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耕望的主要作品
《汉代太守史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刊,30,1947。
唐仆尚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刊,36,1956。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第一部分:秦汉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专刊,45,1961。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二部分: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45,1963。
原版雕版史料A、B辑,严耕望丛书,台北:美术出版社,1966。
唐史研究丛书,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
《论管理历史的经验》,台北:台湾省商务印书馆,1981。
历史问答,台北:台湾省商务印书馆,1985。
唐代交通图教材1-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刊,83,1985。
严耕望历史文选,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1。
《我和钱宾司先生》,台北:台湾省商务印书馆,1992。
严耕望的最后著作,李绮雯编,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特刊,83,2003年。
《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严耕望遗著,李绮雯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刊,105,2005。
《唐代交通图考——严耕望遗著1-6卷书目引文及古代地名提纲》,李绮雯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刊,83,2006年。
《如何学习历史:严耕望的三部历史著作》,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第二,论文
汉代县以下官员考,齐鲁第三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学报,金陵2 (1942): 43-94。
楚在汉中郡之地考辨,责善2.16(1942):8-12,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
明辨汉武帝所造年号,责任善2.17 (1942): 7-8,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
楚、秦、钱中郡考,善责2.19(1942):9-16,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
以秦客统治为背景,善的责任2.20 (1942): 4-8,齐鲁大学中国研究所。
秦丞相表,责善2.23(1942):4-11,齐鲁大学中国研究所。
汉代郡县以下官员考试补正,华西第三大学国学研究所学报,齐鲁,金陵3(1943):13-18。
北魏《尚书》制度考辨,《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18(1948):251-360。
北朝地方政府隶属制度考证,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19 (1948): 267-324。
魏晋南朝地方政府隶属制度考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第20期(1948): 445-538。
汉代地方官员籍贯的限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22 (1950): 233-242。
秦汉郎隶制度考辨,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第23期(1951): 89-143。
论唐代尚书省的权威与地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24 (1953): 1-68。
论唐代六经的性质与实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24 (1953): 69-76。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25 (1954): 135-236。
辨汉代地理县第一书即县政,中研院学报1(1954):19-39。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简史,大陆杂志9.8 (1954): 237-243。
唐代人文地理,中国历史地理,第二卷,台北:中华文化出版委员会,1954。
杜拜谒丞相前官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26 (1955): 309-313。
魏晋南朝的都督与都督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27 (1956): 47-105。
《唐旧书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28 (1956): 335-362。
《旧唐书》中的错误,《新亚学报》2.1,1956。
唐代纺织业的地理分布,大陆杂志13.11(1956):341-344。
唐宋时期中朝佛教文化交流,《中国佛教史集》第一卷,台北:中华文化出版委员会,1956。
从南北朝地方政治的积弊看隋朝的繁荣,《新亚学报》4.1,1959。
唐人在山僧院求学的趋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30 (1959): 689-728。
唐朝在新罗的学生与僧人,庆祝董作斌先生六十五岁文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外丛书第四种,1961,第643-679页。
北魏军镇制度考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第34期(1962):199-261。
汉代郡县以下官员考校,华西第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学报,齐鲁,金陵3(1963):13-18。
地方志简介,总督府略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35(1964):301-319。
《京韵十三路》、《开元十六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第36期(1965):115-121。
《唐代坊镇使臣考》,《李记先生七十寿辰文集》第一卷,清华学术出版社,1965,第259-274页。
唐代方镇使馆民政助理员,《新亚学刊》7.2,1966。
汉唐?一个斜考,新亚学报8.1.1967。
唐考论,《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38 (1968): 285-292。
唐洛谷考证,《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第39期(1969): 15-26。
唐代蓝田武关路驿站考略,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1969): 1-26。
唐金牛成都之行考辨,《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第40期(1968): 215-254。
通典所汉中至秦川驿道考证,新亚学报8.2,1968。
唐代茅州至吐蕃西通道二次考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所学报1,1968。
唐代洛阳太原路与驿站考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42.1 (1970): 5-34。
唐代凉州安西道驿道考略,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43.3 (1971): 335-402。
唐代长安至凉州两站考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所学报4.1,191。
唐代长安东北童生地区真武军驿道考辨,新亚学报10.5438+0.1973。
唐代关中地区的东西交通线,新亚学报10.1,1973。
唐代安北汗保两都考,钱穆先生八十周年纪念文集,香港:新亚所,1974。
唐代河湟青海地区交通军事城镇图考证,新亚学报11,1974。
《唐代滇越通道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所学报,8.1,1976。
汉晋时期滇越通道考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所学报,8.1,1976。
唐代道教流派考辨,北朝都城与西州、益州相连,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学研究所学报8.1,1976。
唐代黔中道教流派考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50.2 (1979): 361-380。
隋唐时期壶关道学考辨,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51.1(1980):53-69。
隋唐永济曲考辨,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53.1(1982):21-56。
盛唐与西南邻国的边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59.4 (1988): 957-976。
中世纪的桐柏山,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与考古组,第二卷,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第651-674页。
袁户籍与实有户数比例之调查,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67.1(199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