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的探索中,老子理想的社会境界是什么?
《老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一位名叫老聃(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的学者针对当时的社会面貌、政治形势和人们的心情所写的一篇批判性的政治论文。文章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又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理论基础,即作者创立的“道”论。所以,这是一部集社会、自然、人文科学于一体,集文学、历史、哲学于一体的现实批判性政论。全文五千多字,还是《老子五千篇》。两千多年来,老子的真面目已被历史的尘埃所遗忘,只有《道德经》的伪本流传于世,以至于对老子及其作者的评价,造成了许多难以解开的谜团。迄今为止,学术界只能根据其文本中的经典词句将其定义为“哲学著作”和“道家经典”。《辞海》云:《老子》,题。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篇》。道教的主要经典。相传是春秋末期的老聃所作。游云:老子,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老聃,本姓李明儿,字伯阳,楚(今河南陆毅东)古县李湘曲仁里人,周代任“守库史”(管库史)。孔子曾经向他要过礼物,然后隐退,写了《老子》。我说老子,是指太史云或者老莱子。司马迁的《史记》是这样描述的:“老子修德,其学是隐于未知。在周住久了,看到周的没落,就去了。关在紧要关头,命令尹说:‘我要隐蔽起来,我要为自己写一本书。’于是他写了一本书,说了五千多字的道德,他不知道自己的结局是什么。“以上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关于《老子》及其作者身份的权威说法。其实这些说法还有很多疑点,无法自圆其说。他们的共同点是《道德经》是老子,作者是老聃。《老子》是不是老子写的,一直有争论。而且,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道德经》这本书的思想内容,却从来没有人怀疑过《道德经》起源的真实面目。甚至在1973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也有《老子》的手抄本,而且已经证明这是最接近的《老子》文字版本。然而,人们对它的关注点并不在于汉帛版《老子》与现行版《道德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重大差异,而在于它的书法艺术及其在现行版《道德经》中对个别句子的纠正作用。可能是老子的观念在道德经中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了两千多年。所以,三十多年后,人们依然捧着《道德经》称之为《老子》,依然对揭示《老子》真实内容的汉文帛书漠不关心,不从思想内容上深入探究。其实只要把通俗读物《道德经》和中国帛书《老子》简单比较一下,很多问题就出来了。如果多问几个问题,为什么?一个蒙蔽了学术界两千多年的谜团将逐渐浮出水面。只要先看表面,就能发现老子和《道德经》有很多明显的不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文章结构不一样。《道德经》的通俗版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道,第二部分是德。全文分为81章,相对独立。汉代帛书《老子》则不同。在内容安排上,德在前,道在后。全文不分章节。按照通本的分类方法,《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对应的是中国帛书《老子》中《通本》第二十二章的位置。《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对应的是中国帛书《老子》第四十章的位置。《道德经》第80章和第81章与中国帛书《老子》第67章和第68章的位置相对应。除了以上章节位置的不同,文字上也有很多变化。这是两者的明显区别。说明《道德经》进行了被动大手术,头部、身体、五脏、手脚都发生了异位,部分部位被置换或切除。虽然基本上是用原来的“组件”重新组装的,但早已面目全非,不是原来的“老子”!从文章内容分析,由于结构和文字的变化,原来的思路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首先,老子本来面目,是从“有德而无德”开始的,是对当时社会形势的评论,进而引出“道”的话题。《道德经》以“道,可道,不恒道”开篇,将原本在文章后半段的内容拉到前半段,颠倒了存在与意识的认知关系。按照中国帛书《老子》的逻辑思路,先讲德再讲道,道要体现在德上,就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事物,找出变化的规律。