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

在过去的40年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改革走过了40年的飞跃,从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农村经济体制来看,在这40年里,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始终是改革的主线,市场化是改革的基本方向,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是国家管理农村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

首先,农村土地改革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

1978 165438+10月24日傍晚,安徽省凤阳县凤里公社小岗村西,严立华的小屋里挤满了18的农民。此刻,一个关系到全村命运的秘密会议正在这里举行。这次会面的直接结果就是一份不到100字的合同保证书的诞生。其中,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分田到户;第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第三,如果干部成员保证把孩子喂到18岁。

此时,安徽安阳县小岗村生产队绝不会想到,在大合同保证书上按下手印的那一刻,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在当时,这是一个冒着被斩首风险的生死抉择,也是无奈之举。1978夏秋之交,安徽发生严重旱灾,大量农民背井离乡乞讨。村民们绝望了,于是破釜沉舟,打破了“大锅饭”。小岗村当年获得了大丰收,随后在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的大力支持下,小岗村全包的经验在全省推广。此后,家庭承包制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为适应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推进土地流转,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方向更加明确,农村土地设立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等三项权利, 按照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稳定家庭承包权、放开经营权的总体思路深化改革,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优化配置。

第二,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有效解决了供求矛盾。

从65438年到0985年,农村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粮食由集中收购改为合同定购,合同定购以外的粮食允许在农贸市场销售,由农民和收购者自由定价。除粮食以外的其他农产品的自由市场交易已逐步放开。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粮食以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建立,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2,粮食消费市场放开,粮票退出历史舞台,凭票供应农产品的时代结束。2004年,粮食收购市场也放开了。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同时,建立最低收购价、国家宏观调控粮食市场体系等支持和保护制度。

第三,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世纪初,农村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