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珐琅彩烧蓝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唐代以后,珐琅彩的烧蓝工艺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种是应用在饰品上,后来成为以“银蓝釉”为基础的烧蓝工艺。

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在铜银胎的基础上逐步向瓷胎拓展。制作工艺不仅采用青铜工艺,还采用瓷器工艺,还结合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创造出以蓝色为主的风格,最终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景泰蓝”珐琅彩工艺。

从这种技法来看,唐代珐琅彩的蓝釉技法是比较原始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虽然有大蓝、大黄、墨绿、紫红色,但是色釉不够致密,表面出现气孔、薄片。

第二,流程不一样。后世成熟的珐琅工艺,要经过清洗、干燥、涂釉,胎体还要一起烧制、打磨、抛光。

过程非常复杂。先在应时、长石等原料中加入纯碱、硼砂等溶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遮光剂,再加入金属氧化物等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和熔化后,它们被倒入水中并淬火成搪瓷泥浆。

将珐琅彩膏涂在金属制品表面,填充,入炉烘烤,使彩釉由砂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冷却后成为固定基质的艳丽彩釉。为了使琉璃像景泰蓝的高度一样平整,需要重复这种填充和烧结四五次。

从物理上分析,唐代珐琅彩烧蓝的工艺比较简单,仅有的工序就是清洗、烘干和直接在胎体上涂抹一些熔化的珐琅彩釉。所以珐琅会出现在应用点不全,釉面不均匀的景泰蓝装饰中。

这说明珐琅彩技术在唐代仍处于成长期,其多色釉不均匀,导致同一釉面上出现不同的色调和色度变化,但也显得釉色更加丰富自然,增添了一种原始之美。因此,这匹马为人们研究珐琅彩釉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