被篡改的《道德经》中,在文首凭空扯出了一个“道”,使原本存在于客观现实中的“道”变成了凭空从现实中冒出来的主观“道”。按照这种方式,认知关系的存在是由道先于德、德于道的意识所决定的。本来是唯物主义的理论,却变成了唯心主义的说教。其次,《老子》原著五千多字,从头到尾,不分章节,按照作者的思路一气呵成。《道德经》将文章分成81个独立的章节后,截断了前后连贯的文字意义,造成了断章取义对文本原意的严重扭曲,彻底改变了老子的思想实质和形象。比如普及版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在中国帛书《老子》中应该排在现行版第二十二章的位置。内容是:“炊者不立,无章自看,见者不明。自裁者无用,自傲者不长。这是在道,说吃是多余的。物有所恶或恶有所恶,所以要活下去的人。" ;这样,就是《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内容:“屈为金,废为定,而我们为满,我们为新,少则得,多则惑。“它是根据人们拿着一个的声音,以为世界在吃草。看不清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篇章,不立功,在怜悯中成长。丈夫只是无可争辩,所以无法反驳。古代所谓的全才,有多少空话?真心归还。”可以有语境衔接。但它被排在现在的第二十四章之后就成了独立的一章,失去了联系,破坏了文章的逻辑,违背了作者的初衷。值得一提的是,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情况比较复杂。在中国帛书《老子》中,本应排在现行版第四十章,最后一句是“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借。”汉帛书《老子》中说“天无刑,道隐而无名,夫只顾道,善始善终。”换句话说,这句话不应该附在本章后面,而应该是下一章的开头。因为我们这里说的是自然界“天象”的变化与“道”的关系,与下面这句话融为一体,也就是《道德经》第四十章的内容,表达了“道”在自然界运动中的作用的完整含义。更值得注意的是《道德经》第八十章。在中国帛书《老子》中,本应排在现行版本第六十七章的位置;内容也和之前的65章一脉相承,都是治国安邦的领导艺术和基本国策。拖到文章后面,完全失去了与前两章内容的内在联系,成为一个难以想象的孤立话题。汉代帛书《老子》中这段话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小国寡民,使百人之工具无用,使民再死而徙远,无车可骑,无兵器可学,使民再用。”愿食,愿衣,愿俗,愿居。邻里相对,鸡犬之声不绝于耳,百姓老死不相往来。”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小邻居,因为战乱的人非常稀少,本来10个人、100个人用的器皿,是不可能继续用的;使人面临死亡的威胁,不得不远走高飞;有了交通工具,什么都派不上用场;武装武器不能部署;以便普通人可以重复使用打结的方法来记录信息。让他们休息,吃到香甜的食物,穿上漂亮的衣服,愉快地进行民俗活动,安心地住在家里。不要再打扰他们了,让邻居互相看得见,鸡犬之声互相听得见,让普通人安居乐业,直到老死。“这是多么凄凉悲惨的一幕啊!应该说,这种凄惨的景象,是长期战乱给小邻居带来的恶果;老子只是如实描述了一下。在现在的《道德经》版本中,这段话被改成了:“人少的小国,使各种工具不用就有了可能,使人不用搬很远就能再死一次。他们虽有船,却一无所有;虽有兵,无话可说;让人们再次使用它。治理到极致,愿吃,愿美,愿安,愿享风俗。邻国相视,鸡犬之声不绝于耳,百姓老死不相往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它被安排在离原位置很远的第80章。原来的“小国”原本解释为“小邻居”,在《道德经》中却变成了“独立小国”的意思。所以一般的解释是这样的:“把国家变小,人变少。使大器皿无用,使人爱惜生命,不远迁。虽然有车有船,但是不需要骑。虽然有盔甲和士兵,但不需要部署去战斗。让人们像古代一样结绳子来纪念。人们以食物为甜,以衣服为美,以习俗为乐,以家为慰。邻国能互相看见,鸡犬能互相听见,人到死也不会互相交往。”这段话两千多年来一直被解读为老子在《道德经》中对“理想国”的乌托邦构想,成为老子思想的核心理念。其实这段话里,包括“让百姓再用”这句话,只是老子对“小国寡民,生活方式简单,文化水平低下,缺乏交流手段”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的描述。绝不是要把所有的强国都变成小国家的模式,让所有的人都过着原始的生活,让整个社会倒退。而这是极其荒谬的,也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这根本不是老子的“理想国”思想,而是《道德经》的酿造者出于某种目的而刻意生产的结果。当这段话被删减放在整篇文章的末尾时,它与前一篇文章没有内在联系;从孤立的文字中,无法判断描述这些近乎原始的社会状况的文字的真实含义;所以只能很勉强的把它想象成乌托邦“理想国”的影子,当作老子一直在努力的追求目标。