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码头的历史演变

1912(民国二年),津浦铁路局成立轮渡处接管轮渡,轮渡业务划归国家。

1928(民国十七年)墩于8月8日完成。为了保证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顺利进行,国民政府决定在下关河上修建码头迎接孙先生的灵柩。它被命名为津浦铁路的首都码头。奉安大典结束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灵柩所到之处均命名为“中山”,如中山门、中山桥、中山路等。灵柩上岸的下关码头也被命名为中山码头,沿用至今。

目前,中山码头候车大厅里有一个大型宣传页,用大量图片和资料详细介绍了这段历史事实。中国人民解放军于4月23日渡江占领南京,1949。渡江部队在中山码头登陆,从益江门进入南京。从此,中山码头和邻近的一江门、下关电厂成为纪念渡江战役的重要场所。甚至有市民建议在中山码头建渡江战役纪念馆。

随着南京经济的恢复,作为当时唯一的过江通道,中山码头繁忙起来。高峰期,JAL约有150个航班。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极大缓解了渡江轮渡需求,中山码头客流也迅速下降。特别是随着2004年南京北站(浦口站)再次停运,渡江轮渡需求进一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