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化肥一切!关于肥料的历史、谚语和典故。

中国肥料生产和应用的历史

年龄

肥料生产

施肥

1900-1949是从国外少量引进的。后期办了两个小氮肥厂。主要生产硫酸铵。几乎全靠有机肥。

50年代主要生产氮肥,开始生产磷肥。年产有机肥配施氮肥约8万吨(有效养分),但氮肥比例不足10%。

60年代的氮肥主要是碳酸氢铵。化肥年产量约200万吨(有效养分)。有机肥配施氮磷肥,化肥比例20%左右。

70年代引进尿素生产线,氮肥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钾肥的引入,氮磷钾结合,化肥比例超过1/3。

80年代化肥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年产量65438+3000万吨(有效养分)。尿素和碳酸氢铵并重。磷肥主要是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有机肥的比例逐渐下降。化肥投入比例开始超过有机肥。

90年代化肥产量世界排名1,年产量约2000万吨(有效成分)。复合肥产量开始上升。

(每年进口化肥500-800万吨)主要依靠化肥,复合肥投入比例有所增加。钾肥还是要靠有机肥。叶面肥品种增多。

1998化肥总产量2955万吨,其中氮肥2226吨,磷肥667万吨,钾肥40万吨。(所有活性成分)

复合肥产量:磷酸一铵654.38+0.398万吨,磷酸二铵746.5438+0万吨,硝酸磷肥77万吨,三元复合肥654.38+0.50万吨,复混肥372.6万吨。(均为实物)

进口:809万吨(活性成分)。外汇25.2亿美元。其中磷酸二铵550万吨,氯化钾511万吨。

主要依靠化肥,秸秆还田增加。省与省之间、郊区与偏远农村之间肥料施用严重不平衡。

001耕地不聪明,粪肥要满。

吃生的,养肥有根的。

003粪土,土肥苗。

004作物中的一朵花完全取决于肥料。

005七十二农民第一,百亩农田第一。

006大海永远不嫌水多,庄稼永远不嫌肥。

007作物行里不用问,除了人力就是粪。

鱼靠水活,苗靠肥长。充油的灯亮了,苗壮胖了。

009肥壮,奶壮。

010春天之前,堆了一堆粪和粮食。

011粪水勤,粒粒重。

012一堆粪一堆粮;一个粪蛋,一碗饭。

013春比肥堆,秋比粮堆。

014庄稼长得更好,犁得又深又肥。

015菜咸而无味,田不肥而谷。

016肥料多的苗壮,王淼能得到更多的籽粒。(蒙古语)

017做生意比资本强,种庄稼比粪强。

018尿是银粪是金。

019粪便是庄稼的宝贝,没有它也会生长。

020粪是地里的金子,猪是家里的宝贝。

021庄稼闻起来有粪味。

爱粪如金的人是耕耘者。

023要想红,离不开脏。

024粪便厚如铜锣。

没有化肥,就没有大米。

026种田不用粪,盲人不用棍。

027种田是有技巧的,勤奋的。

积肥无巧合:烧、抽、挖、换、扫、割、沤、堆、捡、捞。

029积肥如积粮,一千船肥装粮。

肥料对你笑,看你能不能找到。

031肥料到处都是,我怕我不动手。

032扫垃圾当肥料,生产和卫生都好。

033地里有什么,簸箕就不离手。

034家土,虎在田。一担灶土,一担粪,就能压住幼苗的脚,让它们生根发芽。

035闲土三年肥沃,墙土七年不如草。

036土壤三年后会变成粪肥,粪肥三年后会变成土壤。

037屎倒三次,不打就烂。

038骨粉作为基肥极其有效。

沟泥、河泥、水草都是省钱的好材料。

挖塘泥,运河泥,防旱防涝,积肥。

041豆饼强,棉籽饼强,长。

牛粪一年凶三年。

牛粪是冷的,马粪是热的,羊粪可以获得两年的力量。

看到绿色就是屎。

045沤绿肥,无巧不成书,一层土,一层草。

046农民的两大宝贝,猪粪和红花(紫云英)。

047一年红花,三年好底子。

048粪肥多,庄稼好,还看施肥巧。

049甘蔗勤松土甜,香蕉勤施肥香。(戴)

