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的保安族
人口是12212。
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
居住区的保安人使用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蒙古语系。大多数安全人员都熟悉中文。
安全人员使用中文作为交流工具。
信仰伊斯兰教。
保安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保安是从地名自称的。明朝万历年间,在青海铜仁设立保安营,建保安城。过去人们称其为“保安回族”,因为其伊斯兰教信仰和习俗与当地回族相似。1950根据民族意愿被命名为保安族。根据传说、语言特点和一些与蒙古人相似的生活习俗,可以认为,保安民族是元明以来,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与生活在他们周围的回、汉、藏、土族等民族长期交往而逐渐形成的。受封建农奴主压迫,被迫迁移到保安族唯一聚居地甘肃省宝石山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故里相邻的三个村庄,当地习惯上称之为保安族三庄。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
保安族/406/2005-5-30/宝安. swf
保安妇女春夏穿的绣花鞋
这款鞋的造型很有特色:浅口,尖头,脚趾微微上翘。鞋头饰有粉色螺纹尖刺,随脚步舞动,美观大方。鞋跟处有红布做的“提跟”,既美观又容易穿鞋。鞋底用麻线制成的千层白布,鞋面用深色布,鞋面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绣成菱形格子和条纹,色彩极其丰富。这种绣花鞋大多是年轻女子穿的。鞋子低,容易保持凉爽。鞋底是用麻线手工制作的。
宝安女子“棉靴”
保安族人口较少,属于中国65438+万以下的“特殊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积石山等地。保安族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主要从事农业。历史上与土族、东乡族、回族、藏族交融,曾被称为“保安回族”。宝安人尤其擅长制作各种刀具,“保安刀”是享誉海内外的民族特产。这里展示的是一双女性穿的棉靴,深受宝安人的喜爱。黑色布料,红色刺绣,三层锁面,高。靴面用彩色格子装饰,呈现菱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鞋头上有彩色线钉。其特点是长靴、厚底,既能防寒保暖,又适合农家生活。靴子的鞋底是手工缝制的千层,非常结实。靴子的鞋面绣有各种抽象图案,线条绚丽多彩,色彩十分艳丽,体现了保安族独特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