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作文,帮关羽评价500字!!
关羽是罗贯中刻画得最起劲的武将,与《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诈”和诸葛亮的“睿智”齐名,堪称“仁义”。他全身闪耀着超越世俗的理想人格的光辉。毛宗岗评价他是“古今名将中的第一奇人”。所以,虽然最后没能守住荆州,但他依然是人们心中崇敬的英雄。真的可以说“忠义高耸,成败不足以成英雄。”关羽的骁勇善战,忠义刚毅,曾几何时在美国等。通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已经深入人心。长期以来,关羽被视为仁义忠义的化身,受到历代统治者的赞美和崇拜,关羽的形象也逐渐被神圣化和神化。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价《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艺术形象,就要拂去他头上的各种光环,还原他本来的性格。
关羽最突出的品格是忠诚,它包含着多重丰富的内涵,既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也有对君主、兄弟和朋友的忠诚。汉末,天下大乱,官员腐败,权贵横行。关羽怀着一种忧国忧民、救民于水火的家国责任感,在桃园与刘备、张飞结为死党,并为此奋斗终生。义二字贯穿《三国演义》,尤其是在关羽身上。可以说,关羽的一言一行都离不开“义”。刘备兵败投奔袁绍时,关羽为了保护自己的两个弟媳,不得不投降,但曹操先有三个约定:一是保节操,不投降曹操;二是保护两个嫂子;第三,忠诚与誓言。一旦你知道刘皇叔的下落,你会立即去找他。即使关羽拒绝换上曹操为他做的新袍子,因为这件衬衫是他的哥哥刘备给他的,尽管它已经破得无法补救了。可见关羽真情实感,忠于自然,忠于义。在他眼里,投降是灵活的,但唯有对汉朝的忠诚,对刘备的义,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关羽的义气绝不是一般的忠诚,而是一种勇气。他的义重于泰山,重于生命,经得起世间的各种考验。
关羽也是一个有着高超武艺和崇高道德修养的人才。《三国演义》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关羽在三军中的英雄气概。比如华雄被温酒割了,写得惟妙惟肖。一是华雄声称要斩将军首级,比如从口袋里掏出东西。然后他写道,几个将军被他斩首了。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惊骇不已,关羽却挺身而出,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倒吧,走了就来。”正当雷声隆隆,鼓声震天,大家还惊魂未定的时候,关羽已经把华雄的头抬了起来,扔到了地上——杯里的酒还是热的。六十六回“关云长独赴会”是关羽勇气、聪明、自信的又一次绝佳展示。关羽知道鲁肃邀请吴栋是鸿门宴,可能对他不利。他沉着应战,以超人的谋略和机敏抓住了鲁肃,最终控制了局面,转败为胜。从容的走在千军万马之间,像入了无人之境,很神奇。不仅如此,关羽内在的人格修养也是特别令人钦佩的。他深明大义,金钱、美色、薪水都动摇不了他,表现出高尚的节操;《华容道》对曹操的解读,也说明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和感恩善良的人道主义精神,不忍杀人。
同时,关羽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弱点,主要是生性高傲,有时难免不听劝告。关羽的矜持和傲慢固然与他自身的文武气节和名声有关,但也给他带来了终身的遗憾。关羽在荆州的时候,诸葛亮问关羽他的镇守之策。关羽只回答了“武力拒曹骏”和“分兵拒孙权兵”。虽然我认同诸葛亮“北拒曹操,东拒孙权”的八字箴言,但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性格行事。孙权派诸葛瑾向他的儿子求婚,两家结了婚。* * *与君交战,关羽勃然大怒,说:“我虎女愿嫁子。”最终,她被打败并被杀。
总之,关羽是一个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忠臣,也是一个对大义、智慧和勇气有着深刻认识,有着无与伦比的勇气的理想人格典范。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也有骄傲不服输的一面,但这并不妨碍千百年来人们对关羽的喜爱、敬仰和怀念。
总结三点:
1.关羽人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被称为“绝对的义”。
2.关羽是一个有着高超武艺和崇高道德修养的人才。
3.关羽也有骄傲不听劝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