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的特点

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千百年来,生活在雪域高原上勤劳智慧的藏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征服自然、阶级斗争的形势变化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老歌舞艺术和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宗教舞蹈。这些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艺术,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遍布广袤的万里高原。他们是西藏历史的见证者和活化石,他们向世界展示了雪域高原人民的独特风貌。

说到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如何定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五大文明之学》中,舞蹈被归入“巧夺天工”(即技术),说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在大文化的范畴内,形成了理论成熟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藏族历史上,绝大多数舞蹈如“羌木”不仅配有书面的“舞谱”,还用“台词”记录了“舞曲”;“卡尔”舞《藏古谱》的音乐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歌中,有很多关于“谈舞”的歌曲。在众多的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九舞”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藏族舞蹈的精髓,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是舞蹈理论。在藏族古籍中,说“舞蹈的各种动作和姿势,都是塑造人体的奇妙手法”。正是这种活的“手艺”,展现了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感情。由于各个民族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习惯不同,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不同地区的舞蹈,力度、柔软度、开放度、幅度、舞蹈节奏都不一样。有的民族舞蹈重点是下肢,上半身动作小。有的民间舞上半身动作丰富,下半身动作较少;正是许多舞蹈风格蕴含着民族审美情趣和特色。

“审美意识是客观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动态反映,一般称为‘美感’”。它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

藏族舞蹈有其共同的审美特征,但由于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和宗教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有许多民族民间舞蹈在西藏民间广为流传。有专为上流社会准备的卡尔舞;还有专门用于宗教仪式的羌姆舞,还有很多教派的藏戏舞。以上舞蹈形式和技法虽有不同,但舞蹈的基本体韵、动作、体态、技巧十分相似,音乐的基本音乐结构和节奏风格相似;服装方面,除了宽、胖、瘦、颜色有差异外,款式基本一致;以圈舞为主的舞蹈方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族歌谣中说,要想跳舞,就要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跳舞,而“山中不可动摇的舞蹈”被称为“卓舞,快如夜空中的闪电”。前藏族的舞蹈活泼有力,热烈典雅,柔美灵动,具有浓郁的纯农区和城市市民的特点;后藏舞奔放,步伐灵巧多变,充分体现了西部高山人的个性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步伐优雅稳健,婀娜洒脱,充分体现了古象文化的魅力;藏东康巴人的舞蹈雄浑奔放,充分展现了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式美,我们可以在《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一章中找到相关的解释。比如林芝地区的歌曲《祝歌者舞者三层楼门面》中就唱到:

柜子是锅场的仓库,今天要开仓库门;手臂是卓舞的翅膀,今天我要展翼;

腰是歌舞摇摆的地方。今天我想放松一下。膝盖是锅场的风轮,今天我要转啊转;

我的脚是锅农的滚球,今天我要去滚。

藏文古籍对舞者的形态要求如下:

