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都看三国?
陈寿写的《三国志》是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从现存的日本史料来看,可以看出当时的贵族社会对独裁者政治的评价就像《富士通家世传·大直馆传》一书中的“董卓横冲直撞”一样,至少写于公元760年(日本天平堡子四年)。同年,淳仁皇帝派他的六名谋士到太宰府,向陪同鉴真大和尚渡海赴日的右大臣吉备真备学习“诸葛亮八阵”、“孙子九处”等军事技术。于是,在当时的日本,三国大反派董卓和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在日本贵族社会的心中根深蒂固。在这个时代,中国的文物和文化大量涌入,日本作为远东的新兴国家,像东方的太阳一样在地平线上蓬勃崛起,沿用至今的官方国名“日本”也是在这个时期确定的。此后的500年间,日本社会在繁荣与战争的交替、经济的起伏、皇权与武士专制的博弈中,依然坚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日本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可以说和中国文人是一样的。他们背《论语》,读唐诗,唱宋词,写王右军和欧阳询,打坐喝茶研究禅宗,鞠躬行礼,成为时尚。模仿中国文化的流行是当时最酷的时尚。唐朝的中原在日本人眼里永远是一个大国。到了14年底,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太平记》问世,该书描述了日本南北朝时期的舞台上,从1318到1368,天皇与武士殊死搏斗了约50年的历史故事。在第二十卷,有这样一个故事,其中一方的武士名字叫信天义。但他的属下斋藤七郎进入道观后,私下认为大蛇与卧龙诸葛孔明先生的争斗和未偿野心的故事反映出这是不祥之兆,并预感到新天一真就在邓铭寺旁被杀。这个故事里,还说曹操和刘备在世的时候,五丈原发生了一场大战,与历史事实和《三国演义》有所出入,也生动地描绘了孔明初出茅庐的生活。可以说这部作品是日本人第一次尝试解读三国故事。至于明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是什么时候传到日本的,也无从考证。德川家康在江户也就是现在的东京建立幕府后,有关三国演义的诗词作品开始散落在各种记载中。比如1604(日本周年九年)的日记里,德川家康的文旦林罗山说他看完了《三国演义》。1616年(日本历元和二年),根据遗言,将(今静冈县)藏书中存放的范、魏的书籍,其中就有《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