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姓的起源和历史
苗姓的起源和历史包括糜姓、苗父和迁徙。
1,米姓
出自糜姓,糜姓的一个分支,即出自楚姓。最直接的姓石祖是窦本黄的封地,是楚国大夫巴伯(窦月娇)的儿子,属于封地之名。
在黄文彬的后代中,苗家以祖先的封建城市命名,黄文彬和他的父亲被尊为祖先。这也是汉族苗姓人口的主要来源。楚国的及其后裔定居在河南济源的妙亭,所以这位楚大夫的后裔姓苗。
2.苗医生的父亲
源于上古神医苗父,以其祖先命名。据传说,他治疗过许多病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称他为“博士”并不过分。因此,人们把他视为“古代的医生”。
3.移民
源于少数民族而改姓的百济、高丽民族,被唐政府迁到辽中、辽西、河北等地,其中一部分人改汉姓为苗。
苗姓传统文化;
王俊1
东阳郡建立于西汉,三国鼎立元年(徐兵,公元266年),会稽郡设在东阳县,郡治在浙江省金华分署,当时设在浙江省金华市。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故称“八吴”。
2.伊犁
伊犁因著名的伊犁河而得名,伊犁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就与新疆和内地关系密切。远在汉代,史书《汉书》就以“伊犁”之名记载了伊犁。
3.大厅号
(1)东阳会馆:希望建立会馆。
(2)伊犁会馆:希望建立会馆。
(3)惠华堂:源于唐代庐州壶关人苗金清。在唐的《倡闲》中,就记载了苗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