050基肥黄金,追肥白银白银,比聪明肥多了。

051庄稼好的话,底肥要满。

052000层,不如一层鞋底。

大面积施肥,不如一条线。

054粪肥不浇水,庄稼撅嘴。

055追肥可适当追,小米堆积满仓。

056冷粪、果树和热粪蔬菜,根都烂在生粪上。

山田冷,又是石灰。

石灰是个宝,种田不可或缺。

059萝卜早浇,菜晚浇。

060粪肥和灰混在一起,肥效减半。

061肥效延迟,分层要充分。

062要想红,不脏不行。

●农业谚语和典故1 ●

种田劳动又重又无聊。一句“面朝黄土背朝天”,让一代又一代农民在城市里抬不起腰来。但是,农村绝对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看看哪些谚语和典故本身就是生动的故事。

整个领域就像刺绣。

想在地里把功夫做好,冬天一定要早耕,会导致泥草死。醴陵人管在地里干农活叫功夫,很有技术含量。丘陵地平整时留一掌提水,要求平整如镜。一方面有利于放水时灌溉整个山头,另一方面第一茬比较矮,插在高处容易晒伤,插在水坑里容易淹死。如果长得不一样,抽穗就不整齐。有“耕田要深,耙田要平,锄头下见收成”之说,也有“整场如绣花”之说,所以绝对是个细致的活。而且我市提倡绿肥过冬,红花一冬保绿。明年春天,犁会把草变成泥,让水浸泡,是不可多得的肥料。如果你不想种绿肥,你必须隔一年冬天犁地。所谓“耕田过冬,虫将亡。”否则,当当地被称为“马钉”的杂草长成气候后,不会晒死也不会泡在泥里,踩在泥里也不会死,就会导致“种粮拉犁”的后果。整个田块至少要分三道工序:先用犁翻浸坯,再用横铁耙刮泥坯,用竹耙整平泥耙,最后用木楼梯拖平,将浮泥压至手掌水平。犁好的田静静地放在田埂之间,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的好坯,等着农民去绣、去雕。

这两种土壤结合起来,过几年庄稼就好了。

这句谚语应该经常被一些年龄的人听到。其实也是在生产队时代。没有化肥的时候,粪肥短缺。耕种的主要肥料,在秋冬季节铲一些杂草上山,烧成了“火土灰”。肥料成分主要是氮和钾,肥力有限。也许是偶然,我发现了这种调节土地肥力的方法。生产队有人盖了新房,留下的老房子是黄土做的。把墙推倒,砸碎,铺在地里,就是为了补充多年耕作流失的矿物质养分,当然还有几年的好收成。这也是没有化肥的时候不得已而为之。在我的记忆中,厨房的地板也是泥泞的。赤脚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深色的一层。踩上去黏黏的,却是极好的肥料。生产队长一声令下,大家都回去用锄头锄那层薄薄的泥。这种肥料还包括烹饪和燃烧木柴产生的灰烬,以及在腊月二十六打扫卫生时从厨房墙壁和屋顶上扫下的池塘煤灰。当然,这种宝贝不能乱用,但从明天晚上开始一定要放在稻秧地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良田不种苗,不是沃土不种姜”,更何况大家都知道“好苗是半年的庄稼”。

肥料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去做。

农作物中的一朵花完全依赖粪便。种田最重要的部分是肥料的积累。千百年来,主要靠土壤和杂肥耕种。醴陵人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了“四勤八有”的经验。农谚说得很清楚:“早起三日作工,勤收野粪,五谷丰登”,“猪多粪多,粪多粮多”。除了粪肥,重要的是“火土肥”:冬天把草皮翻过来晒干,点燃后不会变成掺有碳屑的火土肥。除此之外,只有绿肥。至于化肥的品种,那是50年代才有的。

