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徽州古村落——那些高墙里的爱与自由

在众多精美绝伦的徽州古建筑中,我想通过自己的旅行感悟,为您盘点和分辨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徽州古村落:

01永远的世外桃源——花里红村

02文化聚会——盛世西递

03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精致呈坎

04清新自由——唐墨的文艺

05集权下的热闹——孤独的潜行

《金瓶梅》的起源——被遗忘的西溪南

………………………………………………

每年七八月份,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宏村。

大理、乌镇、宏村是我在国内会反复去的地方,正好分别代表古城、古镇、古村落。但只有宏村时常跳出我的记忆,让我在高楼林立的北京,依然能闻到村旁稻田里绿苗的清香。

第一次听说宏村的时候,是我大一的暑假。色彩老师带着艺术系的孩子去那里写生。所以,夏天来到宏村的南湖,你一定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满眼的风景,满眼的“画”,满眼的美术师生,满眼的快乐游客误入“画”。

宏村,位于黄山南麓,是一个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谷宏村为防火而人工灌溉田地,开创了仿生学的先河,根据山势地形建造了奇妙的人工水系,做了一篇关于“牛”形的活文章。九曲曲折折的水潭是牛肠,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肚,南湖是牛肚,牛肠两边的房子是牛身。

宏村辉煌的徽派古建筑与周围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形成一幅灵动的山水画。

很多人没去过宏村,但也不是“没见过”。事实上,它的“月亮沼泽”一直出现在邮票上。

而这座南湖上的小桥,正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开场。

周润发牵着马走过的白色石桥。

2000年,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爱宏村,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南湖的春晓,书院的读书,月沼的风荷,牛肠的水,双溪的青树,亭前的古树,雷岗的夕阳照...

更多的是因为它的亲情——温暖的人情!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悠闲景象,是宏村最真实的写照。

我喜欢宏村,因为它是一个真实的村庄,一个村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古村落。统一管理但不统一商业化的村庄。一个人、畜、禽都没有游客的村庄。

去宏村的时候,村口有一条不太“商业化”的街。有简单的餐馆,小超市,专卖店和早餐店。此外,整个村庄只有住宅。是的,只有安静的房子和正常的村民!没有吵吵闹闹的商业推广和叫卖!

很多客栈也是村民自己家的房子。很多老板住一楼,游客住二楼,但都是相当精致整洁的小院子。有种“外有五千年,内有五星”的感觉。

吃饭也是在小院。告诉老板你想吃什么,坐在院子里树荫下的石桌板凳上,等着老板给你上各种时令农家菜!特别闲适!

出门累了回到院子里,经常会被老板叫住,热情地给你端上一些刚切好洗好的新鲜瓜果。

在宏村,你可以舒服地“体验当地生活”。可以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聊天,可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白天,你可以和他们一起早起去村外放牛,在果园和菜地里采摘新鲜的果蔬,和稚气未脱的孩子追逐嬉戏,看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熟练地握着鞋底。晚上可以和村民一起纳凉,聊天,数星星...

宏村的夜晚简单而自然,没有酒吧和卡拉ok,没有浮躁的音乐和电视的喧嚣,只有——人声、犬吠和美丽的宁静!宏村的夜,能勾起所有童真的回忆。

只是提醒一下,怕黑的朋友最好带个手电筒,晚上不要在客栈附近徘徊。还记得黄昏时在村口吃晚饭,吃完天就全黑了。我在黑暗中向村里的客栈走去。

去村里的巷子里,我的天!我看不见我的手指!手机也没电了。更神奇的是,路边明显站满了坐在家门口扇着蒲扇乘凉的人。我能清楚地听到村民们的聊天和笑声,但我看不到任何人!!!我好害怕!我不得不对自己说:还有多远!多黑啊!好吓人!