这就相当于把一具被肢解的尸体拼接成一个新的形象,创造出一个合适的神龛,最后塞进去成为众人崇拜的偶像。这可能是最“恰当”的选择,但这并不是《老子》原作者老聃的本意,而只是后来作者的意思。与最接近原貌的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相比,不难看出《道德经》中所反映的老子思想和形象被刻意重塑和扭曲,是有问题的。在中国帛书《老子》中,老子的形象是:他非常关心时政,是一个对时政有思想、有批判、有成就的人;他对社会各阶层的情况都非常熟悉,从王公到百姓,了如指掌;他阅历丰富,学识渊博,关注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乃至外交。他批判了当时社会权贵的倒行逆施和各种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希望引起社会主流的关注。这是当时知识分子唯一能做的事。这样一个懂人情世故,见解独到,有口皆碑,深受尊敬的人,完全不同于通俗读物《道德经》中描绘的那种对社情民意漠不关心,以超越和崇高无为为人生信条的神仙形象。中国帛书《老子》与通俗读物《道德经》的主要区别在于内容:中国帛书反映了老子的真实思想,其核心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法;现在的版本歪曲了老子的真实思想,核心是唯心主义,认识论混乱。这是通过分词和倒排文本重新组合原文的结果。可见《老子》与《道德经》在文本篇章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倒挂、分章、段落互换、文本删减等原因,文章的逻辑和思想内容也有显著变化。严格来说,《道德经》已经不是老子了,也不能称之为老子的著作,更不能作为研究老子思想的依据。今天发现了老子的原版。如果继续把《道德经》当成老子,那是对老子真实思想的亵渎,不是应该坚持的科学态度。应该说,《道德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只说“书写上下,寓意五千余字”。可以看出,当时全文的章节并没有更多的变化,只是分成了上下两章,颠倒了。中国帛书《老子》(第二版)中“三千零三十一德”和“二千四百二十六道”的注释可以证实这一点。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传播对《道德经》最终面貌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佛教对佛经的注释是,“经者,径也。此经是学佛之道。“道教的“道”和佛教的“经”在意义上应该是基本一致的,都包含着通向未来美好世界的道路的意义;不同的是,佛教的“经”是针对精神世界的,道教的“道”是针对物质世界的。后人参照佛经的做法,将老子原本没有章节的五千部著作,按照“九九”之数和“九九”之数,分成八十一章,命名为《道德经》。而且在西汉时期,还出版了一本老子的《道德经》。事实上,从文学和理性的角度来说,篡改它是荒谬的。老子是一个敢于面对现实的勇者,是一个高尚的长者。其实我们在老子身上根本看不到任何虚无主义的影子,也很难找到唯心主义的依据。文章被删减修改的时候,有很多玄学、唯心、虚无主义的理论。现在流行的《道德经》就是这样。所以,在知道了《道德经》的来龙去脉和老子的真实故事之后,《道德经》就不能再叫老子了,《道德经》的作者也不能再叫老聃了。在确凿的事实面前,我们不能再睁着眼睛说瞎话了,我们应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汉代的司马迁去修改历史学家推崇的经典著作《史记》,但现代人修改《辞海》等辞书中的相关词条是完全可能的,也应该是可能的。如果今天还把《道德经》当老子,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对社会科学研究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所以,绝不能让这个沿袭了两千多年的错误继续影响我们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研究。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出土30多年,风光了2000多年的《道德经》也该撤了。这个被委屈了两千多年的谜,是时候洗雪了。老子本来就是唯物主义的代表作,体现了道德和存在先于意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老子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老子的思想和哲学理论必将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为构建人类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