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则徐禁烟的评价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今福州)人。1839年3月,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州禁烟。
销毁鸦片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火烧,但这种方法并不彻底,因为烟膏也可以从废渣甚至土壤中提取。英国人曾经预言,中国的官员不会把鸦片烟全部销毁,他们会趁机去偷或者倒卖鸦片。
林则徐在沙滩上做好了两个大水池。涨潮时,海水被注入池中,并与盐卤石灰混合,因此鸦片在池中发生剧烈反应。退潮时,打开水闸,让鸦片渣随潮水冲入大海。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在大家眼睛的监督下,没有缝隙可钻。
林则徐为了表现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和凛然的正气,特地邀请了外商、船长、传教士等人到现场参观,让外国人亲眼目睹卖烟的全过程,他们对林则徐办事认真、彻底的态度表示钦佩。根据他们的文字记录,他们认为在虎门销毁鸦片是一次成功而彻底的行动。“我们反复检查了卖烟的每一个流程,中民的认真和忠诚态度无可挑剔。”
面对外来侵略,道光起初很傲慢,后来他害怕投降。当英国侵略者北上定海,镇口进一步威胁京津地区时,他以“误国害民”的罪名罢免了林则徐。祁山被指派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求和。中国人民历来崇敬爱国为民的英雄,唾弃媚外求荣的民族败类。广东士绅和广大爱国官兵得知他们的“林老爷”被撤职后,大为愤慨,当即拿出“万人伞”、香炉、镜子、林则徐颂,表达挽留的真情,并对林则徐表示哀悼。牌匾上写着悼词,歌颂了林则徐在广东禁烟和抗英的历史功绩。
林则徐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就连他的对手和敌人也不敢怀疑他的伟大,对他抱着崇敬的态度。
林则徐“禁烟运动”新论
发布日期:2003年8月-16作者:张永栋
一百六十年前,林则徐在中国发起了一场“禁烟运动”,不仅在当时世界引起轰动,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林则徐成为中国的“民族英雄”,在中国声名鹊起。1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分析林则徐当时的“禁烟运动”时,会发现有很多问题需要人们有新的认识。尤其是将林则徐的行为称为“爱国行为”是值得质疑的。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的争论。
一、林则徐“禁烟运动”前的中国
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新航路的开辟和现代工业的兴起,从14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文明拉近了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距离。在古老的东方,尤其是充满魅力的中国,西方国家早就有意打开封闭的古代中国的大门。当时的海上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于16世纪来到中国。葡萄牙从西向东去印度,绕过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明代郑德九至十一年(公元1514-1516年)期间,到达广州沿海,在广州附近的一些小岛上做一些中介商。郑德十二年(1517年),八艘葡萄牙船只来到广州珠江港口。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8年),在宁波,明朝官兵也曾与葡萄牙人发生武装冲突。根据西方的记载,葡萄牙在这场战役中有500多人死亡。1561年左右来华的葡萄牙人,因为船上货物潮湿,需要“借地晾晒”。他们贿赂广东地方官员,租借澳门。年租1200元,1740年减为5200元,一直付给单县。
西班牙从东到西来到中国,又从南美来到菲律宾。1571年,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帮助当时的明政府打击了以林凤为首的中国海盗,从而开始了与中国的最初关系,但当时的交流仅限于福建海口的贸易。1575年,西班牙第一次到达中国大陆,要求与中国进行贸易,这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允许。
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兰也开始寻找与中国的关系。荷兰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西方大国。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荷兰商船首次来到广州,要求与中国进行贸易。然而,在没有得到明政府允许的情况下,荷兰人两次占领了澎湖列岛。四年后的明天,明朝官兵收复澎湖列岛,然后荷兰人占领中国台湾省。直到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将荷兰人赶出台湾省,荷兰人的“武力贸易”方式才告结束。
英国始于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曾两次上书中国皇帝,要求建交,但均告失败。1637年,英国向中国派出四艘军舰,驶入珠江和广州,要求与中国建交。结果就是和中国发生了最初的冲突。1792年,英国以庆祝乾隆八十寿辰为名,派出以马嘉尼为首的代表团来华。九月,在热河拜见皇帝,提出在宁波、舟山、天津等地开设通商口岸,设立商亭等建议。全部被乾隆皇帝给英王的“圣旨”拒绝,马嘎尔尼被迫失望。1816年,英国派遣以阿姆赫斯特为首的使团来华,主要目的是寻求进驻北京,开放北方通商口岸,为广州的英国商人争取更大的自由。但因阿米什等人坚持不跪不叩,与青岩发生争执,被赶回。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船主率领广东商业博物馆工作人员林赛(别名狐狸夏)、传教士卡尔·居兹拉夫(Karl gutzlaff)等70余人在中国进行实地贸易考察。