这时,突然路边很多人安慰我:“姑娘,别怕,我们都坐在门口呢!””“直走,然后左转!”“不要害怕!需要我们带你去吗?”“来吧,我这里有灯,我给你照张相。”“我也给你照张相。”“姑娘,你热吗?我给你扇扇吧!" ……

就这样,村民们热情的话语就像一场传递包裹的游戏。每次我走到一扇门前,他们都会和我说话,缓解我对黑暗的恐惧。但是谁有手电筒,就会是一家人,随着我的脚步,有节奏的依次为我开灯,为我铺一条光明的路!

就这样,我延续着他们挨家挨户给予的温暖和光明,平安回到了客栈。这些年来,每次想起那个夜晚,我都感到无限的温暖和感激。

在宏村,我睡得很香。每天早上,我都被鸡鸣吵醒。

而如果你和我一样幸运,有一天能遇到一夜连绵的细雨,请在天亮的时候起床,去村里走一走,用心感受宏村的早晨。请相信我——那种安静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

在宏村,我特别喜欢一到饭点就一脸开心地看着整个村子的炊烟升起。我觉得厨房的烟很香。那是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所以宏村的魅力,和大理一样,不在于“游”,而在于“静”。如果一个牧童吹笛子,骑着老牛过河堤,我愿意坐在这里,忘记自己的年龄。

宏村的爱是陌生人之间平等自由的“大爱”,是春风那样的“关怀”,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宏村在徽州的高墙里并不会让人感到束缚和不适。相反,她温柔、单纯、善良、悠闲,让你忍不住想靠近,想了解。

相比较而言,西递冷得多,但热闹得多。

………………………………………………………

西递离宏村不远。也是明清徽州古建筑艺术的代表,人文的宝库。

不仅有精美的牌楼、砖雕、木雕、石雕,还有一片片深宅大院。那些古宅上的无数对联,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

西递的牌楼、走马楼、李涛花园和西苑、天井和绣楼...自然会被看到。任何房子都是一本深奥的古代建筑教科书。可惜如此精致的豪宅基本无人居住,只供游客参观,商家出售一些文化用品和旅游纪念品。

宏村村民多,西递商户多。

还好还好还好这里没有酒吧!

我看着戒备森严的祠堂,庄严肃穆的牌坊,又黑又高的绣楼,觉得有点遥远,“官场的冷漠”,“商人的无情”。

这常常让我想起高墙里出不了门,进不了二门的女人。也让我觉得西递的繁华背后有一种沉重和压抑。于是我徘徊了不到三个小时,匆匆逃离。

在西递,我想虔诚地做一名“学生”,向建造精美房屋的工匠们致敬。最后发现自己只是沦为了一个“游客”,为了一个视觉上浮华却压抑的刺激,嗅到了官商的没落。

于是,我再也没有回西递。

如果一定要把人拟人化,我觉得宏村就像乡绅家的温柔女儿,西递就像坐在边上的中年知府。

之后去了呈坎,想找点不一样的。

………………………………………………………

呈坎,位于黄山南麓,东邻歙县,南有隐口,西有西溪南,北有福溪乡。被誉为“江南第一村”、“中国古建筑艺术宝库”,但熟悉她的人并不多。

两个月前,我用一个别出心裁的“晒秋”方式祝福G20峰会,让呈坎村在网络上一炮而红。许多明星,如、赵、汪涵等,也曾在这里参加这项流传千年的“晒秋”活动。

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必到呈坎。”

徽州民居天下第一,呈坎民居徽州第一。

我知道呈坎,已经10多年了。但直到今年,我才有机会和她“接触”。

如果说宏村像是乡绅家的温柔女儿,西递就像是坐在边上的中年知府。呈坎呢?我觉得她就像一个穿旗袍撑油纸伞走亲戚的上海女人。

“呈坎”这个名字取自《易经》。全村按照“阴(坎)、阳(显)、二气合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定位。又叫“八卦村”、“龙溪”,有山有水,二镇五街九十九巷,精致典雅,宛如迷宫。村内有宋、元、明、清等历史建筑150余处,其中21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呈坎的大街小巷全是花岗石条铺成的,两旁的房屋鳞次栉比,纵横相连,排列有序,青瓦黛瓦,高低错落,黑白分明,典雅精致,长街短巷,犬牙交错。

