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1滁州市城镇名称的由来

武义镇政府驻地位于楚城东南17 km处。距江苏省南京市42公里,津浦铁路穿境而过,合浦、楚宁公路交汇。刘清由此到达滁河和长江,水陆交通便利,素有皖东“南大门”之称。

关于武夷的地名,有两种说法:一是东晋王导金陵华侨,迁居至此,多身着黑衣,民间称之为武夷。《清光绪滁州志》记载,旧“古武夷巷”为木作坊。另一方面,老街依刘清河而建,街道沿河弯曲,形似乌鱼,谐音“黑衣人”。

宋德佑二年(1276),武夷号称“楚阳第一镇”。

沙河镇政府位于楚城以北15km,因大沙河而得名。明朝永乐年间(1403 ~ 1424),形成了集市。津浦铁路建成后,为了使其更加繁荣,又修建了沙河站。

张广镇政府驻地位于城西,距楚城46公里。原名张冠己。“张”和“关”是当地的两个姓氏。他们原本住在阿水集,由于地势较低,经常被淹,所以搬到这里取名张官集。20世纪30年代更名为张广济。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被称为张广乡。民国37年(1948)与马场合称张马乡,同年9月改称张广乡。1956与马场乡合并,组成马场乡。张广人民公社成立于1959。1983,迁至张广镇,1985,改为张广镇。有古迹,如石马王何之墓。旧的西寺、李三寺和白云寺现已废弃。

琅琊乡以琅琊山闻名,乡政府位于城南2公里的三岔路口。

腰铺乡古称仁义店。《清光绪滁州志》记载:“崔涛,周浦人,留宿仁义店,遇虎脱皮为女,结为夫妇……”后人据传称此为“妖店”,与腰店谐音。境内有古代柏杨城遗址。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远近的农民都聚集在这里交易牛和农具,这已成为一种习俗。

大王乡因大王营村而得名。乡政府位于楚城东9公里处,俗称十八里店。境内的老“双城寺”,位于大王中村组,已被破坏。有1棵直径3米的古银杏树,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林楼村有古文化遗址蒲家墩,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莲,滁州东乡镇政府驻地,位于滁州以东2.5公里。境内有黄岛山和秦皇塘。根据清朝光绪年间滁州的记载,秦始皇曾经经过此山。这个乡的灵溪村有一个池塘,因为忌讳对吴王和杨保密而改名。北宋欧阳修写《灵犀石传》,其中“三牛拖灵犀石立丰乐亭旁”。明代尹梦碧画过一首诗《灵溪夜雨》,是滁州十二景之一。东风村三六村有一处古“陕州城址”。

三官乡的老庙“三官堂”由此得名。乡政府驻地于冲位于楚城以北9公里处。

黄泥乡的土壤黄黄贫瘠,山峦起伏。古称黄泥岗,故名。

相传三国时张飞曾率兵扎营于漳浦,故名张飞英,后演变为漳浦营,故名乡。据清道光《来安县志》记载,张普营原为市场,有1旧金荣宫。

城郊乡政府驻地在楚城西北9.5公里的十里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初为关山、林山、城西乡(1956年林山乡并入关山乡,191年成立城郊公社,1969年合并),后改为1983。镇西有一处古清流关遗址,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龙乡,原名鸡川铺,历史上是一条古驿道“九省通衢”。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周守业卢鑫在这里修建了“朱龙桥”。从那以后,鸡川铺被重新命名为朱龙桥,简称朱龙。

曲亭乡老有名的曲亭店。隋书:清流县有曲亭山。以它的山脉而闻名。境内有皇甫林场,占地8.67万亩,是著名的白鹭自然保护区。

华山乡政府驻地楚城西南19.5km。群山环抱,领土看起来像鲜花。据清代光绪《滁州志》记载,华山突兀如萼柱。是滁州十二景之一,曰:“花山丛生”。家乡以华山命名。乡西南有华山洞,1985被列为琅琊山森林公园旅游景点。“龙为平,翠为绿”,是滁州十二景之一。龙蟠是华山乡龙蟠村。

石集乡镇政府驻地位于楚城以西25公里处。因石家开了个烂作坊,成了集镇,原名石家集,今名石家集。抗日战争时期,是淮南津浦路西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李记乡旧称李都司营、李家骥,名为李记。乡政府位于楚城西南29公里处。

长山乡政府驻地大堡,位于楚城以西37公里处。相传元末红巾军大将常遇春起兵,曾是据点,后称“长山岭”,现称长山。

皇甫乡因皇甫山而得名。皇甫山古名曲《汀山》,南唐皇甫晖在此驻军时改名为皇甫山。乡政府设在楚城西北56公里的大茂。

丹字乡政府驻地位于楚城东南9公里处。相传明朝朱元璋路过此处,见街道又矮又窄,窄得像一根扁担,就叫担子街,因之得名。境内的黄高寺、盛达庵寺、黄愚寺等古迹现已废弃。

王莹乡政府驻地位于楚城东南25公里处。相传山顶有一口井,为王所居,名曰“王井”,后发展为一村,名曰。

黄薇乡政府位于楚城东南24公里处。位于滁河北侧的圩区,古时是一大片沼泽地,名为“燕子湖”。相传朱元璋主张围垦,派员治理湖泊,圈筑成堤,获得大丰收。朱元璋亲自庆贺,故称“黄庆微”。后来演变成“黄庆伟”和黄薇。1956年,武冈乡和关公乡合并为黄薇乡。