1660年,中国公司在法国成立。1688年,法王路路易十四派狄成、白朴、洪若翰、李明、刘英等五位传教士到北京。1698年,第一艘法国商船来到中国。从路易十四、路易十六到拿破仑,法国多次向中国派出传教商船。
美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1768年,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次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商船在广州卖西洋参,赚了37000多元,从而吸引了大批美国商人到中国做生意。另一方面,美国是后来者。未来,发展中的美国将以其强大的技术、资源和资本实力,逐步取代一些“老牌”西方强国。
虽然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派出大量大使和商人,以及商船队来华进行贸易,但在这三百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有利地位,这一点从中英贸易关系中可见一斑。(当时英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其余荷兰、法国等国对华出口总值不到英国出口总值的一半)。请参见下表:
中英进出口贸易额及其指数(1760年至1833年的年平均值)
价值单位:白银指数:(1780年至1784年)平均值=100。
年度进口指数出口指数
1760-64 470286 36 1 979586 47.0
1770-74 1466466 12.6 2119058 101.0
1780-841301931 100 0 2083346 100 0
1790-94 5007691 384 6 5843714 280 5
1800-04 7715556 592 6 7556473 362 7
1820-24 6525201 501.2 9816066471.2
1830-33 7335023 563 4 9950286 477 6
(参见严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出版社1955年版,第2、3页。)
英国用什么和中国进行贸易来换取中国的商品?就进口到中国的商品而言,英国生产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中国人真正喜欢的。当时英国自己的王牌商品是羊毛纺织品,但这种商品既不精致也不便宜,在中国找不到什么顾客;英国商人(主要是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出口的大部分商品是茶叶,其次是生丝、土布,以及一些零星商品如大黄、瓷器、糖、樟脑等。,向中国出口羊毛纺织品和金属(铅、铜和春货),从印度运输棉花;美国从广州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生丝、茶叶和土布,出口中国的是西洋参、毛皮和檀香。所有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对中国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中国有大量的绸缎和土布。英国呢子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不赔钱卖不出去。例如,1786年至1829年,英国曾8次来华推销棉纺织品,但都没能畅销,多次赔钱。1821年,英国向广州出口了4509件粗花呢、416件剪羊毛和天鹅绒,在广州市场出售,损失达60%。
在英国,一些奢侈品的市场需求很少。虽然印度的棉花很有用,但中国也是一个盛产棉花的国家。只有江浙棉花收成不好,印度棉花才能找到市场。18世纪末,东印度公司每年从中国出口大约400万两茶叶。仅此一项就可以抵消当时英国从中国进口的三种主要商品(毛织品、金属制品和棉花)。中国结实的土布畅销欧美市场,美国商人每年从中国贩运两三百万匹马。这样,当时英美等国无法给中国提供什么像样的商品,却又急需中国货,所以中国经常大量超出对外贸易。就中英贸易而言,到贸易战前夕,中国每年的剩余价值高达二三十万元,英国不得不用白银(西班牙和墨西哥银元)支付,以至于当时来广东贸易的外国商船带的货物并不多,但大量是银元。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往往把90%以上的现金带到中国,商品并不多。因此,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整个进出口业务从不亏损。
中英之间的贸易平衡,以及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平衡,加剧了双方的贸易矛盾和摩擦。当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自身的农业和手工业完全可以满足封闭自给的需要;从西方国家的角度来看,虽然他们的技术先进,产品新颖,但他们的工业产品要大到足以挤出来自中国的商品,突破中国市场紧闭的大门,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比如最早来到中国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现在还不是工业大国,生产不出任何要进口到中国的制成品。葡萄牙虽然租借了澳门,但只能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手工艺品运往南洋、印度和欧洲销售,把东南亚的香料、药材和少量欧洲商品运往中国。这种贸易中,中国货往往超过,而他们的支付手段是白银;西班牙还经常从墨西哥运送大量白银到吕宋,福建、广州的商人将丝绸等货物贩运到吕宋,换取银元运回中国。这两个原因说明,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和辽阔疆域的古老国家,不是靠几件现代产品就能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也不是靠几件新产品新技术就能改变中国人的消费传统。请参见下表:
东印度公司对华商出口货物的损益
1775年至1799年年平均价值单位:银。
羊毛制品、金属制品和东印度产品年产值
1775-79 -23788 +7679 +17512 -2831