不过街巷比西堤红村窄多了。在某些地方,如果两个人面对面相遇,他们必须侧着身子才能通过。然而,即使是紧张,青石路面上也有精致的砖刻排水沟,每面墙的角落都有美丽的风景给游客惊喜。

大道两旁还有略低的平行小路,那时候一般都是仆人和仆从走的,以此来区分上下级。一些主干道也铺上人字瓦,寓意“人在上面”,与苏州“留园”中的道路设计理念相同。

与狭窄的街巷不同,呈坎的公共活动区全部开放。比如一进村口的荷花池,它开阔舒展,远看让人心旷神怡,近看却又离不开它,因为在广袤无垠中,融合了无数精致的细节,景物一步一步变换,无处不在,人在画中。

这个依山傍水、青瓦白墙、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的荷花池,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的摄影爱好者。他们说,每次来看都会得到不一样的美。

现在呈坎的居民正在转变成商人,出售当地的特产,一日三餐,或者古宅里的木雕技艺,还有一些采集新鲜的蓝莓榨成汁卖给游客。它们是纯天然的,味道非常好。

这让整个呈坎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却又不同于西递游客的附庸风雅的喧嚣。呈坎古色古香的店铺大多很安静,不时有清脆的鸟鸣在头顶回荡。斑驳的古墙在阳光的背景下,越来越显示出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图案。

也许是这种生机勃勃的人气,夹杂着空气中弥散的“江南花鸟画”的婉约风韵,让我把呈坎想象成一个穿着旗袍,撑着油纸伞的上海女人。她玲珑有致,凹凸有致,既有古诗词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活力,慢慢向你走来,优雅美丽,古韵悠长。

之所以说她是探亲,是因为这种灵动的魅力似乎不仅仅属于呈坎,而是“舶来”的,超越了朱成理学严格控制的时代,所以她更像是“回家”、“探亲”、“探亲”,总有一种闲适、幸福和些许喜悦的好心情。

呈坎与其他徽州古村落有几个不同之处:

1,呈坎是三层徽派古木结构,别具一格,其他古村落都是两层。这使得呈坎在房屋结构设计和空间布局上更加精致,也体现了当年这里发达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

2.与徽州其他古村落相比,呈坎更具“江南水乡”特色,融入了许多南方园林设计理念。不仅在建筑外观上更加紧凑典雅,在园林、荷花池、石桥等公共场所的设计上也具有明显的苏州园林风格。荷花池旁的古院墙甚至可以直接看到“拙政园”的影子。

3.明清古建筑种类丰富,风格独特。呈坎是亭台楼阁、建筑、亭台楼阁、桥梁、水井、神社、会所和风格各异的民居的家园。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和绘画技巧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徽州古建筑艺术的古老、宏伟、美丽和优雅。“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名副其实。

特别是罗慧琼公馆(罗官邸)石牌楼的门套;罗慧冰宅(俗称石柱厅)有木牌坊门套、须弥、高大客厅、单柱旋梯;罗昌明的庭院鱼塘;罗的房子是雕琢而成的;罗来龙家猪槽天井;养老院的暗墙楼梯;桂王秀斋陶瓷水屋;环秀桥水亭;灵山岭的石亭,还有斜门、铁门、阳台漂亮的躺椅、窗盖板、木月梁、穿梭、绘画等。,在全国独一无二。

正是在这座古老的房子里,我看到了对“平等和自由”不可抗拒的渴望。

三层的木质建筑,楼层越低,空间越窄,采光越差,住进去的都是未婚的小姐、淑女。当时徽商走遍天下,聚敛大量财富,回乡修建这些深宅大院。然而高墙也成了束缚她们的女人的牢笼。他们像金丝雀一样,一辈子被关在高墙里,关着门,关着门,用生命和爱给灵魂腾出自由的空间。

虽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弱女子能有这样的安身之所,或许是莫大的幸事,但我宁愿她们像男孩子一样,不缠足,在村里自由地奔跑歌唱。

男人呢?自然,他们也用另一种方式为“自由平等”呐喊。你看,宝轮阁的建筑规定处处逾越,不仅模仿山东孔庙的规定,还模仿故宫的太和殿。而且前面正殿的四根缅甸进口的金丝楠木和故宫用的材料一模一样。现在据说一个就值3亿多。那时候如果被发现,他们家就要被九大宗亲灭族了。

真佩服大师“王侯将相有种”的勇气!

