。主体建筑元香堂,位于池的南岸,隔池面对主景的东、西两座山岛。每个山岛上各建一亭,西有雪云亭,东有霜亭。四季的景色因时而异。拙政园中央花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以元香堂为主体建筑,以池中两岛为主景。其他建筑大多面朝水,面朝元香堂。从楼名来看,大多与荷花有关。

西部原为“补充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亭台楼阁依山傍水而建。因为经过了大幅度的重修,乾隆以后形成的巧妙而造作的艺术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仍然靠近中心景区,蜿蜒曲折的水廊和穿过凌波的溪流,是苏州造园艺术的佳作。

留园

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位于苏州长门外,始建于1860年。

留园

明朝。清代称“涵碧楼”,俗称“柳园”,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30亩左右,中间是山水,是整个园林的精华。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楼、名色楼、崔瑗馆曲溪楼、清风池馆等。留园的建筑数量居苏州园林之首,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者高超的技艺和杰出的智慧。建筑空间处理得当,居苏州园林之首。留园整个园林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里,你可以欣赏到四种不同的景色:山水、田园、山林、园林。中部以水景著称,是整个园林的精华。东方,曲园回廊建筑胜。在花园的东边,有十几个地方,如好阳光,快乐雨和快速雪的大厅,临泉的亭子,我的阅览室,关云楼等等。院内水池后矗立着三座石峰,中间是著名的石冠云峰,两侧是瑞云峰和云岫峰。北方有田园风光,有新盆景园;西区是全园最高处,野趣盎然,假山为奇,土石相间,自然堆积。济南汉代的碧山楼和民宿楼是留园的主要景观建筑。留园建筑景观中还有“小桃源(小蓬莱)”、崔瑗亭、曲溪楼、清风池亭等。[3]

狮子林

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位于苏州东北部,始建于元二年(公元1342)。因园中有许多石峰,形似狮子,故名“狮子林”

苏州狮子林随笔(2篇)

"。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中有许多美丽的假山,建筑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烟雨堂、尖山楼、瀑布亭、文美阁。《狮子林》主题鲜明,景深丰富,个性鲜明,独具匠心的假洞、假谷,一草一木的独特魅力。[4]

园内建筑以烟雨堂为主,后面是一个方形小厅,内有雪厅。向西,可以到达白萱,这是一个两层阁楼,有精致的高爽。白萱西面是古老的吴淞花园。西南角是尖山楼。从尖山楼往西,可以去莲花厅。在大厅的西北面,水池旁边建有一个真正有趣的亭子。亭子被海藻和栩栩如生的花朵装饰得非常漂亮。亭子旁边有两条石船。石船岸边是一座暗香轻影的建筑,从这里沿着走廊向南拐就可以到达瀑布亭,是整个公园最高的地方。公园西面的风景中心是梅文亭,前面是双仙巷亭。双香仙阁南行东,西南角有扇阁,后有小院,清新淡雅。

网络花园的主人

王师傅花园位于苏州市东南部。创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当时称为“渔隐”。清朝乾隆年间

网络花园的主人

期间(公元1736-1796年)重修,取“钓鱼隐居”之旧义,改名“网狮园”。王石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卓影水格、阚松读画轩、点春子等。王师傅花园的亭台楼阁都是临水的,花园里到处都是水。各类建筑布局协调、紧凑,以精致著称,典型的明式风格。

原园是宋代扬州藏书家兼侍郎史的“万卷堂”。清乾隆年间,购买并重建了已退役的光禄寺,并将此园命名为“王石园”。网主是渔翁,认同“渔隐”,意即隐居江湖。网师园意为“渔民捕鱼养老的花园”,与巷名“王思(王思,即今天的宽街小巷)”谐音。园内的景观布局和景点都充满了隐逸。

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南部,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始建于北宋。