1780-84 -22456 +6754 -4849 -23199
1785-89 -26284 -4443 +24829 -7906
1790-94 -1061877 +24746 +26703 -62141
1995-99 -191552 +9772 +20687 -168099
(参见严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第17、20页。)
二、带着“中国大国”梦想的清朝
从16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想方设法打开中国的大门,但长期与世隔绝的清政府并不想急于与世界交流。在他们眼里,中国仍然是“中国的大国”,没有必要求助于外国。相反,由于民间与外界的接触,反对清朝的声音增多,自然清政府反对打开国门。台湾省的反清政权在1683年被摧毁。次年,康熙曾下令开放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四个口岸对外贸易,广州是当时对外贸易的集中地。1757年,乾隆皇帝干脆把交易地限定在广州。
为了限制外商,清政府还设立了“公库制度”,规定外商必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库”在中国办理贸易等事务。“公费旅游”制度由来已久。早在明代,废除“市舶司”的制度就逐渐形成。明朝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是由一个专门机构,即市舶司来管理和经营的。后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官员直接与外国商人打交道的“城市贸易公司”制度不再适用。于是,这个制度被废除了,政府任命了几个商人成立了一个牙科事务所,进行进出口贸易。这种组织被称为“牙科事务所”和“外国事务所”。18世纪初,为了避免竞争,外国商人组成了一种带有行会性质的“公共银行”。所有进出口贸易都由公共银行管理。大众银行一般称为十三家银行(最多到二十六家,最少只有四家,不是十三家)。它在清政府的对外关系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公共银行首先是一个垄断性的商业组织。所有国外进出口货物都由他们承保。从中国内地出口的货物为代销,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是确定的。它还取代清政府行使政治职权,外商在中国进行贸易时要缴纳船票和货物税,称为“保税工资”。此外,它代表政府处理所有外交事务。外商不允许与官员直接交流,所有的命令和文件都必须由公库传达,所以公库实际上是一个兼具商业和外交性质的半官方机构。
此外,清政府对外国商人在中国的活动施加各种限制。乾隆年间(1760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防洋五事”,由清政府颁布实施。所谓“防洋五件事”是:第一,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商到广东后,由驻地工商管理检查;第三,“借洋资,聘汉人为仆,应予禁止”;第四,“禁止外国人雇人传递信息”;第五,“船舶靠泊年”和“召集营员检查”。嘉庆十四年(1809年)颁布了《人洋贸易章程》,规定“军舰、轮船不得擅自进入内港,外商不得在澳门长期逗留,澳门账目要查”等等。道光(1831年)制定了《防异章程》和《八条章程》。章程除了重申以前的规定外,还包括禁止外商走私枪支,禁止私聘买办,限制外商在中国的行动,如禁止外商乘坐轿子,禁止外国妇女入城,禁止外商擅自出入营业厅等。
此外,清政府还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粮食(米、谷、麦、豆、杂粮)、五金(金、银、铜、铁、铅)、军火(硝酸硫酸盐)、书籍(史书、统一编年史、地理图等。)严禁出口。丝绸、茶叶、大黄的出口数量也有一定限制。以琉球为例。按照乾隆1764年的诏书,只允许“每年养蚕五千只,三千只”。所有的口岸和出入境场所也要“严格复查,以影射杜”(《清代经济资料提要》第491-492页)。)。虽然进口货物的定期税(包括运费和运费)很轻,大约是百分之二,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贪污成风,官方采取了大量的“规定”和“商用”。据新竹、李侍尧等人1759年记载:“外国船舶进口时,从官礼到官吏、家属、总务、总管事,规章制度有:满火、开舱、上船、丈量、贴写、小包等名* * * 38。真的很难被迷惑。”,所谓“用”就是公行的办公费和“公行欠外债、税率亏后的补偿费,本来值三倍,后来逐渐增加。1810年,英国大班罗伯特(J . W . Roberts)向广东巡抚诉苦说:“当初洋行惯于与洋人共盈亏,如今却用日本合伙人,致使怀远人迁走。“比如棉花,每石的价格是八两银子,要两两四分钱,含税银,大概四两。我们进口的棉花是以前的三倍,使用的棉花也是以前的三倍。每石约二十两银子,即二十次。”(参见王之春:王国柔软的历史。).)。
上述贸易制度和贸易状况构成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应该如何评价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笔者认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害人不浅的。一方面,它限制了中国商品的出口和中国人与西方的贸易;另一方面,它也阻碍了中国人民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种阻碍在18世纪以前是显著的,当时西方一些先进国家处于发展初期,对世界的“贸易侵略”还仅限于印度和南洋。以当时中国的强大国力而言,处于发展初期的西方国家并不具备对中国进行大规模“贸易侵略”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敞开大门,自由开放贸易,中国就会拥有它。比如日本明治维新开放的结果,赶上了西方国家。