在呈坎,还有几栋这样的建筑。

再多的冬瓜梁、丝瓜柱、高马头墙,依然挡不住思想自由的翅膀。

为了呼吸更多自由的空气,我来到了唐末。

…………………………………………………

我对唐茉的第一印象是:啊,好多水!自然景观好生态!

第一次看到唐模型的时候很惊讶,因为它的整体风格和苏州同里水乡很像,但是建筑特色和西塘很像。

一条宽阔的小溪将古村一分为二,数百栋徽派古建筑依水而立。小溪上几座造型独特的石拱桥和大坝将水街两岸连成一个整体。

与狭窄紧凑的呈坎不同,唐墨地势开阔。随意站在石桥上,整个水街尽收眼底。从一头望向另一头,你们的心会一起亮起来。

唐末的自然景观保护得很好。和宏村一样,这里有着最真实、最淳朴的田园风光,亭台楼阁、水榭也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或竹子做成的栅栏。

唐末游客很少,大戏台里慢慢传来黄梅戏,让整个村子显得更安静,像是夏日午后的午睡。

走在唐墨,你的脚步不禁慢了下来,一切都变得那么悠闲缓慢。我忍不住在一家店里坐下来,悠闲地品着茶,翻翻绘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在村里的祠堂里,有一个老人拓了一个碑。在那里,我惊喜地看到了很多名师的原著,还有我最喜欢的米菲和董其昌的词。所以我非常兴奋地买了一份他们的墨宝拓片带回家。

水街后面的院子里还有一个宣纸作坊,还有一个传承了上百年的制笔作坊。据说他的笔沿袭古法,名扬海内外。买了一套给懂的人看。它充满了赞美。

唐茉就是这种情况。人文细节会不期而遇,不经意间出现,触动你的心弦。

她,就像五四时期的北大女学生,一头精致的短发,炫耀着自己的智慧,落落大方,自由奔放,洋溢着青春的快乐,有着清新的文艺腔。

在唐墨,生活是灵动的,自由的,平和的,悠闲的。

而跳水,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有这样的地方——为了便于古建筑的统一保护,那些散落在民间,年久失修的古宅被整体搬到了涵洞里,突然莫名其妙地被安置在了明清两部新规指定的园林里!

我相信这个决策者的初衷是好的。

但现实情况是整栋房子都动得很少。最多是一座石牌坊,半面墙,半个阁楼,一对石狮子,一个大舞台甚至一个雕花栏杆,零散而孤独。

大概花园还没有完全修复。破烂的水泥路,凌乱的自然景观,随意裸露的红土,笔直的松树...让孤独的古建筑更加荒凉。

清远好一点,至少干净整洁,还配有几栋新建的仿古建筑。

在明园,每栋古宅相隔甚远,中间的现代景观凌乱不堪。在古楼的半面墙下,有按时在景区上班的摊贩,卖着各种古色古香的现代手工艺品,漆得锃亮。然而,这里几乎没有游客。

这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洞的人造景区。就像祥林嫂,看起来呆滞憔悴,偶尔才知道自己是个活物。没有门楣上复杂精致的工艺,你真的不会相信这房子的历史这么悠久。

我总在想,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里的古建筑会不会相顾而悲?他们既不能与家乡的山山水水相得益彰,也不能吸收村民们日常烟火的灵气,就像那些奄奄一息的老人,独自生活,却又不能被埋葬。

就像明园门口的石牌坊,每个时代留下的痕迹就像抹不去的伤痕。

隐口的兴奋是孤独和凄凉的。只有不期而遇的古塔给了我很多惊喜。

路过暗门的时候,碰巧在街上看到的。它孤零零地站在熙熙攘攘的路口。石墙上长满了青苔和杂草,却像古巴比伦花园一样闪耀着精致的美丽,留给后人无限的惊奇和怀疑。

我觉得它比那些集中在潜园里的古建筑多了很多自由和生命。

孤独的隐口,让我情绪低落,陷入沉思,直到我回到西溪南吃饭,心情才稍好。

………………………………………………………

西西南,一个很美的名字。你听说过吗?