上半身动如雄狮,腰部动作妖娆。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放松。

全身姿势要柔和,表演表情要狂傲。动作慢如流水,膝盖要抖。

脚趾要灵活,一般要求英姿飒爽。……

藏族舞蹈非常重视舞蹈时膝、足、腰、胸、手、肩、头、眼的统一配合与运用。很多藏族古代民歌中关于特定身体要求的歌词与古籍理论如此吻合,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于舞者形体和舞蹈的共同美感。上述对舞蹈形式的要求并不是含糊不清和脱离实际的,而是在至今许多藏族舞蹈中得以保留,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嘉和声、贡布箭舞等。男舞者非常讲究上半身的动作,无论是否手持道具,上半身的动作都是大气磅礴,很有高原人的味道。同时,在“过卓”、“过协”等许多舞蹈中,男女舞者的胸部或上半身都是微微前倾的,并不是一种背部显物的舞蹈。这种现象除了与衣服、装饰品的肥大有关外,从舞蹈的角度来看,还与动作的大小、力度、对比度密切相关。综上所述,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族舞蹈风格和特点形成的基础。探索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族舞蹈不仅是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感情最有力的“形象语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出的,“歌舞剧(戏)是过去像语言一样,用形式表现各种语言的歌舞剧。主要集中在舞蹈者的手和头的变化,如在卷羊毛时手的反复动作,形成美丽迷人的舞蹈。“可见他们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手的基本要求来说,除了灵活多变之外,手势要像“莲花印”,即手要像盛开的莲花花瓣,要层层旋转,在旋转中产生美好的想象。当我们观看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手的动作非常丰富,充满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中演变成各种舞蹈词汇,包括藏戏舞蹈。比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词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同样,在羌姆舞中,许多舞蹈充满了手势来表现内容;”热巴舞中的“抖肩舞”;水果和声中,双手前后摆动,胸部摆动。至于“镯子舞”,海螺镯子舞的手势更丰富。藏戏舞蹈和羌姆舞蹈中的很多手势都是直接反映生活的。随着剧情和节奏的变化,手势也在变化。手总是随着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蹈,并为升华为具体的情感需求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也提到“脚是锅的滚球”、“脚是跳舞的轮子”、“脚下没有刺”、“脚尖要灵活”,脚是跳舞和踏步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和“滚球”一样灵活。如果说手势是“盖尔”唱歌跳舞,脚是“卓”跳舞,跳舞就形成了舞蹈。像“脚下无刺”一样跳舞,节奏感强。藏族舞蹈脚灵活轻盈,节奏鲜明,舞步热烈整齐,如活泼清爽的踢踏舞舞步,节奏热烈、有力、清晰;水果和声舞步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步伐整齐,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充满了活力。昌都郭卓的“阿巴舞”舞步虽然没有音乐,但音乐却是在双脚有力的跺脚声中产生的,一种震动天空的声音在舞池上空回荡。此外,民谣和古籍中也有讲头部动作的,“头部是舞蹈的摇动处”,“做右手动作向右行进时,头部要向左看,向左动作要反过来,做下面动作时,要向前看”。不难看出许多藏族舞蹈的规范程度和身体和谐运用的审美特征。藏族舞蹈中的头部动作也非常丰富,有绕头舞、甩头舞、前后舞、左右舞等。这些都是头部动作独特的舞蹈,与舞蹈内容和身体形态的变化紧密结合。

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歌和古籍中也有论述,如女子“体态柔软”,“体态轻盈似无肉,舞姿柔软似腰无骨,从后面看似无臀,从前面看似无腹”,男子“一般要求英姿飒爽”。这些身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已经被理想化了,但它所反映的审美欲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民注重对称的美学思想。身体是舞蹈艺术表现的工具,那么什么样的身体才是美的呢?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藏族古籍和歌谣中反映的舞蹈者的身体要求,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意识,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此外,用隐喻的方式创造舞蹈也是藏族舞蹈的重要审美特征。《藏舞谱》中有以比喻创造舞蹈姿势的论述,能丰富人的想象力,产生新的联想,如“狮子抖绿鬃,火烧身”,“大鹏展翅飞”。……

.....目前在藏族舞蹈中,模仿动物手势的动作名称很多,但完全模仿动物手势的很少。这是因为动作正在向更多的舞蹈方向发展。总之,隐喻丰富了藏族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藏族舞蹈语言。

“颤”、“开”、“顺”、“左”、“绕”是不同藏族舞蹈的共同特征,或者说是藏族舞蹈的五大要素,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审美观念。这五大要素的形成,与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是长期凝聚在人民群众中的一种审美标准。

除了上述共同的主要特征外,还有舞蹈节奏中最基本的共同规律“三步一变”、“先退后踏”、“辗转反侧”、“四步转身”。在这个共同规律的基础上,又有各种变化,再加上手势的操作,腰肢的节奏,音乐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非常丰富,从足部动作可以概括为“搓”、“拖”、“踏”、“踹”、“指”、“掖”、“踢”、“吸”、“跳”、“扭”。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以概括为拉、悠、荡、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族舞蹈中的技巧主要有:折腾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盘腿转、跳跃转、磨转、蹲转、跪转、掖转、前后转、前后扭转、踏步转、点动转、平转、小跳、死跳、卧跳等等。

摘自百度文库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