皂河不吃清明水。

讲的是草地早熟禾种子的浸种时机,指导春耕生产的经典信息是哪张薄薄的巴掌大小的春牛图。神龛下面的墙上贴着春牛的照片,上面只记录了节气。但是你可以了解当地的气候以及种植和耕作的时间。清明节前不久的一个晴天,我赶紧把种粒拿出来晾了两天。我不得不在清明节前下水浸泡种子。湖南省常见的民俗是“清明泡种子,谷雨播种”。醴陵谚语加“钱”字,浸种时间提高了一两天,当地精耕细作如此细致。然而,清明节气本身并不固定在每年的这一天。在操作上,有这样一句话“二月清明在前,三月清明在后”,进一步明确了浸种的具体时间。如果理解不好,还有一个更形象的:“油桐树叶大,马蹄铁大,所以把种子泡在泥里不是障碍”,“油桐花落地,种子在泥里”就很清楚了。这完全是经验,年复一年的积累。把种子泡在水里的过程也是选种。选种的方法是将黄泥磨碎,加入清水,制成泥水汤。利用比重的原理,蛇谷和二庄都是浮起来用勺子捞出来的,剩下的都是颗粒可靠的固体颗粒。捞上来的稻谷放在水泥做的梯田上,按照生产队的交代,分成了十八个小堆。队长站在一堆颜色更黄、堆得更大的稻谷左边,吹了一声口哨:“把稻谷分了,这堆是我的,其他的你总挑。”这不又是一个典故吗?

第一粒是糯米,第二粒插在最后。

都说头茬苗短,头茬收获的关键是尽可能增加有效分蘖,所以要注意浅移栽,有利于尽快返青分蘖。晚稻讲究“二禾子不用粪,全靠秋风秋雨”,说明晚稻更多的是靠风调雨顺,雨水充足,气温高,水稻才能长得好。另外,秋风来了,虫害会减少,收成也会有所保证。同时也说明晚稻一定能经受住风雨。所以二鹤子讲究的是结尾。一方面可以防止秋风把幼苗吹出泥来,随水漂走,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成熟期倒伏,影响收获。

一早七晚,单身在糯米地里。

是关于插秧量的问题。早稻气温低,分蘖少。基本上一苗长成一苗。为了保证有效穗数,早稻插秧一袋一个。但是,晚稻就完全不同了。温度高的时候,秧苗的分蘖能力就会强。一根会变成三根,插七根。到了收获的时候,会有20多根,果实累累。相比之下,糯稻的分蘖能力更好,苗架一般比粳稻强,叶片也更长,所以苗数太多,通风不好,但不容易成熟。所以插一个就好了。到了80年代,晚稻杂交水稻普及,一个一袋。在秧田里就已经分蘖成四五瓣了,然后插田后分成四五瓣,足够保证亩产有效穗数。到了90年代,早稻杂交水稻逐渐普及,现在只需要插一片早稻。这条谚语完全被歪曲了。不仅如此,21世纪还发明了营养土抛秧技术。幼苗被培育在小塑料杯里。在移栽季节,它们被一个一个地摘到田顶,被抓起来拔下来撒在田里。根本不脱鞋袜,连字都省略了。

春天争太阳,夏天争时间,所以凡事担心都不晚。

是关于水稻插秧时机的问题。种植草地早熟禾时,田间温度低,幼苗转绿慢。种一两天也没多大区别。晚稻的种植正值盛夏,万物生长迅速。前一个小时种的苗和后一个小时插的苗明显不一样。耽搁一天,即使是同一片丘陵地,一个接一个插上来的秧苗颜色也绝对不一样。而且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几乎同时进行,称为“双抢”,抢了收成又抢了种子,农民忙碌的屁股不沾地。所以也有“插田如上阵,打粮如抢宝”、“插田扮成稻就走”、“抢季闲人”的说法。醴陵人讲究“不插武夷稻”“不插八一稻”,一般要求早稻在五一前插,晚稻在八一前插。所以也有“田里插小人边,晚上点燃分币插田里”的说法。