这不是杭州的西溪湿地,而是黄山南麓的西溪南古镇。说实话,如果不是北大余教授团队在这里做生态景观改造项目,我估计这辈子都很难知道这个地方,虽然离黄山高铁站只有5分钟车程。

我很高兴这是一个拥有优秀古建筑、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古村落。即使现在人们在里面过着正常的现代生活,但依然淳朴祥和,没有对古村落造成大的破坏。

大片的湿地、桉树林、竹林、果园、整齐的菜地、干净的街道、独特的古楼、完整的石桥,让西溪南看起来热闹、友好、可爱。

她就像一个十三四岁的军阀女儿,穿着裙子扎着辫子。她童真,背古诗,弹钢琴,但这一切看起来都很和谐。

如此美丽的地方已经被遗忘很久了。然而人文底蕴却在这里悄然延续。

在神秘的西溪,有一位研究《金瓶梅》文化的民间学者潘。特别感谢上海艺术家张先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带我拜访了潘先生。

在此之前,我对《金瓶梅》有过肤浅的了解。认识潘先生后,我才知道《金瓶梅》是一本关于明代社会的奇书,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受这本书的影响。

潘老师说,根据他几十年的考证,《金瓶梅》的作者兰陵潇潇生,其实是明朝的一个官员,王道坤,他写的书信集,文采出众,学识出众。

汪道坤是西溪西南人。他与尚书张是同宗。他在湖北襄阳也当过知府,但他和张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好。有趣的是,他还在《金瓶梅》中讽刺张的“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后来,王道真从襄阳调到福建,当了总督,领导抗敌运动。当时戚继光还是他手下的将领之一。

《金瓶梅》其实是作者对明朝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委婉描述。书中主要描述了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轰动全国的朝廷内部“五大政治事件”,其中盐商被捕与徽州关系最为密切。

据潘老师介绍,书中“西门庆”的原型是西溪西南的盐商。他一生娶了超过65,438+000个妻子,但没有留下孩子。他感叹自己的一生“只开花不结果”,后人讽刺他,把他居住的地方命名为“果园”。

在今天的西溪南,你仍然可以找到与《金瓶梅》古代插图中描绘的完全相同的地方和风景。洞穴、溪流和山脉与古代插图中的一模一样。

潘老师说,《金瓶梅》是明代政治经济状况的百科全书,但很遗憾,因为这本书使用了大量的徽州方言,一般人看不懂,翻译起来也容易出错。

比如《金瓶梅》中的“将”字,就是根据当地方言作为动词使用的。例如,“我给你一碗米饭”的意思是:我给你我最好的东西。“将”字的这种用法,只有康熙字典才有,现代汉语字典显然无能为力!

所以,一般人读《金瓶梅》时,往往是见云见山,绞尽脑汁,却看不懂。最后她们只是想起了几个浪漫的故事,感叹那个年代女性命运的悲凉,把一部百科全书读成了一部浪漫的小说。

潘老师那天也给我们讲了很多他的研究成果。

我很惊讶。我突然觉得,知识和学习似乎从来不会忘记任何人。即使是像西溪南这样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也会有人穷于经典,苦读。

即使真实的历史逐渐被人们遗忘,覆盖了几百年的沧桑,也无法湮灭那一点点思想之光。它总会穿透几个世纪的迷雾,把古人的智慧清晰地带到你的身边。

我一直觉得,徽州古村落的萧瑟繁华,有太多的束缚,缺少爱和自由。

直到到了西溪南,我才恍然大悟,只有思想和灵魂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与何时、何地、身在何处无关。

…………………………………………………………

思想长存,智慧长存。

我想这才是人们由衷向往和赞叹这些精致的徽州古村落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