正是由于清政府继续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才在“鸦片战争”中给中国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虽然当时西方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但是东方的清朝继续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不仅越来越落后和腐败,而且与世界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此时,中国已经从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变成了一个“东亚病夫”。为什么一个曾经领先于人类先例,带来了许多古代文明和发明,以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历史学家等等的古老国家,在迈向现代文明的时候突然止步,被世界的发展大大地甩在了后面?一些历史学家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的无能和无知。当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除了这些原因之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原因是:
第一,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中国社会最初的氏族走向乡村的过程中,存在着以父母为中心、长子继承原则的宗法制度。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君主的家族统治,家族和国家是由血缘的宗族纽带整合和维系的。家庭中的宗法制度延伸到国家,是中国封建专制之后“我为国”、“皇权天下”的高度集权的君主政体。自秦始皇在中国建立了这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以来,两千多年来,尽管有这个封建专制的王朝,但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迭,甚至清朝的建立,也不过是一个封建专制王朝取代了另一个封建专制王朝。秦始皇建立的中国封建专制王朝,一直以君权至上、皇帝至高无上为特征,自上而下建立了以“皇权”为核心的高度集权的社会制度。为什么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不仅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封建专制时期?这是因为与西方相比,一方面,中国的封建专制时期长达2000多年,时间长,影响深远,而西方只有几百年;另一方面,中国的中央集权国家一建立,就基本囊括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中国现存的大部分民族。几千年来,中国经历了几十个朝代,几百个皇帝,但都是“农民王朝”而不是另一个“农民王朝”,都是以“农民暴动”为基础,都是“农民以山为王”的结果,两千年来没有变化;而在欧洲,很多民族从来没有统一在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政府的国家里。大多数国家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分散君主制国家。这些国家不完全是“农民暴动”的结果,有的是民族自治的结果。这些原因造成了中国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长期存在。
二是封建专制王朝提倡的蒙昧论的影响。
欧洲社会从古至今没有一种思想垄断和支配人们的思想,而中国长期的“儒家思想”也一度成为垄断和支配人们思想的理论。中国的儒家主张孝道、修身、仁爱等等。其中的孝道理论,即祖先崇拜、对长辈的孝敬、对父母的顺从,已经被中国封建统治者转化为对君主的崇拜、忠诚和顺从。《考据》说“君子之事,以孝为先,故忠可转于君子;兄弟,所以顺可以走得更远;这说明,由于家族与国家的同构,家族中的“孝”、“兄弟”、“居家”等伦理规范成为了国家的普遍规范,“忠”、“顺”、“孝”都走向了“君”、“龙”、“国”。在同构社会中,“忠君”观念成为了孝观念的必然延伸。所谓“修身、仁义”,不过是建立在“忠君”、“至上”的观念上,以至于封建专制统治者所鼓吹的所谓人生价值,在于“舍生取义,舍身为仁”,“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忧其民,远其江湖,忧其君”。quot”“仁”是君子的“义利”,没有人民的“己”和“义利”。只许州官放火,各类人不得点灯。“君子可以随意‘吃喝玩乐’,而形形色色的人只能恪守‘仁义’。"
第三,以农业为主体的长期封闭的自然经济。
18、19世纪的欧洲,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命,欧洲经济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工商业开始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自然经济形态。虽然秦汉以后中国的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广大的汉人居住的地区,仍然以农耕为主。农民被分成小块土地,家长制家庭作为生产单位,使用简单的工具。人们按照性别和年龄形成自然分工,这就是中国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小经济虽然分散、规模小、层次低,但当时的中国农业养活了中国90%以上的人口。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来源,也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和历代政权求稳的基础。中国这种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强烈排斥商品经济。在中国古代,小农生产者不仅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还生产自己需要的日用品和手工制品。这些产品基本上是自用的,与商品经济无关。因此,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表现在人们“重资抑衰”、“重农抑商”的观念上。