第一条路如擦墨,第二条路如抓贼。

讲的是水稻中耕的技艺,醴陵人叫它割草田。秧苗下到田里,早草一个星期,晚稻三天。当幼苗长出新根并开始变绿时,就需要给田地割草了。精耕细作讲究至少割两块田。割草田的作用就是把那些活得比幼苗快得多的杂草压死。所以,地里要小心割草,不然追出来的肥料会喂杂草。第二次割草要进行到稻苗垄差不多全了。此时稻田整天淹水,缺肥缺氧,水面上长出新根。这时候就要及时踩沟折断向上的虚根,在田埂里踩出沟来降低水面,及时补肥。第二路割完田的时候,秧苗已经开始发芽,此时主要伴生的杂草谷壳已经开始抽穗。如果二道田割得早,秧苗和谷壳长得差不多。我学到的第一项农业技术,就是通过识别谷壳叶片中间略带白色的叶脉来区分和拔出谷壳。所以这句谚语里还有一句话,就是“第一条路是耕田填口袋,第二条路是踩沟。”我们家乡的冷水又闹了。那个深泥足的地里时不时会有泥潭,踩下去淹到腰部也不奇怪。所以我们在割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手拿着备用的秧苗来弥补秧苗的不足,另一手用来舔秧苗周围的草,而不是脚。当我们抓到一把草时,我们把它压进泥里,然后用脚踩进泥里。一路下来,没必要挺直腰板站起来。第二遍割草的时候,苗已经长高了,用手舔的话,叶子会刮到脸上,得用脚,也不用小心头。但是,如果你站不稳,你会发现手里拿着一根割草棒来帮助平衡。头上戴着以竹签为骨、以树叶为体的帽子和麻纤维,完全是一副歪风细雨的架势。

春天多抓一只蛾子,秋天多抓一筐。

水稻的生长环境是长期高温高湿,各种病菌和飞虫滋生。当地的水稻害虫主要是螟虫。从水稻一季收获开始,螟虫已经繁殖了三代:大螟虫危害稻田,二化螟就是螟虫,从里到外把壮苗吃光。三化螟又称稻螟,咬断穗颈,穗上的谷粒脱落。醴陵人想了很多办法对付螟虫。春天捉飞蛾,夏天捉飞蛾,冬天捉杂草,去卵。春天,当幼苗变绿时,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子吃害虫,这是农民等不及的事情。因此,农民们自然感激这只丑陋的鸟。就连老奶奶们也能理解小燕子进屋时说的话:没有油,没有盐,你的房间里只有一个鸡蛋。奶奶也知道,燕子每年都会收获它们的晚稻,没有它们的帮助,它们也会飞到遥远的南方去。中间,我要飞越广阔的大海。燕子厌倦了飞行。当他看到海上有一个高大的树桩时,他就倒下休息了。原来是海里的一条大鳗鱼,在等燕子。燕子确实有点调皮,主家觉得他随地便便,墙上留下了白色的痕迹。老人会教你用两个竹钉在墙上托住一块瓦,燕子会在瓦上做窝。燕子不嫌弃主家穷,但在老家,燕子不来的家一定不是好人家。年轻的时候,我以为是迷信。现在想来,这种在人家家里筑巢的鸟,早就学会了像主人一样早出晚归。如果这个家庭封闭几天,或者早睡晚起,燕子真的很难适应。所以燕子和人回来找老窝,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后来人发展太快,种的树苗越来越多。单靠燕子是做不到的。在20世纪50年代,紫色的光被用来在田野里整夜发光。利用飞虫的趋光性,引诱飞蛾过来,在灯光下落入盆中淹死。后来用专门的农药防治,效果很好。但毒素残留高,燕子也受影响,日渐减少。近年来倡导绿色农业,农事禁用农药,恢复了光诱和生物防治的迹象。这对燕子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