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宗教壁画在中国艺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兴起于汉晋,兴盛于唐宋,延续至明清。古代壁画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具有社会、宗教、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以敦煌为例,文化遗产的价值: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族和西域兄弟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外来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敦煌地方特色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和中外友好交往提供了宝贵资料,是人类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

建筑艺术中的500多个洞穴中有492幅绘画和彩色雕塑,包括禅宗洞穴、宫殿洞穴、宝塔洞穴、圆顶洞穴、“影子洞穴”和一些宝塔。最大的石窟高40多米,宽30米,最小的石窟不到一英尺高。

中央塔是早期保留下来的外来石窟形式,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消化吸收了外来艺术,使之成为中国的民族形式。很多都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

彩塑艺术彩塑是敦煌艺术的主体,包括佛像、菩萨像、弟子像、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样,有圆塑、浮塑、影塑、好塑。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右(山野泥塑木雕像),题材丰富,工艺精湛,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唐代第17窟人像雕塑,与河西都城的统一相憎恶,且雕像在侍者附近绘有五线谱,将雕像与壁画融为一体,是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高僧画像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壁画艺术敦煌石窟艺术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壁画不仅反映宗教题材,还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生产劳动场景和社会生活场景,为研究4世纪至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莫高窟的壁画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唐代为最高水平。学者们把敦煌壁画称为“墙上的图书馆”。

石窟壁画丰富多彩,各种佛教故事、山水、亭台楼阁等建筑绘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制作的各种场景,是十六国至清朝1500多年间民俗风情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也可以发现古代艺术家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的长处,这是中华民族文明发达的标志。

不同朝代的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光辉篇章,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图像史料。

敦煌艺术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魏晋至北宋时期的经书、文献、刺绣、画像等约5万件。除了用中文书写的文献外,还有六分之一的文献是用利特文、波罗文、慧谷文、吐蕃文、梵文和藏文书写的。文件的内容包括宗教文献、文学作品、契约、帐册、公文和信件等。

敦煌艺术的发现闻名中外,对中国古代文献的补充和整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现在敦煌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学科,敦煌遗书被学术界誉为现代古代文献的四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