与工商业相比,农业不仅生产落后,效率低下,而且造成人们经济观念保守,缺乏商品市场意识,无法接受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反映在当时清朝统治者的观念上,就是把外国的先进技术视为“妖术异术”,反对民众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第四,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东亚大陆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那里绵延着巍峨的雪山。除了陡峭的天山,西北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北面是内蒙古高原,覆盖着草原、沙漠和不可逾越的森林。东北部覆盖着白雪皑皑的兴安岭,冰雪覆盖,险峰林立,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而东南部则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古代这样简陋的交通工具无法打通与外界的联系,更无法了解外部世界。同时,中国的自然环境导致生产方式以农耕为主。中国位于北半球的温带、黄河和长江流域,气候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中国是一个被高山、沙漠和大海包围的大陆国家,与外界交流极其不便。中国不同于世界上许多以远洋航海和草原游牧为生的民族。他们必须在封闭的土地上谋生。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保守性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正是在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下,“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才长期在中国民众中流行。所谓“中国也在世界”,表现了一种以世界为中心的狭隘心理。
三、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鸦片
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在与中国的相互贸易中一直处于劣势。从17世纪到18世纪初,所有的英国商人都要把白银(多为西班牙和墨西哥的银元)运到中国来贩运货物。18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商人运往中国的货物中,特别是印度棉花中,可以回收到一些白银,但数量仍然只能部分解决中英贸易的不平衡。总的来说,当时英国在中英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8世纪后期,一些英国商人开始发现鸦片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在中国找到市场,可以用来扭转英国在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于是,鸦片成了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
鸦片最初产于印度和小亚细亚。1767年以前,每年从印度进口到中国的鸦片数量不超过200箱。当时清政府允许进口鸦片用于医疗。1773年,英印政府确立了向中国进口鸦片的政策。1797年,它授予英国东印度公司制造鸦片的专有权。到1800年,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已达2000箱。鸦片贸易给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印度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以1813年为例,一箱印度上等鸦片的成本为237块布,其拍卖价格为2428块布,比原价高出9倍。其次,鸦片税是印度政府的一项主要收入。在孟加拉国,它的税率是鸦片成本的300%以上。从1829年到1830年,印度政府的鸦片税收超过100万英镑,约占全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至于鸦片贸易,对鸦片贩子来说是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它不需要缴税,可以放心地用中国烟草商的现金获取巨额利润。许多英国鸦片贩子通过鸦片贸易在中国大发横财,这对当时的英国政府也极为有利。英国强迫印度生产鸦片换取中国的白银,以此扩大英国工业品在印度的销售。印度用种植鸦片的收入买下了英国,印度的鸦片换来了中国的茶叶、丝绸,以及向英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运输。可见,在英、印、中的“三角贸易”关系中,即棉纺织品-鸦片-碎茶,中国是受害者。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英国对中国的鸦片出口在19世纪初迅速增加。鸦片贩子走私鸦片的方式是先在澳门囤积鸦片,然后运到黄埔秘密走私;而清政府的一些“缉私巡逻艇”却因为收受贿赂而无人理睬。结果,嘉庆年间每年进口的鸦片达到四千多箱,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达到四万多箱,实际增加了十倍左右。
大量鸦片输出到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起初,只有一些地方士绅、官员、大商人和大地主抽鸦片。后来依附于上层统治者的各种人物,如军官、士兵、僧侣、道士、妓女等。,以及一些流浪汉、乞丐、土匪和一些下层民众开始吸食鸦片。鸦片含有大量毒素,瘾君子抑郁。据说,在1835年,据估计中国有200多万鸦片吸食者。地域上,道光年间,西南从云南到贵州,西北到山西、陕西,东北到盛京的城乡集镇都有鸦片贩运贩卖,疫区从沿海扩大到内地十几个省;经济上,鸦片走私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对外贸易优势。中国一直出口茶叶、生丝、布匹、药材等商品,不足以覆盖鸦片的价格,每年还有大量白银流出。1821年后,鸦片走私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