沧浪亭

历年(公元1041-1048)曾是南宋初年(公元65438+2世纪初)韩世忠的住所。沧浪亭的造园艺术与众不同。不进园门,一池绿水环绕着花园。公园以岩石为主,面对一座土山,沧浪石亭就坐落在土山上。山下有一潭,山川由一条蜿蜒的长廊相连。假山东南的明道堂是花园的主体建筑。此外,还有500仙祠、坎山楼、翠玲珑阁、杨志阁和渝北阁。[3]

整个公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恰当的杰作。

此园几易其主,历经沧桑,但大部分建筑已被破坏修缮,而园内假山和园外池中的水仍保持着旧观。

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市景德路262号,现为苏绣博物馆。这个花园最初是

环秀山庄

五代钱金谷园旧址,明清时成为私家园林。现占地面积217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54平方米。景观以山为主,池水为辅,建筑不多。花园虽小,却很有气势。

苏州环秀山庄高清大图(76张)

园中的湖石假山为中国第一,由著名叠石艺术家葛所造。占地仅半亩,山中有崖、峰、洞、谷、台、斜路,千姿百态。董驰主山,赤背次山,气势连绵,浑成一片,就像一座大山,突然断成悬崖。

在坡道和小溪的交汇处,有几条清澈的小溪俯瞰着天空。雄伟美丽,犹如置身于万山之中,整座山经过精心处理,贴近自然,一石一缝,讲解得当,既可远眺,也可近观。难怪有“江南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美誉。[3]

溥仪

苏州艺术园高清图集(58张)

艺苑是明代建造的著名园林。它最初是由明代学者袁建造的,原名祖应堂。后被明末礼部左侍郎、东葛大学士(相当于副丞相)文徵明的曾孙文改名为尧浦。明朝亡后,归明朝崇祯年间进士姜才所有(号。敬亭)清初,又改称敬亭山房,后其子姜世杰改称“艺苑”。直道光年是缎业第七馆所在地。

艺苑是一座具有明代艺术特色的小园林。整个园林布局简洁欢快,风格自然简约,没有堆砌的繁琐感。其艺术价值远胜于晚清园林作品。从山川布局、亭子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节处理,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都在透析,用简洁的方法勾勒出造园的基本理念。艺术园建于明代,名药园,清初改为艺术园。[3]

欧源

位于苏州市小新港巷,因其东、西花园而得名。东园建于清初。

欧源

原名佘源,后扩建为现在的情况。房子的大门在南面,可以通过门厅、轿子厅、厅前西墙的小门进入西园。园内正殿是一座旧房子,有织帘,南北有院落,都是假山。北院东北角有一座图书馆,与民居相连,很好的体现了图书馆与庭院的结合。从住宅大厅往东,穿过庭院和小客厅,就是东花园。东园大约是西园的两倍大,西北有假山,东南有水池。城北端的正殿——瞿草堂,是一座重檐建筑,下有三个正殿,上有一重楼,与民居相邻。是苏州园林不可多得的典范。堂前黄石假山的堆砌手法高超。分为两部分:东部较大,有石阶可登池石壁,气势磅礴;西部较小,逐渐衰落,两山为“深谷”。[3]

退思园

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吴江区同里镇东溪街。是古镇的主要景点。它是清代任澜退位回乡后修建的。意思是“退而思之”,所以取名退思园。静修园总面积九亩八分。这个花园把以前花园的垂直结构改成了水平结构,房子在左边,院子在中间,花园在右边。

整个园林紧凑自然,与植物相结合,呈现四季景色,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退思园古朴典雅,水面过半,所有建筑都紧贴水面。由于花园漂浮在水面上,它是中国唯一的附水园林建筑。

静修花园住宅分为内外两部分。外屋有三个入口——轿子厅(厅)、茶厅、大雄宝殿,沿轴线排列,等级分明。外宅主要用于接待游客、举行婚礼和祭祖仪式。内屋有两座五层五层的赛马楼,名为“万象楼”,由双廊相连。走廊下面有梯子,既遮风挡雨,又分隔主仆。内外屋可分可合,布局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