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宜昌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宜昌历史悠久,四五千年前祖先就在宜昌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是楚西塞,楚文化的发源地。西汉初年(约公元前200年)为郡治,东汉建安年间(约公元200年)为郡治。从那以后,每一代人都被称为一个县或一个州或一个政府。宜昌是鄂西的政治军事中心。到了近代,从川渝进出口的物资都要在这里重装,成为重要的转口港。1876中英烟台条约设立通商口岸。宜昌古名很多,夷陵和周霞用了很久。原名周霞,因位于长江西陵峡口而得名。之所以叫夷陵,是因为“水在此,山在此。”1648年夷陵改夷陵,1735年撤州设县,名宜昌、东湖。民国时期,废府留县,名为宜昌。
宜昌于1949年7月6日解放,分为宜昌县和城郊农村,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1954 165438+10月调入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7月恢复为省辖市。1992年3月,宜昌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辖5个县,3个县级市,5个城区。总人口41.5万,其中城镇人口1.33万。全市有20个民族,其中汉族占89.63%,土家族、回族、满族、壮族等19个少数民族占10.37%。
宜昌市位于长江中上游和湖北省西部的结合部,处于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地、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两田”的格局。土地面积21.3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10 15 ' ~ 112 04 ',北纬29° 56 ' ~ 31° 34 '。
宜昌有独特的水电资源。除长江和清江外,全市还有99条小河,水电开发能力达3000万千瓦。目前,全市在建和竣工的水电总装机容量为2300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的矿产有84种,其中磷矿、石墨、铁矿石、石灰石、锰、重石等具有较高的工业开采价值。旅游资源丰富。宜昌是全国11重点旅游城市之一,集历史文化与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长江三峡和葛洲坝分别被评为全国40大旅游景点。还有清江风光、三国遗迹等自然人文景观。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中国古代民族和睦的使者王昭君,清代著名人物杨守敬都诞生在这里。生物资源是多样的。宜昌的柑橘、茶叶、蘑菇、蚕茧等土特产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